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周易与效应(82-100)

82、链状效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人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

链状效应与近邻效应有相似之处,都是讲环境的影响,但也有不同之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近于近邻效应,因为这是按照居处的远近区分影响的大小,是爻与爻在空间上的一种关系。爻与爻除了在空间上有联系以外,在时间上也有联系,这种时间上的联系,更接近于链状效应。

六爻在时间上是有先后差别的,这种差别就是用天道来表示的,原筮卦所使用的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复筮卦所使用的天干是己庚辛壬癸甲,不难看出,与甲关系密切的就是癸和乙;与乙联系密切的就是甲和丙;与丙联系密切的就是乙和丁,如此等等。如果把天干顺序比拟为人伦,这里就反映了人的辈分,反映了天然的尊长。例如甲的一个取象就是“父”,己的一个取象就是“母”,乙的一个取象是“长子”,其它天干为“弟子”。再如甲的一个取象是“天子”,己的一个取象是“王母”,其它天干则有的取象为“王臣”。依据天干上的紧密程度,我们把原筮卦的甲乙丙叫做“甲帮”,把戊己叫做“己帮”,丁介于两个帮派之间。把复筮卦的己庚叫做“己帮”,把壬癸甲叫做“甲帮”,辛介于两个帮派之间,这是一根主线。

自人道看,六爻的地位也是不同的,原筮卦的初爻是“大君”,是执政者,其上是臣民。复筮卦的初爻是在野派的首领。依据人道上的紧密程度,我们把初二三爻叫做“供方”,把五上爻叫做“需方”,四爻介于供需之间。或者是把初二三爻叫做“保皇派”,把五上叫做“反对派”,四爻则是“中间派”,这也是一根主线。

两个主线都是链状效应,不同的是天干可以比拟为人伦,人道可以比拟为人们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天道顺序,反映了人的长幼顺序,儿童涉世未深,自然受长辈特别是父母的影响最大,儒家的孝悌观念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家族、民族的观念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人道顺序,反映了人的政治、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种族的人们共处一个地域而形成了国家,这里就有了国家利益,有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分,压迫与被压迫的区分,剥削与被剥削的区分,有了爱国的情怀,有了反抗的意识,诸如此类,在还存在阶级的社会里,对人的影响最大,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自觉或不自觉的都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假如我们把近邻效应看作是一种横向的联系,那么链状效应就是一种纵向的联系,人道上是两种联系都有,也可以说是两种效应的综合。

83、金鱼缸效应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金鱼缸效应”也可以说是“透明效应”。它是一种比喻,也就是极高透明度的民主管理模式。

周易经文中有“鱼”象,如“贯鱼以宫人宠”、“包有鱼”、“包无鱼”、“豚鱼”等等,这说明爻的取象可以是马、牛、羊等,当然也可以是“鱼”。假如我们把六爻看作是一群“鱼”,那么卦体就成了一个鱼缸。

这个鱼缸可以说是完全透明的,每个爻都清晰可见,这些“鱼”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有强有弱,这些单从爻画的阴阳上就可以做出判断。

不止如此,结合天道、地道与人道,我们还可以看出每个爻的环境,是吉还是凶?是“利”还是“不利”?我们还可以看出每个爻的动向,是向上还是向下,是向左还是向右,诸如此类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权衡利弊,做出决断,也是可以做到的。

金鱼缸效应是一个比喻,这个比喻与民主管理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就是完整与透明,完整是说没有遗漏,不是少了哪一条鱼。透明就是看得真切,没有模糊的地方。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都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对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一般也不是完全对等的,其中有一个方面为主要方面,卦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例如屯卦,主要矛盾就是初与五,初爻又是主要方面,屯卦的性质就是由屯初所决定的,屯初讲“利建侯”,屯卦辞也讲“利建侯”,这也可以说屯初的利益就代表了屯卦的利益。但是,无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何强大,也不能忽略次要方面的作用,还不能忽略次要矛盾的作用。还以屯卦为例,屯初的作用是很大的,它是卦体的基础,承担着上面诸爻的压力,这一点需要肯定,但是屯卦并非只有屯初一个爻,其上还有五个爻,每个爻一方面受到初爻的影响,但由于地位不同,处在过程当中的阶段不同,在践履人道上难易程度不同,这样每个爻也就有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诉求,这些诉求当中,包括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问责权等等,只有这些权利得到行使与尊重,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例如屯三,单就自身来讲是“即鹿无虞”,也就是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但是从维护卦体的稳定考虑就是“幾不如舍”,这个“幾”就是知幾,也就是知情;四爻的“求婚媾,往吉,无不利”是一种表达,上爻的“泣血涟如”也是一种表达。需二的“小有言”,讼初的“小有言”等等,就是监督与问责。作为决策者的初爻,是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的,作为决策这就是民主决策,作为管理也可以说是民主管理。

当然,讲透明也不是绝对的透明,不论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总还是有些私密的事情,系辞讲“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就是说,该透明的要透明,该保密的要保密。讲民主也不是绝对的,绝对民主就等于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正确的做法是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单讲透明与民主,是有失偏颇的。

84、缄默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基本上不使用强迫手段并不难。人们虽然会在皮鞭面前屈服,可那不过是表面上的服从,内心却充满了反叛、仇恨的复杂感情。不仅在感情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正确信息的传播受到限制的现象。对统治者,人们大都愿意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这就叫“缄默(MUM)效应”。

中孚卦三爻讲“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假如我们把“罷”理解为缄默,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缄默效应。中孚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中孚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三爻丙是一个弱爻,它的“敌”有两个,一个是二爻,一个是上爻,二爻至三合乎人道,上爻至三合乎天道,面对强敌,三爻的对策有两个,一个是抗争,一个就是缄默,“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就反映了这两种心态。不难看出,缄默也是抗争,只不过这是抗争的另一种手段,是无声的抗争,不是心悦诚服。

在六十四卦中,像这样缄默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临卦三爻讲“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临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临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三爻面临的是强大的二爻,二爻至三合乎人道,只是略微不合时宜,假定二爻至三,三爻是无法抗拒的,所以只能甘拜下风,保持缄默,当然,临二更倾向于至上,这样三爻也就避免了灾难。再如泰卦四爻讲“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泰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泰卦的天道是戊甲丁己乙丙,四爻己是泰卦的终结阶段,没有进取的能力,周边有两个阳爻,但都无意接济四爻,四爻走投无路,只有破罐破摔,这就是“不戒以孚”,这也是一种缄默。

大体说来,爻分阴阳,阴阳也可以理解为强弱,弱者在无力抗拒强者的情况下,保持缄默,避免刺激强者,以求自保,静待时机,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需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需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上爻丁就是一个走投无路的爻,按照天道,上爻丁的前面有甲乙丙,假如是这三个爻因时而来,上爻就是无力抗拒,上爻的爻辞是“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这里的“敬之”也是一种缄默。

