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50讲》之二——何为封建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句话是我高中历史课本第一课的最后一句话,我对“封建”一词的认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不是个好词,想到它就会和落后、贫穷、压迫、专制相关联。《中国史纲50讲里》,施展老师对封建一词有专门的讲解,让人不禁耳目一新。

封建制度的产生

“封建”一词最初出自《左传》,里面有句话叫做“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什么意思呢,就是周武王推翻了商朝之后,他需要建立起新的统治方式。周武王向下分封了他的大量亲戚和重臣,意图依靠他们形成的藩属诸侯国,来拱卫周王。分封制是一种逐级向下的金字塔结构,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国一国之内还要再做分封。这种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最高统治者是没有权利干涉诸侯国内部事务的,诸侯国彼此之间都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在当时的社会,人口数量不多,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一般都是叔侄关系,而和异姓诸侯大都是甥舅关系,整个国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大家族,周天子就是这个大家族的族长,各个诸侯国都是这个大家族里的中等家庭,士大夫就是大家族里的一个小家庭。周天子作为一族之长,虽然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是却无权干涉别人家里内部的事情。所以在这样一种政治结构里,周天子也就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相当微弱的。

有人可能要问,周天子为什么不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这样他不就可以站在权力的顶峰了吗?他当然想,但是很可惜以当时的条件他根本做不到。你想想,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农耕技术,生产率水平很低,另外,文字是祭祀专用的,除了大贵族们,没几个人有机会接触到文字,能处理政治事务的人才除了贵族别无他选。所以周天子想建立中央集权,不仅手里没钱,而且除了贵族之外没有自己的人事班底,分封制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封建制度下的宗法制度

什么是宗法制度呢,就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上面说到,当时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家族,治国就是治家,家族关系才是政治关系的本质,所以周天子就是依靠宗法制度来维系整个社会秩序,来维持自己族长的权威。宗法制度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你的命运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定格,你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都必须符合你所在位阶的身份。在宗法制度的社会里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所有人都各安其位,你不必孤身奋斗,也不必多赚钱以免老无所依,宗法大集体自然会关照你的生老病死,这个社会太和谐了。唯一需要警惕的就是那些有非份之想,想要超越自己位阶的人,这些人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因为,一旦有人越了位却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就会有很多人有样学样,那么整个社会就乱套了。但是这样一种严防死守的社会秩序必然不会长久,因为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有非份之想的人。

封建制度的消亡

周朝刚建立的时候,天子和诸侯关系十分密切,天子作为这个家族的族长,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但是时间长了诸侯们各自发展,有些诸侯的力量比天子还要大,并且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一代一代的亲戚关系逐渐疏远,诸侯们自然不太拿天子的权威当回事了,天子的位置就变得相当尴尬。不光天子尴尬诸侯们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当诸侯手下的次级诸侯发展的比诸侯们更强大的时候,自然也不拿他们当回事。宗法制度在这个时候不管用了,所以这些大家长也就是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们就只能尝试改革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改革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在于你付出多少,而是在于你能否赶上一个恰当的时机。这个时机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了。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技术,一个是铁器和牛耕的农业生产技术,一个是竹简这种知识传播技术,这两个重要的技术变迁给改革带来了可能。

在铁器和牛耕技术出现以前,平民的劳动效率很低,只能在贵族控制的井田上种地,没有能力再开垦自己的私田。铁器和牛耕大大提升了平民的劳动效率,平民有余力去开垦自己的私田,甚至不去种贵族的井田,偷偷跑去种自己的私田去了。君主的机会来了,他们向耕种私田的平民提供保护,平民向君主交税。平民从井田越跑越多,贵族所控制的井田制逐渐瓦解,贵族的力量就渐渐被削弱了。

竹简技术极大的降低了知识传播成本,一些位阶比较低的贵族和普通百姓也有了学习文字获得知识的机会,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许多有文化的游士,他们游走于各个诸侯国,到处寻找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的机会。君主们正愁没有自己的人事班底,他国的游士正是他们所需要的人。一是他们在本国没有根基,必须依附于君主,相对于贵族,他们更好控制。二是他们的地位尊荣都取决于君主的赏赐,那么他们就有动力与君主配合。这个人事班底,后来就发展为官僚制。游士的出现,终于让君主们可以全方位碾压贵族封臣,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分封割据的封建社会也就逐渐走上了终结之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史纲50讲》之二——何为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