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牧心
图/《文心》 吴浩然
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虚度时光,有点兴趣爱好,繁忙的工作之外有些精神寄托,是很多现代人追求的理想生活。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们的注意力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想静下心来去思考,学习如何自处,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但这并不是我们放任自己的理由。因为这种困惑,不只现代人有,哪个时代的人都会面对。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教育大家叶圣陶与夏丏尊先生合著的书——《文心》。
每一位有心要好好生活的人,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深深的启示。
这本书很有特色,它其实是一本教写作的书籍,将写作与文法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当中,这些故事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被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民国时期),通过小主人公乐华和他的老师、家人、同学之间的一些事情将整个写作“心法”串了起来。
在《文心》中,你不但能收获关于写作上的知识,还能够通过二位先生的描述,“身临其境”地了解民国。
更有趣的是,叶圣陶与夏丏尊先生在合著这本书的过程中,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每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不只是因为《文心》中提到的写作技法,更重要的是被这几样东西所触动:一些生活的哲思、读书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如何在一个身不由己的环境里自处……
读完此书,你会觉得你的格局都不一样了。
01 写作即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有很多人是以写作为生的,值得我们尊敬。但不以写作为生的人,就不必写作了吗?不是的。
高兴时,我们发朋友圈、微博;难过时,写日记或设置朋友圈“私人可见”;对这个世界有点“意见”时,写出来表明我们的态度;经历了成长的阵痛时,进行总结——我们通过写作对生活和自己进行省察和感悟。
《文心》的故事中,国文课的王老师在讲授《题目与内容》的时候说到:“诸君作文,须永远记着他们的话。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在开篇写到:“苏东坡先生诗云‘事如春梦了无痕’,逝去的时光,若不以笔墨记下来,便了无踪影,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写作。
“有时我们心里欢喜,有时我们心里愁苦,就想提起笔来写几句。写了之后,欢喜好像更欢喜了,愁苦却减淡了。”——《文心》
02 要有“触发”的功夫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触发,就是我们所受到的触动、感触。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的感觉:读到一个金句,或者一个观点,与我们心意相投,书里表达的正好是我们想说而说不出的,我们与读到的东西产生了共鸣,这就是一种触发。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我们期望从书中找到共鸣,找到知己,找到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想印证的东西。
触发的功夫,不仅仅是来源于书,我们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都是我们产生触发的来源。
我们可以从夏日的蝉鸣悟到抑扬顿挫的韵律;可以从日出日落悟到时间的宝贵和不可再来;可以从疾风骤雨悟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哲理;可以从盆栽的剪裁悟到生活情调的打磨;可以从可以从影片的剧情悟到生命的来来往往……
这种触发和感悟,最好是“新鲜”的,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
《文心》中,乐华的父亲在写给乐华的信中说:“我还希望你于有字的书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03 最后一课
《文心》的“最后一课”,让人感受最深。彼时小主人公乐华由于父亲失业、家庭窘迫的缘故已经辍学去工厂做工。但在工厂里,乐华依然没有放弃读书学习和写作,还在工厂里因写作好结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教授国文的王先生在最后一课里说到:“学校的国文课已经上完了,但国文一课,还需诸君在以后的时光中继续学习。”
不禁让人唏嘘。
几年前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生活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走好自己的路。”
我们恐怕已经忘记毕业时老师对于我们的叮嘱了,又或是想起来了,却发现并没有好好践行。当我们每个人第一次离开校园,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历练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实际的生活比原来想象的难多了。
国文有最后一课,但生活没有。生活一直在给我们上课,没有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只能摸索、自学。我们要学习如何快乐,因为生活大部分时候并不那么快乐;要学会面对悲苦,因为可能没有别的选择;要学会与自己相处,因为学会自处才能更好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
痛苦是人生的航程,快乐是人生的驿站。——汪国真
《文心》这本书对于每个人都会有触发,而我们的“触发”也不止以上这些。写作是一门手艺,好好生活更是。最后,用《文心》当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这次的分享——“世界总是一天天地进步起来,好像我们总是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进步起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