卦爻辞中有许多“贞”字,“贞”字的一个意义就是静止,静止也可以理解为缄默,屯卦二爻讲“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这个“不字”就是没有婚媾,没有婚媾就是缄默。余如比卦二爻、四爻讲“贞吉”,就是以不动为吉,这里还是说的保持缄默。

缄默也不是绝对不说话,谦卦二爻讲“鸣谦,贞吉”,这个“鸣”就是说话,是谴责,但还是以保持缄默为吉。也有的是谄媚、讨好,目的是掩饰自己的仇恨,萃卦二爻与升卦二爻讲“孚乃利用禴”,这里的“禴”就是祈佑平安,也包含着讨好神灵或祖先的意思。

弱爻也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适宜缄默,师卦五爻是个阴爻,较之强大的二爻来说就是弱爻,但师卦的天道是丙乙己丁甲戊,五爻甲是天元,二爻乙是其“长子”,在二爻对其它爻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五爻就不适宜保持缄默,师五辞是“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所谓“田有禽”就是把二爻比作禽兽,所谓“利执言”就是仗义执言,假如这个爻保持缄默,那么面临的将是师卦的凶险,这就是“贞凶”。

面对强敌,弱者保持缄默是一种自保的手段,但真正有效的手段不是缄默,而是抗争,鲁迅有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中孚卦两个阴爻的抗争,就是改变自身实力与命运的一个实例,在中孚变小过的过程中,四个阳爻都变成了阴爻,两个阴爻却变成了阳爻。

86、黑暗效应

黑暗效应(Dark Effect)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另外,相对来说,黑夜能够给人一定的伪装空间。在白天的时候,人们往往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无论面对任何人,总会把自己伪装起来,因为人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在心理学中,这也是一种保护机制。黑夜的时候,人们的感知降到很低,就意味着更加安全,同时,黑夜的空间也让人有了一层伪装的空间,这时候能够展示自己的另一面,同时也不用担心如同白天一般在意行为细节而导致产生的距离感。另一方面,黑夜中,双方交谈所给予的由于地位、身份等所产生的压迫感也会降到最低,利于能够更加愉快地交流。

在爻的取象中,通常是以阳喻明,以阴喻暗,《彖》辞说乾卦是“大明终始”,相对于乾卦来说,坤卦就是“大暗终始”。“暗”就是黑暗,看不真切。为什么在黑暗的环境中人们反倒感到安全呢?这主要是因为阳爻量大,量大代表着刚猛,彼此容易造成伤害;阴爻量小,量小代表着柔弱,彼此不易造成伤害。我们以临卦为例,临卦是个局部失衡卦,临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初二是两个阳爻,其它四个爻都是阴爻。临卦除了卦辞中有一句“至于八月有凶”以外,其它爻辞中没有一个处在凶险当中,初为“贞吉”,二为“吉,無不利”,三为“无咎”,四为“无咎”,五为“吉”,上为“吉,无咎”,这就是说临卦的阴爻都处在安全的环境当中。我们再以观卦为例,观卦是个局部失衡卦,观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由于初五之间是个“天地相悖”,所以观卦还是一个动态平衡卦。观卦中的四个阴爻,初是“小人無咎,君子吝”,二是“利女貞”,三是“进退”,四是“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单看爻辞,除了初爻有个“君子吝”以外,也没有哪个爻处在凶险当中。以上说明,处在黑暗当中的爻,一般没有凶险,至少是在感觉上没有凶险,能够相安无事,也就增加了彼此的亲近感。

如果是处在光明的环境当中又是怎样呢?这里我们以夬卦为例,夬卦是一个平衡卦,夬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初二三四五皆阳,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光明的环境。夬卦辞讲“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单就卦辞讲,这里就预示着阳爻内部要有战争,阳爻之间的战争也殃及到阴爻,夬卦上爻就讲“無號,終有兇”。

当然,爻的处境凶险与不凶险,也不是单看阴阳,还要看三道,师卦有一个阳爻与五个阴爻,其中就有三个阴爻处在凶险当中,初为“師出以律,否臧兇”,三为“師或輿尸,兇”,五为“貞兇”,当然,这些凶险不是发生在阴爻内部,而是由阳爻引起,由三道决定,单凭阴阳是不能判断吉凶的,正如单凭光明与黑暗也是不能判断吉凶的,黑暗效应更多的是感觉,不一定就是现实,所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盲人看不见马,马看不见路,凶险就在面前却浑然不觉,自以为安全,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87、赫洛克效应

赫洛克效应是指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赫洛克效应与奖惩效应有相同之处,奖惩效应是说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赫洛克效应是说通过表扬与批评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不同的地方是赫洛克效应更强调及时,工作有成绩得不到及时表扬,就会挫伤积极性;有错误没有及时批评,就会使错误越来越严重。

周易中的表扬与批评多以断语形式出现,表扬的断语如“吉”、“利”、“无咎”、“何其咎”等等,批评的断语如“凶”、“吝”、“咎”、“悔”、“厉”等,这些断语,有的是对已往行为的评价,也有对将要发生的结果所做的判断,总的说这些判断都是及时的,没有拖延,拖延的后果与没有任何评价一样。

我们先说几个表扬的例子,周易经文中的表扬多以“尚”、“誉”来表现。“尚”就是提倡、崇尚,“尚”字的初筮告就是小畜卦的上爻,小畜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小畜卦的天道是戊乙甲丁己丙,上爻丙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是至四,依照地道是至二,依照人道是反身至五,假定上爻不动,甲帮和己帮就断绝沟通,卦体就会陷入僵滞局面,为了诸爻的通达,上爻就宜接纳二爻,通向四爻,这就是“尚德载妇”,这条路线不合人道,但是有利于诸爻的沟通,是值得提倡的事。“尚”字的第二次出现是在泰卦,泰卦二爻讲“得尚于中行”,泰卦是个整体失衡卦,泰卦的天道是戊甲丁己乙丙,二爻也处在三道分途当中,依照天道是至五,依照地道是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三。所谓“中行”就是直接至上,泰二至上略微不合时宜,但可以减轻对初爻的压力,这就有利于卦体的稳定,因此泰二的上行也是值得提倡的。

“誉”字的初筮告是坤卦,坤四讲“无咎无誉”,意思是没有灾难,但也没有声誉。“誉”字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蛊卦,蛊卦是个整体失衡卦,蛊卦的天道是庚甲辛己癸壬,蛊卦的问题主要是二爻过于强大,使得初爻难于支撑卦体,二爻的一个取象就是“父”,围绕着解决“父”的过失,诸爻各显其能,五爻癸至二爻甲合乎天道,只是不合地道与人道,且本身是个阴爻,能力有限,这就是只能“用誉”,“用誉”的意思就是以声望表示关切,这种以个人的名义、声望表示关切,兼有批评与表扬。

