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多了,可能会让他们“习得性无助”

我之所以后来修心理学专业,主要原因是自己从小到大内心充满了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己的困惑。其中一个困惑就是,为什么我的父母,以及我同学的家长,都特别喜欢批评孩子?只有极少数(注意,是“极少数”)学习顶尖的同学,他们挨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很少,这种同学的比例大概也就不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说,一百个孩子,可能有九十五个都是在批评中长大的。

后来,西方大量的影视作品传入国内以后,我从这些影视作品里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父母对孩子们的亲子态度。欧美孩子似乎是在表扬中长大的,哪怕他们考试只得了个C,父母好像也像捡到宝似地说:“我的宝贝啊,你真是个天才。”虽然影视作品并不完全代表现实,但影视作品里无意中传达出来的信息却能说明现实中的很多问题。

后来我发现,相比西方,我们的文化里有两千多年的“批评基因”。这一点可以从“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里找到大量的例证。贾宝玉无论做错还是做对了事,贾政都要板着脸怒目以对,因为这样才符合儒家思想下的亲子关系(当爹的要有当爹的样子)。一旦贾宝玉做了出格的事,等待他的就是一顿板子。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都是这样的。

后来,修了心理学专业后,每次放假回老家,我都喜欢观察亲戚家的孩子们。最后无一例外地发现,那些目光呆滞的孩子们家里一定有一对(或一个)严厉的父母。有时候我拿出小时候在家拍的照片,发现那时候的自己眼神和他们神似,呆滞、无神。

从事教育工作以后,我发现,从统计上来分析,经常批评孩子的父母最后极大概率会培养出做事缺乏主动性、神情僵化、被动等待、环境适应能力差、害羞、孤僻的孩子。除了一种例外,这种例外的孩子天生骨子里充满了叛逆,父母的批评和打击不但打压不住他们,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和家长的冲突,越发叛逆。这种孩子的个性看起来像极了“打死不屈服”的革命者。

无论从经验观察还是科学实验,批评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绝对像抽烟对人的健康一样,百害无一利。如果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家长在批评孩子的过程中缓解了自己心中的怒气。经常生气对健康不利,批评孩子可以消气。这样看来,多批评孩子对家长的健康倒是很有好处。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Maier & Seligman,1967),这个实验以狗做被试(很多实验都是这样,以动物做被试,最后将经过检验后的理论用于人类)。实验人员将狗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有一个蜂鸣器和一组电击设备。每当蜂鸣器响起后就对笼子里的狗进行电击,虽然电压不大,但会引起狗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

几次电击之后,狗就学会了一听到蜂鸣器的声音就逃跑。因为它们知道蜂鸣器响过后就会有电击。但是笼子是封闭的,所以每次它们都跑不出去。

久而久之,狗们就知道了,“跑也是白跑,跑不出去的。”于是,以后只要蜂鸣器响起后狗们就不再尝试逃跑,而是躺在笼子里“等死”。有些狗会哀嚎,有些会发抖,有些甚至会大小便失禁……。总之,它们学会了“接受现实,不再反抗或逃跑”。无论刚进笼子时多么活蹦乱跳的狗,最后都变得目光呆滞、战战兢兢、对新环境缺乏主动探索的欲望。

心理学上对这种现象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通俗的解释就是: 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这些狗已经学会了无助地忍受,它们觉得任何反抗或逃避都是多余的,它们学会了忍受环境,逆来顺受。

后来,实验人员把这些狗放在开放的笼子里,每当蜂鸣器响起后它们仍像以前一样,老老实实地躺着,等着电击。虽然在开放的笼子里,只要稍微做出点努力就可以逃离,但它们不反抗也不尝试逃跑。因为它们已经学会了“忍耐”。(忍耐看起来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它们忍受逆境的“毅力”似乎得到了“培养”。

是的,本质上这也是一种“毅力”,对逆境逆来顺受,不再尝试改变现状,学会了“忍耐”和“忍受”。

心理学家在狗、其它动物和人身上都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个体处在一种反复受挫(被打压)的环境里,个体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学习),便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个体觉得环境的力量太强大,自身的努力没有用,只能接受现实。就像上面实验里的那些狗一样,不再主动想办法逃避。当环境变化后,有机会逃离时也不再逃离,仍然忍受。“忍受”成了它们的处世方法。

如果孩子经常被指责、批评、打击、侮辱,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主动性比较差,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不爱说话,反应好像总比别人慢半拍……,因为他们已经发现,无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最后都是“错”,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处处谨小慎微、敏感、怕事。当然,人和其它动物比起来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孩子本身比较“坚强”,骨子里有种叛逆精神,最后孩子可能发展出更加反抗环境的品性,对抗家庭,对抗老师,甚至以后对抗社会。这种力量如果运用得当,可能会取得惊人的成就,但如果运用不得当,可能会对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多表扬孩子,少一点批评、指责,甚至打压,否则可能会培养出一个真的很会“忍受”的孩子——学会和恶劣环境共处,越来越没有主动性,消极应对一切,逆来顺受,不去接受和探索新的环境,内心里觉得“反正我就是这样了,无所谓了。”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总是表扬孩子,不让孩子接受批评,孩子的内心怎么能坚强起来?

培养坚强的内心需要科学的方法,内心并不是肌肉,越打击越“皮实”。而即使是“肌肉”接受抗击打训练时也是非常小心地运用科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否则最后可能会导致永久性不可逆的损伤。这点我个人深有体会,我在早期接受体育训练的时候就因训练不当,导致过身体一些部位严重损伤,有些损伤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但造成的影响一直伴随着自己。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产家庭,由于父母本身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亲子关系比较西方化,大多数这样的家庭反而培养出了心理健康,自尊心强但又不脆弱,积极向上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长大成人走上社会前经历的最重要的成长环境,父母对他们的态度会塑造出他们特定的人格特质。家长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家庭变成孩子的牢笼,将自己变成上面实验中的“蜂鸣器”和“电击器”,最后培养出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批评孩子多了,可能会让他们“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