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三国第二回

夜读三国·第二回(上)

1、        刘关张三人的身高和兵器

第一回说道,刘备身长八尺,关羽身长九尺,张飞身长八尺。按照东汉时期的尺寸换算,一尺大概等于现在的23.5厘米,也就是说刘备、张飞188CM,关羽211CM,这放到现在也是三个“高人”啊!

再看三人的武器,刘备:双股剑,这个……实在是太弱了。双股剑,长度三尺四寸至三尺七寸,长度太短,你总不能因为刘备的胳膊长就让他用短兵器吧……这实在称不上是一个好的兵器!应该是罗贯中想要突出刘备统筹的才能,所以才给他安排了一个这么个兵器——君子剑嘛。关羽: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长度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这个猛!关羽首战挥刀断程远志几乎没有战斗过程,刚一交手就把人砍成两段了。张飞:丈八蛇矛,长度一丈八寸(约4米),重五十多斤,这个也猛的不行!试想,如果关羽张飞不是刘备的兄弟,而是对手的话怎么打?刘备一米多的剑怎么跟人打,八十多斤重长两米多的大刀,还有一个五十多斤重长达四米的长矛,还没到地方就背人家挑了。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刘备不是战斗型人员,而是运筹型人员的特点。

2、        刘关张弃董卓

第一回里面,刘关张三人先是投靠刘焉,再是投奔卢植均未受到重用,最后乱军之中救了董卓,却还被董卓因为刘备的“白身”而奚落,这与三人刚碰面时“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的设想相差甚远。这三人的心中肯定早就一肚子的火了,但是刘备“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反正都是投靠别人,但是苦于当时又没有好的台阶可下,所以当张飞提出弃董卓而去的时候,刘备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这也是刘备领导风范的体现:问题出来了,自有忠实的下属去给你提出来解决办法,领导要做的就是点头同意罢了,这就是领导才有的决定权,于是三人弃董卓投朱儁。

3、        刘备的无奈和汉室皇族的悲哀

写到第二回的时候,三国中的三个重要人物都已出现,先写刘备,中间穿插曹操,最后引出孙坚,三人中曹操官拜骑都尉,孙坚时任下丕丞,刘备除了他自己口中的“中山靖王之后”再无其他。所以在平定了黄巾军之后,孙坚任司马,刘备听候。徒有战功,就是不给你职位。这不只是刘备本人的无奈,更是当时汉室皇族的悲哀。

汉室自汉武时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推恩令实行削弱宗藩的计划,宗室的力量被限制了,却也间接导致了外戚和内宦势力的增长,十常侍以及何进就是两个典型。宦官专权,外戚将军,有军功的宗亲至今还在听候是个白身,这个国家怎能不亡?

4、        郎中张钧的说话技巧

却说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三人郁郁不乐,上街闲行……恰巧碰到郎中张钧的车队,刘备自陈功绩,钧大惊,随即入朝见帝。好戏来了,看看郎中张钧是怎么帮刘备的。

张钧并没有上来就说陛下啊,您有一个远方的亲戚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到现在还没有被授予一官半职之类的话。因为如果他这么说的话,那就只有一个结局——死。皇族宗亲,你一个外臣这么着急着帮他陈述功绩,你到底有什么图谋;而且他现在是一个白身,皇帝如果因为你的几句话就给他了一官半职,祖宗的推恩令白实行了,老子还要不要位列宗庙,老子有何脸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但是张钧上来逮着十常侍骂了一通,最后提了一下“有功者”,到底这个有功者是谁?只字未提!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张钧仅仅是被逐出了大殿,十常侍却赶紧商议给那些“有功者”一个交代。张钧这智商简直碾压十常侍,十常侍虽然专权但是心里着实虚的不行不行的,刘备也因此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对比朱儁的直接表奏刘备之功,结局总算是差强人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读三国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