“悔”字是经文中用的较多的一个字,“有悔”就是贻误了有利的时机,“无悔”就是没有错失良机,“悔亡”就是原本错过良机,现在又恰逢时机。豫卦三爻讲“盱豫悔,遲有悔。”这就是一个错失良机的例子,豫三的前身是谦四,谦四的爻辞是“無不利,撝謙。”“撝”字兼有召唤与挥退两种意义,这说明谦四对谦三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到了豫卦,豫三已经失去对豫四的控制能力,只能任由豫四“行师”、“建侯”,因此是“盱豫悔,遲有悔。”像这样的事例,就说明了及时评价的必要性。

88、海格力斯效应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误解或嫉妒,两个人之间有了矛盾,这时候,如果你想报复对方,就会加深对方对你的仇恨,有可能导致对方挖空心思加害于你;如果你还不罢休,他就会更加恶毒地报复你。在这个过程中,你心中的敌意越深,对方对你的报复可能就会越狠毒,直到两败俱伤。这样的现象延伸出来就是“海格力斯效应”。

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

他顺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好家伙,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卦体六爻按照天道区分,可以分为两个帮派,一个是甲帮,包括乙丙和壬癸,一个是己帮,包括戊与庚。丁与辛既属于甲帮,也属于己帮,它是一个中间派,是连接甲帮与己帮的纽带与桥梁。两个帮派的矛盾是一根主线,但是两帮内部或两个帮派的个别成员之间也常有矛盾,其中己和丙壬的矛盾最为常见。在取象上,己的一个取象就是“虎”,丙和壬是同一个爻位,在取象上有一个象就是“牛”,我们把丙壬与己的矛盾就叫“牛虎斗”。

“牛虎斗”最先出现在同人卦,同人是一个局部失衡卦,同人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三爻的爻辞是“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四爻的爻辞是“乘其墉,弗克攻,吉。”这表明三四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的主攻方是三爻,防守方是四爻,战争的结局是三爻失败。或问三爻为什么要对四爻进攻呢?原来就是四爻阻挡了三爻在人道上的出路,由丙至己为三个时间单位,四爻又有五爻这个强大的后援,这就是三爻久攻不克的原因。这可以说是周易中第一次出现的“牛虎斗”。同人变大有,三四爻易位,大有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三爻己的爻辞是“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这里说的“小人”就是指的四爻壬,四爻壬阻挡了三爻己在人道上的出路。这可以看作是“虎”对“牛”的一次报复。

“牛”这个象最先出现的无妄卦,无妄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无妄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三爻己讲“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这个“牛”就是指的四爻丙,二爻戊至三爻己是个“天人合一”,四爻丙处在三道分途当中,依照天道是至上,依照地道是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五,假定是四爻至初或至上,那么就会破坏二爻至三这个天人合一的良好局面。

无妄变大畜,大畜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大畜四的爻辞是“童牛之牿,元吉。”这个“童牛之牿”就是给牛角戴上横木,防止其顶人,这个“牛”就是指的三爻壬。

无妄变颐卦,颐卦是个平衡卦,颐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四爻辞讲“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这个“虎”就是指的三爻己,己在颐卦中处在终结阶段,没有活力,说是“虎”也是一只“睡虎”,不能构成对四爻丙的伤害,但也说明四爻的戒备心理。

“牛虎斗”现象在许多卦中都有,伤害、报复、反报复,有失败,也有胜利,比如说既济卦三爻讲“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既济卦是个平衡卦,既济卦的天道与同人卦一样,都是丁甲丙己戊乙,不同的就是四爻与上爻为阴,所谓“鬼方”就是四爻己,这是一个“牛”胜“虎”的例子。

当然也不是“牛”一见“虎”就打架,贲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贲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三爻己至四爻壬合乎人道,只是不合时宜,贲四的爻辞是“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所谓“匪寇婚媾”就是三爻己依照人道来与四爻壬联姻。

89、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指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卦爻的运动与变化,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就是数的周流,它是爻变以及卦变的根据,外因就是三道的综合作用。这里我们以屯卦为例,屯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屯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自数上看,初爻所含的天数是四至九个;五爻所含的天数是四至八个;二爻所含的天数是零至三或一至三个;三爻所含的天数是一至三个;四爻所含的天数是零至三个;上爻所含的天数是零至三个。没有天数与地数的周流就没有阴阳的变化,如果某个或某些爻的阴阳发生了变化,那么就一定引起卦变。屯卦与蒙卦的关系是“覆卦”,这里没有阴阳的变化,只有爻位与爻时的变更。蒙卦变需卦是“原始反终”,这里不仅有爻位与爻时的变更,也有某些爻的阴阳变化,具体说就是屯卦的二爻与三爻由阴变阳,这样屯卦也就变成了需卦。

自天道上看,屯卦的天道是甲乙丙丁戊己,这个顺序与人道结合以后就是四初三上五二。自人道上看,屯卦初二三四五上,换成天干就是乙己丙甲戊丁。自地道上看,三与五这个“跷跷板“失衡,量大的五爻压向初爻,使得初爻有了至三的倾向,三爻有了向上的倾向,上爻有了至五的倾向。三道的运动方向有了不一致,动力有了大小之分,有的运动很容易,有的不容易,有的根本不能运动,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屯卦运动与变化的外部条件,或者说是外因。

了解了屯卦运动与变化的内因与外因,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卦辞与爻辞。

屯初为什么要讲“磐桓”呢?原来就是依据天道与地道,初爻有至三的倾向,但是依据人道,初爻又是应当至二;屯二为什么要讲“屯如邅如”呢?原来就是因为这个爻是屯卦在天道上的终结阶段,本身没有进取的能力。屯三为什么要讲“即鹿無虞”呢?原来就是因为这个爻至上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只是不合人道。屯四为什么要讲“求婚媾,往吉,無不利”呢?原来这个爻至初合乎天道,至五合乎人道。屯五为什么要讲“小贞吉,大贞凶”呢?原来这里的大小就是指的爻量,这个量如果比初小,那么对自身来说就是吉,如果比初大,那就有可能颠覆卦体,这就是凶。屯上为什么要讲“泣血漣如”呢?原来上爻受到五爻拖累,如果是至五,那么就正与人道相悖。从二、上、四这三个爻的“乘马班如”可以看出这三个爻与初爻同在一个“圆圈”上,初爻至二的运动,势必影响到二、上、四。从屯二的“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可以看出,初爻至二虽然合乎人道,但是不合时宜,要想阴阳和合,只有等待下一个周期。

以上就是我们对屯卦卦爻运动与变化的理由的理解,这个理解可以说是充足理由,也可以说是适度理由。而过度理由则是不充足理由。不充足理由就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考察卦爻的运动与变化,有没有这样的考察呢?这样的考察在易学史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例如对屯卦的解释,传统易学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八卦学说,依据八卦学说,屯卦的下卦为震为雷为动,上卦为坎为云为险,什么“云雷屯”,什么“动入险中”,其实只要仔细推敲卦辞与爻辞,就可以看出屯卦与“云雷”是风马牛不相及,所谓“动入险中”也是站不住脚的,像这样的解释就是一种过度理由。

