阳明祠之观

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阳明祠是三组古建筑的总称,它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三部分。三组古建筑共同组成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风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阳明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1472年—1528年)而建立的祠堂。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 祠内林木葱茏,根雕、盆景千姿百态,桂树浓香四溢,碑刻甚多,曲径回廊,清幽 宜人。祠内现存有王阳明先生朝服线刻大像。祠内左右两壁还嵌有王阳明先生的《训士四 条》和《论语四条》木刻。建祠以来,文人墨客吟唱题赞,佳作不乏。

扶风寺是三组建筑中最早修建的。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冬,贵筑知县王湛恩偕郡人何泌、翟翔时,在何鹤川清淑阁的基础上扩建。

王湛恩《字冢记》只说在阁左增字冢,字冢之上构瓦屋数椽,称惜字院,提督学政洪亮吉为题额。仓圣楼、昙云精舍、训翠亭、假山、苹池也应该是这次所建。

因为扩建历时四年馀,至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暮春才竣工。如果仅是修字冢与惜字院,不应该花这么长的时间。

可能是原计划只修字冢与惜字院,后来才陆续添其它。因为带有些随意性与偶然性,所以连碑记也没有。

王湛恩《字冢记》《惜字歌》,何泌作《惜字规条》,均刻石立于院中。另有乾隆二十一年贵州巡抚定长所立禁采石碑。

重建、扩建后的建筑并不供佛,而是文字崇拜的场所。

盖缘其地原有寺,新建殿宇也托寺僧代管,故人们沿称为寺。所谓约定俗成也。扶寺在贵阳的佛教界没有什么名声,可见虽名为寺,世人并不以佛寺视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

贵阳阳明祠扶风寺以松巅阁为主体,辟有琴室、棋院、画廊及茶坊、开展贵阳著名书画展、贵州奇石展、千姿百态的木雕展等多项文化展览,让游客在休闲中丰富对贵州古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贵州著名学者尹道真于汉章帝和汉恒帝在位之际到中原学习进步文化,带之予西南,是开创贵州先进文化之第一人。在其享堂设有生平石刻、贵州二十四名人展及清代大学士所题贵州第一名匾——“德兼教养”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祠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