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里人:为什么落地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有何破解策略

文章来源公众号:半山里人,作者level

数据化转型需要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目的是为了把成本降下来、速度做起来、质量提起来、客户满意度做出来。数字化转型落到执行层面都是非常具体的事,很多企业面对现实情况往往推进起来困难重重。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破解策略?本文将讲讲这个话题,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为什么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起来困难重重?

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而是在给飞驰的车子换轮子。从零开始,设计、实施一套崭新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容易;难就难在从一个烂摊子着手,在现有企业的业务、流程或者IT系统上修修补补。

推倒重来的革命方式看上去彻底,但大都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的演进方式貌似缓慢,实则因系统地解决问题而一劳永逸。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一家成熟的公司工作,公司的IT系统很多,系统太复杂、系统慢不好用,你正在负责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升级现有公司数字化能力,但你可能永远也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来整合升级这些系统。因为,业务为了当前产品上市或市场拓展需要不断提需求,工程师们为新需求开发疲于奔命,只要这些需求能够及时上线,业务才没空帮你整合升级系统。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懂数字化转型从长期来看会帮助公司业务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可以省事、省钱,但这些是IT部门的事。

再比如说标准化,IT部门知道有几个报表非常相似,只要市场部改用统一规范,就可减少报表开发的数量,优化BI系统、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同样,开发人员不是不知道标准化的好处,而是因为那事儿排不上他们的议事日程——新需求开发都来不及,谁还有空顾及一两年就下线的老系统。公司大了,要规范、优化的东西实在太多,各部门的目标不同,IT部门想做的并不一定是其他部门想要的,这事儿就搁着吧。所以,想用革命的方式打破现有秩序,推倒重来就成了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诉求。

2、如何破解这些难点,从需求源头开始

如果IT部门能控制新需求的源头,杜绝新需求随意流入现有系统,一段时间下来,需求数量的自然得到控制,IT系统自然因简单而优化。为什么?

因为,系统升级换代了,那些非关键需求自然而然被淘汰出局。技术标准规范化落地也是同理:如果保证新开发需求尽量采用统一规范和合格技术要求,不消几年,需求分散、太多优化补丁要打的局面自然会得到控制,系统更新换代管控的好,对业务的响应就更及时、更满意,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更容易达到。

这些都是采取演进的方式,看上去慢,却能更系统地解决问题。很多公司花太多的精力处理老问题,却不在新问题还在源头的时候就解决。结果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老问题解决不了,新问题又成了老问题,“吃二遍苦,受二茬罪”,陷入恶性循环。急功近利是后面的驱动因素。企业得关注短期利益,因为市场就如丛林,生存是第一要务。但是,当过分关注短期利益时,就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影响公司的中长期发展。

当然,作为企业,活在当下与志存高远的长期战略目标同样重要。特别是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长远战略不能当饭吃。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经过漫长的尝试、微调来优化。任何一个公司、一个产品、一项核心业务、一套ERP系统、数据中台,都不是从零开始的。过去的历史和基础是其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的关键,但往往也是制约下一步发展的条条框框。这些制约因素有好有坏,但不能一锤子敲碎,因为企业还得靠它们来维持运作,除非公司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3、写在最后

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完成可复制的最佳方案,企业不仅要响应市场、技术和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还需要直面自身历史和现状,做好未来方案统筹。

就如这个世上没有万能药,因为解决一个问题的救命药,往往是造成另一个问题的毒药。一个方案在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往往会制造另一些问题。那么对企业而言,如何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好。笔者认为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解决的问题多过制造的问题。理解方案的潜在风险,平衡利弊,是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和方法,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也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