过度理由也不是说没有一点“理由”,六爻卦从现象上看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上卦与下卦,但这样一来就把一个完整的卦体实行了“腰斩”,剩下的事情就只能是胡乱猜测了。

过度理由效应在日常生活当中并不罕见,夸大、曲解事实,只看现象不看实质,浅尝辄止、因循守旧等等,都是过度理由效应的一些表现,过度理由也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一些善意的过度理由,目的是让人们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或慰藉,但从认识的角度看则是形而上学,这种认识极易导致行为上的实用主义。

90、改宗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

周易中有“宗”字,一处是同人二讲“同人于宗”,同人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同人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同人卦二爻为甲,甲就是同人卦的“宗”。另一处是睽卦,睽五讲“厥宗噬膚”,睽卦是个平衡卦,睽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由四至五是个天人合一,五爻讲“厥宗噬膚”,这个“宗”就是指的四爻己。可见周易中有两个“宗”,一个是天元甲,另一个是地元己。

由两个“宗”引出了两个帮派,一个是以天元甲为首的甲帮,包括乙丙和壬癸,一个是以己为首的己帮,包括戊和庚,丁与辛既属于甲帮,也属于己帮,换句话也可以说既不属于甲帮,也不属于己帮。一般情况下,每个帮派的内部是团结的,相互接济,相互支持,例如甲帮中,甲支持乙,乙支持丙,反过来是壬支持癸,癸支持甲。己帮中,戊支持己,反过来是己支持庚,如此等等,这是分析六十四卦矛盾的一个主线。但是,每个帮派也不是铁疙瘩一块,内部也有矛盾,有时甲帮的人会帮助己帮的人,己帮的人也会帮助甲帮的人,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叫“改宗”。

屯卦中有两个阳爻,一为初乙,一位五戊,按照帮派划分,乙就属于甲帮,戊就属于己帮,屯卦的主要矛盾就是初与五,初爻是执政的“大君”,五爻是一路强大的侯国,给初爻以威胁的就是五爻,乙与戊的矛盾可以说是“世仇”。但是在小畜卦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这对冤家也连起手来。小畜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小畜卦的天道是戊乙甲丁己丙,初爻的爻辞是“復自道,何其咎?吉。”所谓“復自道”就是回归到人道上来,也就是由初至二。二爻的爻辞是“牽復,吉。”这就是说,二爻对初爻至二持欢迎态度。这对初爻戊而言就是“改宗”。

复卦是一个平衡卦,复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按照帮派划分,初爻癸属于甲帮,二爻庚属于己帮,卦辞讲“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所谓“反復其道”就是由初至二,由初至二也就是由癸至庚,其间隔着七个时间单位,站在二爻的立场上,这就是“七日來復”。这对初爻癸而言,也是“改宗”。

自天道看,甲乙丙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戊己,己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壬癸甲,因此改宗现象也是大量存在的,只是在卦体上存在着三个对立面,爻与爻之间有的为邻,有的相对,相对的爻与爻之间要沟通就必须通过中介,例如甲不能直接至己,乙不能直接至丁,丙不能直接至戊,庚不能直接至壬,辛不能直接至癸。这样在改宗时也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个是强行进取,另一个就是缓慢地进行。强行进取容易造成伤害,例如蒙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蒙二至三合乎人道,由庚直接至甲是为改宗,假定是强行进取,就会对甲构成伤害,因此爻辞说是“子克家”。缓慢行进就不构成伤害,例如前面说的小畜初至二、复初至二等等。强行进取意味着主导,缓慢地行进意味着跟从。

哈罗德·西格尔的研究是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这就是要求原来的“反对者”改变观点,跟从自己,不是自己改变观点,跟从“反对者”,这与周易中改宗需要缓慢行进的情况是一致的。

为什么哈罗德·西格尔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呢?原来“反对者”的改宗,不只是以自身为主导,有一种获胜感,而且加强了本帮派的力量,这是原来的同意者所不具备的。当然,改宗必须是真诚的,如果是口服心不服,这样的改宗还是需要防范的。

无论是甲帮的改宗还是己帮的改宗,还有一个原则是不能不遵循的,这就是为了卦体的稳定与诸爻的通达,卦体的稳定意味着整体的稳定,社会的稳定,诸爻的通达意味着人们的交往、接济、援助。如果不顾及这个原则,随意改宗,那就是无原则的改宗,无原则的改宗,说白了就是叛逆。

91、顺序效应

顺序效应(Sequence Effects)是指刺激呈现的顺序影响人们判断的现象。

人们回忆经历的时候只是回忆一些片断,而非回忆全部的细节。一般来说,以下几个因素对人们的回忆有很大影响:苦乐顺序的发展趋势,最高和最低点,结尾。(也有说法认为开头也非常重要,但是一般承认其重要性远远弱于结尾)

人们一般喜欢多次连续进步的体验。比如赌钱,连续赢两次5块钱就比一次赢10块钱更容易让人快乐;相比虎头蛇尾,人们更喜欢鸡头豹尾,即使也许前者总成绩更好。

在对两个刺激进行比较时,与刺激的客观顺序实际上并无关系,但当人们出现把通常最先出现的刺激或后面出现的刺激评价过大的倾向称之为顺序效应。如面试考官在对多名考生依次进行评定时,往往会受面试顺序的影响,而不能客观评定考生的情况。例如,一个考官在面试了三个很不理想的考生之后,第四位考生即使很一般,考官也会对他有比前三位好得多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位考官连续面试了三位很理想的考生,即使第四个考生水平一般,考官也会认为他比实际的水平还要差。

周易中有两个顺序,一个是天道,反映的是事物本身的运动、发展与变化的顺序,这个顺序是客观的,另一个顺序是人道,反映的是人们观察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也是人们正当行为的一个顺序,这是主观的。两个顺序有一致的时候,更多的是不一致。六十四卦,只有乾坤两个卦是人道与天道一致,其它六十二卦都是人道与天道处在错乱当中。所谓顺序效应,主要是人道顺序。

人道顺序上的开端就是初爻,对初爻的印象也可以说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成为评价与判断的一个尺度,这就是首因效应。实际情况是,无论第一印象是好或是坏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全面地了解、分析。只凭第一印象,就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在卦爻运动中,存在着初吉终也吉的情况,例如临卦初爻讲“咸臨,貞吉”,上爻讲“敦臨,吉,無咎”。但也存在着“初吉终乱”、“初凶终吉”、“中吉终凶”等情况,例如比卦初爻的爻辞是“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上爻的爻辞是“比之無首,兇”,这可以看作是“初吉终凶”。颐卦初爻讲“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上爻讲“由頤,厲,吉,利涉大川”,这可以看作是“初凶终吉”。讼卦卦辞讲“中吉,終兇”,讼卦就是一个“中吉终凶”的实例。可见单凭初爻这个第一印象,是不能判断其它爻或整个卦的命运的。

