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澔【464】易经64卦,就是人生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2021-10-29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华杉详解

“加”,通“假”,加入多给我几年,五十岁就开始学《周易》,就能没有大的过失了。

这一段,《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晚年喜欢钻研《周易》,详细注解了《彖》《系》《象》《说卦》《文言》。他读《周易》,韦编三绝。韦编,是竹简穿起来的熟牛皮条,他把书简都翻烂了,牛皮条断了多次。他说,老了,如果多给我几年,我对《易经》的文辞和义理,就更能充分理解掌握了。“彬彬”,前面我们解读过,是掺杂均匀的样子,文质彬彬,文辞和义理都通了。

五十是知天命之年,周易是至命之书。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学易经,是学习做圣人,不是为了趋吉避凶。有天地,就有易,就有变化。《易经》,就是概括总结了天地和事物变化之道,从一件事的开始到结束,你需要注意什么。学通了《易经》,则天地之道著,天下之理得,就可以成为圣人。

《易经》不是一部占卜的书,而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儒家将之列为五经之首。儒家和官方不断拔高它的哲学理论高度。民间则不断发挥它的占卜神秘功能,《易经》也就变得越来越神秘。

《易经》是周文王在被纣王关押的七年间,在狱中所作。相传是伏羲氏最先画了八个单挂,并重叠组合成六十四卦,周文王在此基础上写了卦辞爻辞。了解周文王,便知道他不是日日以占卜为事,而是中国文化之王,研究的都是仁德与义理。他在暴君纣王的监狱里,生命悬于一线。他要推演各种情况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每一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七年无事,他干脆把天地人事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都总结出来,所谓“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把事物的表现与本质,以及变化规律,都总结提炼出来,成64卦,384爻。

比如《易经》的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

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代表事物大成;

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

五爻:代表事物成功;

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比如乾卦: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龙在深渊里藏着,事物刚开始,不要急于作为,轻举妄动);

九二:见龙在田,利在大人(龙出现在田野,事物开始崭露头角,才华为人所知,遇贵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可能跃升,也可能不动,人生拐点);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如日中天,大功告成);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过高,事物终极,物极必反,慎之!慎之!)

这样看,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境遇和义理的方法论吗?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每一卦有6爻,而384条爻,则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你可以在你所处的境遇里,找到你正处在那个状态。在这个境遇,目前这状态下,你该怎么办,《易经》就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和行动指南。所以孔子学通《易经》,可以无大过,少犯错。

在这个境遇,这个状态下,下一个状态是什么,《易经》也提供了变化的规律,你在64卦、384爻中对号入座了,找到自己现在的境遇和状态了,下一个状态是什么,《易经》里面已经写明了。那么它不就有预测的功能了吗?

怎么找到你现在所处的是哪一卦、哪一爻呢?你当算命的书,就拿几个钢镚去扔。你当哲学书,就自己去查找,去琢磨。

刘澔觉

易经是事物规律的总结,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前提是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怎么能知道自己准确位置呢?丢钢镚找就是算命,迷信骗人了,都是随机发生的,怎么能精准呢。自己事上琢磨,用实践,用调研找自己的坐标系。在对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自然有所预见。(之后要找找写易经的好书了)

这种哲学观指导你去思考事物的发展,而预见是战略的第一步。昨晚和朋友吃饭,他分享了自己了解的佛教文化,非常系统的进行了简单概述,也是让我深有启发。

你要问我学会了什么,我没学会什么,人家分享的我也没记住,但是心中有所感知。以后的时间里自然随着变化,事物的积累。心中自然有认知和理解。这些思维方式,知识文化,让我学习战略,又有了新的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澔【464】易经64卦,就是人生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