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年,有一个朋友向我咨询,在某个网站该用那家银行,我随口说了一句:你就用建行的网银,附近就有网点,方便办理。
然而等到下次问他时,他却说:“你推荐的啥银行啊?办个网银还要排队等,我去其他的银行,不用排队,很快就办好了。”
嗯?不就是办理网银吗,人多要排队你怎么就怪我呢,我也不希望这样啊?!再说,你也太没耐心了吧?不就是排个队,至于生气吗?
2.
这个问题困了我很久,直到现在才明白问题的原因:客观原因,银行人多;主观原因,朋友自身的问题;第三个原因是“我”——建议者。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由多个原因引起的,每多一个因,就会给结果带来一份不确定性。由于“我”的推荐,与他在这家银行办事不成功产生了因果关系:因为你的推荐,导致在银行排队等了许久都未成功,所以你要承担责任。
以前也老犯这种线性思维错误:因为你的推荐/建议,结果却未达到自己的期待,所以产生不满。如果想改变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借用黄金思维圈法则可以这样回答:
你现在办网银想做什么?你打算去哪家银行?(如果他不知道去哪家银行,可以把各银行的特点一 一介绍给他,让他自己作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建议啊!)
3.
想明白这个问题还是从电影《危城》中悟透的。
故事是这样的:少帅在普城杀了三人,保卫团团长根据治安条例判杀人者死刑,愤怒的百姓坚决支持。然而,当保护少帅的手下警告城中所有人:你们抓了大元帅的儿子,如果杀了少帅,将让城中百姓陪葬。
城中百姓和贵族由愤怒转为害怕和恐惧,他们想要保命,于是贵族要杀团长,认为他是“凶手”;百姓则求他放人,他们的逻辑是因为你抓了少帅,所以我们要杀/求你。并且以为只要放了犯人,就会保住命。
此时,如果你是团长,选择放还是杀呢?问题是无论你选择杀或放都是无解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升维,以跳出思维的局限,来思考背后的原因。
首先,军阀未来普城之前,保卫团的职责是公平、正义,而以少帅为代表的军阀是权力至上,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把公平与正义放在眼里,杀人对少帅来说只是一个游戏。
如果把普城当作一个系统,原来城中百姓与贵族在保卫团的维护下安居乐业,而当军阀进入普城后,少帅的利益破坏了各方的关系,造成城市功能紊乱。
作为团长,为了维护正义与公平,其方法有两个,一是约束,二是绳之以法。而当军阀的力量大于保卫团的力量,不能维护公平与正义时,你是否也想到了背后深层次原因,就是少帅父亲杨缨把权力当作私有物品。
所以,如果你理解这点,就明白团长的做法:一是解散保卫团,让百姓自己做主;二是让保卫团的人和学生离开普城。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保住正义的有生力量;二是正义的力量回普城杀少帅时,不会与城中百姓产生因果关系,正义不会被绑架。
你看,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想要解决,只有进行升维,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思考,相信大多数问题能得到解决。
4.
你在工作、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利用系统思维和黄金思维圈,跳出原有的认知模式,去往更高纬度审视自己,你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
观察高手如何思考,你会发现高手为什么会以提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不能被我们的思维框框给困住,其次不能沾有因果,给结果带来不确定性。这也会给我们带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