我们再以泰卦为例,单从人道顺序和阴阳的角度,泰卦可以说是个吉卦,民间有所谓“三阳开泰”的说法,《彖》传对泰卦的解释是“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里就是把下卦三个阳爻取象为“天”,为“君子”,把上卦三个阴爻取象为“地”,为“小人”。“天”向上走,“地”往下降,这就叫“天地交”,这里就是犯了一个顺序效应的错误,实际上泰卦是个整体失衡卦,泰卦的天道是戊甲丁己乙丙,初二三这三个阳爻貌似相连,其实是各有自己的来龙与去脉,假如把这三个爻比作“富国俱乐部”,那么这也只能是个不团结的俱乐部,一个行将分崩离析的俱乐部。这从初二三爻的爻辞可以得到证明,泰初讲“拔茅茹以其汇,征吉。”泰二讲“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泰三讲“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试问这里有一点“天”的影子吗?有一点“君子”的影子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一个很喜欢饲养猴子的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然而过了不久,家里越来越穷困了,打算减少猴子吃橡子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的橡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了吗?”猴子一听,都站了起来,十分恼怒。过了一会,他又说:“给你们橡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该够吃了吧?”猴子一听,一个个都趴在地上,非常高兴。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顺序效应的确对人们的判断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多是主观感觉上的,实际情况并不依赖人们的感觉而存在,仅凭顺序效应判断事物,那么也就把人的智力降低到猴子的水平。

92、食盐效应

食盐效应源于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驴,平常都吃着主人拿给它的青草,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变得不喜欢吃了,有次无意中,主人在它的草料中加了一把盐,草料立刻就变得有滋有味了,于是驴就问主人在里面加的是什么,主人说是盐,于是驴就宣布,从此以后,不吃草料了,每天要光吃盐,自然而然,第二天,这头驴就皱着眉头找草吃了,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不可缺少,但也不能过多的现象称之为“食盐效应”。食盐效应是指好东西也应适度、适时,“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六十四卦中有个需卦,让我们先把需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需卦是个局部失衡卦,需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需卦有一个特点就是站在上爻的立场上看待它与其它爻的关系,假如我们把上爻看作是“需方”,那么其它爻就是上爻的“供方”。从卦辞与爻辞中不难看出,这里有“远需”,如“需于郊”;有必需,如“血”、“酒食”;有非必需,如“沙”、“泥”,有内需,如“血”,也有外需,如“酒食”,有人际关系上的需求,如“客”,如此等等,这就是说,单就需求来讲,它是多样的,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需求都有一个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适得其反。

周易中的需求还可分“爻需”与“卦需”两类,所谓“爻需”就是每个爻的需求,每个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概括起来就是生存与发展,爻的生存与发展也有限度,那就是为其它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至少是不妨碍其它爻的生存与发展。“卦需”就是卦的生存与发展,六十四卦每个卦的生存与发展的状况是不一样的,但概括说来就是稳定与通达,稳定是指这个卦的常驻性,通达是指这个卦的变化。稳定与通达也是一个矛盾,过分稳定就会伤害通达,而过分通达又会伤害稳定,合适是比例就是三分通达,两分稳定。卦需与爻需有一致的时候,例如屯卦,屯卦需要的是“利建侯”,初爻需要的也是“利建侯”,这就是卦需与爻需相一致,但更多是时候是不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爻需就要服从卦需,这也可以叫局部服从整体。例如屯卦五爻讲“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单就屯五来讲,集聚财富似乎无可非议,但这里就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不可影响卦体的稳定,这也好比一个大款,在一定限度内聚敛财富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影响到这个国家政权的稳定,那就凶险了。

六十四卦中有一个旅卦,让我们也先把旅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旅:小亨,旅,貞吉。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仆,貞。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仆,貞厲。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上九,鳥梵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兇。

旅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旅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四爻讲“得其资斧,我心不快”,“资”是资财,“斧”是进攻的武器,一般说来“得其资斧”是好事,但为什么还要说“我心不快”呢?原来四爻壬至初爻癸是个“天地皆合”,假定是四爻的量增大,就会威胁到初爻的地位,从卦体稳定的角度看是不足取。上爻讲“喪牛于易,兇”,“牛”这个象就是指的四爻壬,假如四爻进占初位,卦体就面临着倾覆的危险,这同屯五威胁到屯初的情况是相似的。

以上情况说明,判断一个爻的需求是否合理、正当,不只是看这个爻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要看这个需求是否有利于卦体的稳定与通达,这才是适度需求的标准,这样的需求才是好的需求。

93、狮羊效应

“狮羊效应”源于拿破仑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一只狮子带领的九十九只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九十九只狮子。这句名言说明了主帅或者领导人的重要性。

狮羊效应与羊群效应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羊群效应说的是随潮,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狮羊效应则是侧重主帅或者领导人的作用,其实羊群的行动取决于头羊,羊群能不能规避危险,找到合适的草场,就看头羊怎么带路。狮羊效应也是说的由谁带路的问题,如果是狮带羊群,就可能有战斗力;羊带狮群,就可能没有战斗力。

六十四卦每个卦的初爻,我们叫“人元”,原筮卦的初爻叫“大君”,好比是执政者,复筮卦的初爻好比是在野派的首领。它们是人道上的开端,对卦体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初爻叫做“带头者”。至于带头者是狮还是羊,这我们就要看初爻是阴是阳,阳刚阴柔,这在易学上是尽人皆知的,用于取象时,当然也就是阳象征着狮,阴象征着羊。

六十四卦绝大部分是阴阳相杂,但也有两个卦比较特殊,这就是复卦与姤卦。复卦初爻为阳,其它爻为阴,这个卦就可以比拟为狮带羊群;姤卦初爻为阴,其它爻为阳,这可以比拟为羊带狮群。

复卦是一个平衡卦,复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复卦的卦辞说“出入無疾,朋來無咎”,意思就是复初所向披靡,没有阻挡,也没有哪个爻能威胁到初爻,复卦是个复筮卦,初爻不是执政者,但由于它过于强大,终于当上了无妄卦的“大君”,影响所及,使得复卦四五上这三个阴爻也变成了阳爻。这就是狮带羊群的结果。

