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艺术家真的要隐退吗,他是要你找他呀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是青年学者夏春锦用编年体裁按年、季、月、日四个层级记载诗人木心生平事迹的著作。

木心先生因为回忆录很难诚实,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回忆录。他绝不希求一份传记,曾说道,“不要写我,你们写不好”。除了留下的作品,他不指望世人了解他。每每想到这,便记起屈子《离骚》中的诗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如若不完美,宁可不要了,我一直很敬佩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

世间本就丰饶繁杂,能守着心中一方净土的人又有几许。以前听闻木心先生的故事,前文提到的性子也流露无遗。十四岁与女孩通信,一通便是五年,后来见面却幻想破灭,无疾而终。可能就是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先生终身未娶。不过故事是真的,后面那句话是我自己加的,只能听听,到底是杜撰还是编排,尚不可知。

没有回忆录,也没有传记。在大陆首次出版他的文集时,他已经七十几岁了。对于读者来说,他是神秘的。而这本书的问世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从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读者与木心先生的距离。

陈丹青和谢泳的序中皆指出,相同领域与人物,年谱的学术生命力要高于专著,为人立传甚或难于文学。因为读过陈丹青先生的《笑谈大先生》,当他提到自己读《鲁迅传》的经历时觉得倍感亲切。可见,生平、文学实在不是核对的关系,我们看看作家毛姆的传记便能察觉。但幸好此书是年谱性质的,根本不是传记,虽然陈丹青先生坦言自己并未读了书稿,因为真正的木心已经在他的记忆里,便不在于借助这本书来了解木心了,可他依旧肯定了学者夏春锦的工作,认为这是一桩美谈。可是作为我们,普通的木心读者,没有办法在现实中认识木心,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只能读一读这本书了。文学是美好的,如果认识这个人没办法帮我们理解木心的文学作品的话,那认识他便只是出于私心了,喜欢才想进一步了解。

人的一生写在纸上,也不过区区几百页。而人的一生,何其繁杂,我们又该如何体味?我想翻开这本书,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吧。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艺术家真的要隐退吗,他是要你找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