姤卦也是一个平衡卦,姤卦的天道是辛庚甲壬己癸。姤初辞是“系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意思就是被绑在车轮的制动阀上,没有自由,保持不动还可以获得吉祥,如果运动就有凶险,其形象就好比是一个瘦弱的猪。其它阳爻的日子也不好过,比如二爻讲“包有魚,無咎,不利賓。”三爻讲“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四爻讲“包無魚,起兇。”五爻讲“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上爻讲“姤其角,吝,無咎。”假如我们把姤初比作羊,把其它阳爻比作狮,那么这就是一个羊带狮群的后果,真是“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狮羊效应的意义在于说明主帅、领导者的重要作用,但是对这个作用也不能估计过分,卦爻的运动与变化是群体作用的结果,不单是某个爻包括初爻的作用,领导者的作用在于顺乎民心,合乎天道、地道与人道,单凭自身的力量其影响也就有限的,我们以大有卦为例,大有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大有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初爻是个阳爻,是个带头者,论力量至少不比五爻差,但是初爻的爻辞是“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五爻的爻辞是“厥孚交如,威如,吉。”这些辞句无需解释,也可知初爻处在艰难当中,而五爻为“吉”,尽管五爻是大有卦当中唯一的一个弱爻,但它还是把其它阳爻包括初爻看作是自己的服从者。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不是个别英雄人物创造的,即便是拿破仑这样的英雄人物,最终也落个被流放海岛的下场。

95、互动效应

互动效应也称联动效应。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群体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也称之为互动效应,或联动效应。事实上,磨合效应也是一种耦合效应,只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罢了。

卦体六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上,单独一个爻是不能运动的。自天道上看,甲的运动就需要乙的配合,乙的运动就需要丙的配合,如此等等,没有配合就不能运动。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说,甲的运动势必要影响到乙,乙的运动势必要影响到丙,如此等等。自地道上看,卦体上有两个“跷跷板”,“跷跷板”的两端对等时,彼此都不易运动,不对等时,量大的一端就会下降,量小的一端就会上升。自人道上看,由于卦体上存在着三个“圆圈”,初爻至二,就会影响到处在同一个“圆圈”上的二、上、四这三个爻;二爻至三,就会影响到处在同一个“圆圈”上的三、四、五这三个爻;五爻至上,就会影响到处在同一个“圆圈”上的上、三、初这三个爻,如此等等。由于三道的错乱,爻的运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又由于三道不是一条直线,而且是有来有往,有反有复,因此不论是客观现实,还是群体心理,都大量存在着互动现象。

我们先以屯卦为例,屯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屯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自天道看,四爻甲的运动方向是初爻乙,初爻乙的运动方向是三爻丙,三爻丙的运动方向是上爻丁,如此等等;自地道看,屯卦三五失衡,量大的五爻有至初的趋势,量小的三爻有向上的趋势,如此等等;自人道看,初爻至二,势必影响到二、上、四这三个爻,如此等等。由于三道的错乱,也就出现了三道离异的情况,例如初爻至二就是合乎人道,但不合天道与地道,二爻至三合乎人道,但二爻己是个没有进取能力的爻,如此等等,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二、上、四这三个爻都有“乘马班如”这样一句辞,原来就是因为初二上四这四个爻处在同一个“圆圈”上,初爻至二的行动,对二、上、四这三个爻产生了影响。也可以明白屯三为什么要讲“即鹿无虞”,原来三爻至上不仅合乎天道,也合乎地道。这就说明,爻的运动不是单个爻的行为,它会产生影响,也可以说是互动。

我们再以兑卦为例,先录出兑卦的卦辞与爻辞:

兌:亨,利貞。

初九,和兌,吉。

九二,孚兌,吉,悔亡。

六三,來兌,兇。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九五,孚于剝,有厲。

上六,引兌。

兑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兑卦的天道是癸庚己壬甲辛,由于初五之间是个“天地相悖”,因此兑卦还是一个动态平衡卦。兑卦要实现诸爻的交流,主要看二爻与上爻,二爻至三是个“天人相悖”,这是三爻讲“来兑,凶”的原因。二与四互衡,彼此都难于运动,但二爻至上合乎天道,爻辞讲“孚兑”,这个“孚”有悬浮的意思。上爻讲“引兑”,这个“引”就是吸引二爻。二与四同为阳爻,但它们包含的天数不一定相等,即便是相等,眼下二爻是占有天时上的优势,这就是四爻辞所说的“商兌未寧”,就是还没有达到绝对均衡,难以平静下来,四爻依照天道是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五,但初与五都是阳爻,且由壬至甲为略微不合时宜,这就是“介疾”。五爻甲有个说变就变的性质,如果是这个爻一旦由“只入不出”变成“只出不入”,届时初爻癸就会变乙,由五至初就成了“天地合一”,接下来四爻壬就变成丙,上爻辛就会变成丁,由丙至丁就是一个合乎天道,并且是个阴阳和合,这就是四爻讲“有喜”的原因。如果是把兑二看作是“投桃”,那么兑四就是“报李”,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兑五甲原本没有进取的能力,一当变化以后,甲乙丙这三个爻都是阳爻,这是一种耦合,所产生的能力就会大增,这就是互动效应。

96、词语遮蔽效应

语词遮蔽效应(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VOE)是指语词化描述对非语言认知的阻碍效应。研究者发现影响语词遮蔽效应的因素有:时间因素、言语描述任务、分心任务、再认测验、个体差异等。现有的有关语词遮蔽效应的解释理论有三种:记录干扰理论、不合适的加工转换迁移理论和标准转换理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探讨言语描述影响了知觉内容还是提取线索等内容。

六爻初二三四五上的顺序我们叫“人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三个,一是观察的顺序,二是叙述的顺序,三是人们正当行为的法则。观察顺序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观察有一个先后顺序,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如此等等。叙述顺序是说人们对事物的描述也有一个先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如此等等。两个顺序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差别,第一个观察到的,也是第一个叙述的;第二个观察到的,也是第二个叙述的,如此等等。其实两个顺序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观察强调的是客观性,即事物本身的状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如实地反映出来,这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叙述是把由观察得到的印象用语言、文字等等手段表达出来,这里强调是准确、简洁、生动,这是一个由主观再到客观的过程,两个过程是相反相成的,前者可以叫认识论,后者则是反映论。只有观察而没有叙述,观察的结果就只能以印象的形式停留在观察者的脑海里;只有叙述而没有观察,叙述的内容就成了无稽之谈。人们在认知上的失误有的属于观察上的失误,例如孤立、片面、静止的观察。也有是属于叙述上的失误,如歪曲事实、编造谎言、混淆真象假象等等。语词遮蔽效应主要是指叙述上的失误,属于反映论上的失误。

在反映上,词语无疑是一个重要形式,语言和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一个标志,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周易就是通过卦辞与爻辞来表达易作者的想法的,卦辞与爻辞就是词语。但是词语不是表达的唯一形式,手势、表情、眼神等等也是表达方式。《系辞》中有段话,叫做“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就是说,单靠文字与语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的,所以要“立象”、“设卦”,所谓“立象”、“设卦”就是确立卦符与爻符,只有把经文(卦辞与爻辞)和卦符与爻符统一起来,才能弄懂易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卦符与爻符可以看作是非语言认知的一种方式。在易学史上有两个大的流派,一个是象数派,一个是义理派,象数派注重卦符与爻符的研究,但不顾及经文;义理派注重经文,但不顾及卦符与爻符,这是迄今未能揭示易经奥秘的一个原因。

词语与观察有关,如果是观察不是全面的、完整的、系统的观察,那么建立在这样的观察基础上得到的印象再通过词语反映出来,势必会出现词语遮蔽。所谓“有言不信”、“闻言不信”,就是这样的词语失去真实。

词语也与自身的表达方式有关,观察要求全面、完整、系统,表达却要求简明扼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例如我们说卦体上的每个爻都处在“十字路口”,在方向上有四种选择,与周边四个爻都为“邻”,这些内容在观察的时候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用词语表达时,却只说主要的,其它一概忽略。例如屯卦初爻讲“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这里只说到了屯初的处境与它的选择,没有说它到底走什么道,也没有说是哪个爻对它构成了威胁,这些都被遮蔽了,这种遮蔽倒不是失真,而是突出重点。

词语与印象的的远近有关,一般说远期的印象容易忘却,近期的印象深刻,表现在词语的反映上是远期的容易被遮蔽,但是也有的印象是远期的深刻,近期的倒容易忘却,例如有的老人,对昨天的事情记不起来,对儿时的记忆反倒很清楚。词语本身也是一个记忆工具,许多人写日记就是为了不忘却,所谓“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因此,对词语遮蔽的效应也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97、热手效应

热手效应(hot-hand effect),来源于篮球运动中。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仅凭一时的直觉,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就采取措施就叫做热手效应。

六爻卦的天道有两条,一条是甲乙丙丁戊己,一条是己庚辛壬癸甲,如果是把以甲为首的这个天道看作是“甲队”,那么以己为首的这个天道就可以看作是“己队”;再如果把甲和己看作是两个“球篮”,那么甲队的目标就是投向己篮,己队的目标就是投向甲篮。这样六十四卦,也就可以看作是一场场篮球比赛。球员得分多少有许多因素,比如由于距离上的远近,显然甲队最容易得分的是戊,其次是丁、丙、乙;己队最容易得分的是癸,其次是壬、辛、庚。再比如队员本身的强弱,戊癸为阳就比较容易得分,为阴就不易得分等等。

篮球比赛与天道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比如说按照篮球比赛规则,甲队进攻,己队防守,甲队可以把队员全部压向前场,传球虽有前锋、中锋之分,但持球的人可以根据需要把球传给本队的任何一个队员,甚至自己可以带球扣篮。但是依据天道,甲可以把球传给乙、丙、丁、戊,但甲不能直接扣篮;乙可以把球传给丙、戊,也可以直接扣篮,但不能把球回传给甲,也不能直接传给丁,如此等等。篮球队经过训练以后,根据队员自身的长处,有了前锋、中锋等的区分,自然得分最多的人被安排为小前锋,这都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当然临场比赛,也有不是小前锋的人连连得分,所谓“热手效应”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应当承认在篮球比赛中,“热手效应”是存在的,但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同天道的运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样,篮球比赛得分多少,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除了投篮的远近、队员自身的强弱以外,还有团队的协调,对方的防守情况,如此等等,比如说得分最多的应当是小前锋,但小前锋却被对方严密围堵,难以发挥作用,这样得分多的也可能就不是小前锋,尽管如此,也不能忽略小前锋的作用,因为正是他吸引了对方的注意,才给其它队员提供了扣篮的机会。

“热手效应”说到底是一种经验主义、机会主义,周易卦爻的运动,是建立在对卦体态势的基础之上,是经过充分地分析与考量的,因此也就较少存在这种效应。

98、瀑布心理效应

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象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游平平静静,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即会一泻千里。

六十四卦中有一个涣卦,让我们先把涣卦的卦辞与爻辞录出: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初六,用拯馬壯,吉。

九二,渙奔其機,悔亡。

六三,渙其躬,無悔。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

涣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涣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二爻是涣卦在天道上的开端,但却处在三道分途当中,依照天道是至上,依照地道是至初,依照人道是至三;上爻也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是至三,依照地道是至二或五,依照人道是反身至五。三道分途的好处是多了一些选择,坏处是增加了选择的难度,比如说二爻选择至上,就要克服地道上的引力,上爻选择至三,也要克服地道的引力,何况这两个选择都不合人道,这就造成了二上两个爻的行动上的艰难,假定是这两个爻选择不动,那么涣卦就会陷入僵滞状态,这更是一种不好的选择。实际情况是,二上两爻选择了天道,对二爻而言,这就是“渙奔其機”,“機”为機括,就像是手枪的扳机,扣动扳机的动作不一定很大,但引起的后果却很大。上爻的爻辞是“渙其血去”,这个“血”就是指的二爻甲,对上爻乙而言,甲就是自己的内在之物,上爻“涣其血去”,就使得二爻的能量得到抒发。上爻居上,势能最大,不动则已,一动便如山洪暴发,形同瀑布,顺势而下,影响所及,使得初爻“用拯馬壯”,五爻“渙汗其大號”,这个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假如我们把涣二上两个爻的动作视为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在其初期是比较平静的,但引起的后果却是“匪夷所思”的,涣卦天道上的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瀑布心理效应”。

天道上的运动,不论是比拟为心理的活动,还是比拟为信息的传递,确实有一个先平静后剧烈,或者是先隐晦后明显的现象,但这都是有条件的,信息的发布能不能引起轰动,首先要看这个信息是不是“善”,《系辞》讲: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制动之主。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谎言、虚言、妄言、谣言等等,也可能喧嚣一时,但时间不会久远,一旦真相大白,这些谎言等等就会销声匿迹。其次要有合适的传播渠道,如同水流遇阻,可能就形成堰塞湖,没有畅通的渠道,信息也就不会顺畅的传播,更不要说引起轰动。

99、拍球效应

拍球效应(Bounce ball effect)是说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拍球效应的寓意就是:承受的压力越大,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反之,人的压力较轻,潜能发挥程度就较小。

六爻卦的初爻是重心,它承受着上面诸爻的压力,在卦体平衡的条件下,上面诸爻对初爻的压力与初爻的支撑力相互抵消,初爻与上爻呈垂直状态。在卦体失衡的条件下,中层量大的爻给初爻以压力,卦体就会倾斜。对于来自中层量大的爻的压力,初爻的对策有两个,一个是发挥潜能,抵顶住压力,另一种就是退避三舍,这里说的就是地道的作用。前者叫“危者使平”,后者就是“易者使倾”,“拍球效应”主要是说的前者。

我们先以明夷卦为例,明夷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明夷卦的天道是辛甲壬己庚癸,初爻的压力主要来自三爻,但初三之间是个“天地相悖”,因此明夷卦还是一个动态平衡卦。初爻处在三道分途当中,依照天道是至三,依照地道是至五,依照人道是至二。初爻辞讲“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这个“君子于行”就是指的至二,初为辛,二为甲,由辛至甲,正好是三个时间单位。但是初爻至二的行动,并不能消除三爻的威胁,二爻辞讲“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这就是二爻的态度,阻止初爻至二,使其发挥潜能,就像是抽打骏马,抖擞精神,抗击三爻。

“用拯馬壯”一辞另见于涣卦,涣卦初爻也讲“用拯馬壯,吉。”涣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涣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涣卦的方位与明夷是一样的,只是天道运行方向正好相反。涣初也是三道分途,依照天道是至五,依照地道是至三或四,依照人道是至二,明夷初爻辛至二甲为三个时间单位,这是有可能的,涣初丁至二甲需要七个时间单位,这是不可能的,这样涣初最佳的选择就是至五,涣初是个阴爻,承受五爻的压力最大,要想至五,也需要抖擞精神,与明夷不同的是,明夷初是受到二爻的阻止,涣初则是在自我奋斗。

需要说明的是,“拍球效应”也是有条件的,一般说承受的压力越大,人的潜能发挥程度越高,但是也常有不堪忍受压力而逃避的情形,谦卦是一个局部失衡卦,谦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三爻给初爻以压力,初爻是没有办法抗拒的,唯有退避三舍,谦初辞讲“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所谓“用涉大川”就是至五,这就是一个“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例子。

100、免疫效应

免疫效应是指机体对于异己成分或者变异的自体成分做出的防御反应。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构成人体防卫功能的第一道防线,并协同和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可表现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异常的病理反应以及免疫耐受。按介导效应反应免疫介质的不同,特异性免疫反应又可分为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六爻卦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模拟单位、国家、社会,也可以模拟人体,比较典型的模拟人体的卦如咸卦、艮卦,在这些卦的卦辞与爻辞中就有“拇”、“股”、“腓”、“脢”、“輔”、“頰”、“舌”、“背”、“身”、“趾”、“心”等,一方面,这些构成人体的不同部分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这些不同的部分又有机的组成在一起,相互依存,这才有了生命力。卦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天道上,天道甲乙丙丁戊己,其中甲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己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其它乙丙丁戊都是可出可入。天道己庚辛壬癸甲,其中己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甲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原筮卦与复筮卦合一,就会发现甲和己也是可出可入的。对于一个爻来说,前者就是它的“配主”,后者就是它的“夷主”。或者说前者是它的“资”,后者就是它的“斧”,例如乙这个爻,甲就是它的“配主”,丙就是它的“夷主”,或者说甲是乙的“资”,丙是乙的“斧”。有“资”有“斧”,也就是有来龙,也有去脉,这个爻也就有了活力。在正常情况下,天道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可以视为正常的生理反应,异常的病理反应以及免疫耐受,这也就是特异性免疫反应。

由于三道的错乱,也由于阴阳的不等,实际上还存在着有始无终、无初有终、无始无终等等情况,自人道看天道,除了个别“天人合一”以外,基本上是天人离异,也就是人在时空中穿越。例如屯卦的天道是乙己丙甲戊丁,初乙至二己就需要四个时间单位;二己在屯卦中处在终结阶段,是个没有进取能力的爻;三丙至四甲需要八个时间单位;四甲至五戊需要四个时间单位;五戊至上丁需要九个时间单位。一般说来,四个时间单位是一个极限,在四个时间单位以内,是有可能运动的,当然这也要看是阴是阳,还要看环境,像这样不是按照天道顺序的运动,就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噬嗑卦是个局部失衡卦,噬嗑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三爻辞讲“噬臘肉,遇毒,小吝,無咎。”所谓“遇毒”就是三爻遇到了四爻,三丙至四己需要三个时间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运动的,但由于三爻是个阴爻,四爻是个阳爻,三爻是没有能力至四的,如果强行至四,那么这就是“遇毒”,也就是吃下对自身有伤害的东西。如果不吃,这就是免疫。

“疫”是带有流行性、传染性的病患,“患”有内外之分,内患为“疾”,外患为“灾”,无妄卦是一个整体失衡卦,无妄卦的天道是乙戊己丙甲丁,二爻至三是个天人合一,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映,具有天然的免疫性质,但这个免疫性质也就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看其它爻的运动,特别是四爻丙的运动,四爻至上合乎天道,至初合乎地道,假定四至上或至初,那么二爻就会至初或至上,二爻至三这个良好局面就会受到破坏,特异性免疫反应也就转换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无妄三的爻辞是“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这个“灾”就是外患,可以看作是受到传染。无妄五为甲,在甲这个阶段还没有“外”,按照人道五爻当至上,由甲至丁需要三个时间单位,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爻辞说是“无妄之疾”,这个“疾”就是一种内患。为什么“无妄之疾”又是“勿藥有喜”呢?原来五爻至初不仅合乎天道,也合乎地道,甲的能量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得到抒发,这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向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转换。

运动分“爻动”与“数动”,爻动指的是爻位的变更,例如无妄四向上或向下的运动,这是数的群体运动,它是有形的,好比是细胞。数的运动指的是天数与地数的周流,这是无形的,好比是体液,无妄五向初爻的运动,就是数的运动。

卦体不仅可以模拟人体,也可以模拟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人们发现,当学习的材料发生了显著的遗忘后再进行复习时,学习者因发现了遗忘的内容,故能激起复习的动机,他不再把复习看成是多余的事,就在复习中加强了努力和注意;在他们的复习中,学习者还能发现造成遗忘的原因,如新获得的知识模糊不清,未充分分化,不稳固等,于是就在复习时想方设法加强薄弱的部分。因此,把它称为“遗忘的免疫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晚复习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安排这两种复习方法,两者都不可偏废。

遗忘的免疫效应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上的修复,先前学过,但被忘了,这可以叫“故”,正在学习的东西叫做“新”,按照天道顺序,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就是“故”,现在将要学习的东西就是“新”,在经文上,“故”叫“攸往”,新叫“所往”。没有“攸往”就没有“所往”,但是由于三道的错乱,许多“攸往”的东西被遗忘而变得陌生,这样“攸往”也就变成了“所往”,还以无妄卦为例,对于三爻己而言,其它爻都是“攸往”,都已经变成了过去时;对于五爻甲而言,其它爻都是“所往”,仅仅停留在三爻己上,我们就不知道它的处境以及造成这个处境的原因;仅仅停留在五爻甲上,我们也就不知道行动的后果。自人道看是三先五后,这也可以理解为结果在先,原因在后。自天道看则是甲先己后,在先的东西却需要在后来认识,这就是复习。复习不仅能够发现被遗忘的内容,激起复习的动机,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新学的知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有道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26周易与效应(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