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云翳下的一道光

过去的经历会决定你未来变成怎样一个人,路上的每一个转折,每一个分岔的选择,都为以后的你预告了征兆,就像小说开篇主人公所说,“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

胡赛尼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一个成长与选择,背叛和救赎的故事,因其大背景发生在战火不断、苦难深重的阿富汗,每一帧的情节才更直抵人心。

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喀布尔的富家少爷,拥有令人羡慕的家世,爷爷是法官,父亲是成功的地毯商人且被很多人尊敬,自小母爱的缺失,让他对父亲的孺慕深沉厚重,像所有男孩对父亲的感情一样,阿米尔热切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认同、聆听与肯定,然而敏感的他总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漫不经心、失望甚至是一种厌憎。哈桑是阿米尔从小一起玩耍的伙伴,喝同一个乳母奶水长大的“兄弟”,也是他最忠实不会背叛的仆人朋友,哈桑总是坚定地维护着自己的阿米尔少爷,那个他生命中第一个叫出名字的人,为他的恶作剧背锅,在熊孩子面前忍着恐惧维护,听他讲述创作的故事,包容他有意无意的嘲讽伤害,甚至最终为成全他掩藏懦弱愧疚的心思而离开。

诚然,哈桑对于阿米尔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人,虽然因为被等级宗教观念模糊影响而让他不自知,伤害了哈桑他也常愧疚自责。只是,父亲对阿米尔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同遥不可及一直求而不得的梦想,对父爱的渴望蒙蔽了他人性的本真善意,他嫉妒哈桑可以轻易得到父亲的怜爱,也认为放弃一些是获得父爱应该付出的代价,所以追风筝的时候,他看到哈桑被恶势力强暴时没有挺身而出报以同样的维护而是选择跑开了,又因为过不去心里的坎更是设计了偷东西的桥段以驱使哈桑离开自己家。

这个选择,后来成了禁锢阿米尔一生的心魔,在历史的翻云覆雨手作用下,苏联入侵,社会剧变,阿米尔和父亲背井离乡开始逃亡,经过一番艰险终于在美国旧金山定居,他独占了父亲的爱意,上大学,毕业成了作家,娶了美丽的妻子,生活安稳幸福,看似所有的陈年旧事都被埋葬在了过去,他却仍然逃不脱内心的谴责。特别是父亲的离世和背负着沉重的背叛秘密,阿米尔的生活始终蒙着阴影,甚至连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也被认为是上天给予的惩罚。

如果故事只进行到这里,也就不是胡赛尼的高明之处了,最多算是一部能给人触动的忏悔录。文学作品会给人一道光,胡赛尼也想给世界看到阿富汗的一道光,在沉痛悲凉、暴虐卑劣的云翳下,隐藏着的一道希望的光。

多年后,父亲的老朋友,阿米尔年少时的忘年交,罹患绝症的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电话请求阿米尔回去探望他,这给了他一道指引,因为拉辛汗说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思量再三,阿米尔遵循指引回去了,然后得知了一个颠覆他认知的久远真相,也是他一切心魔的根源。

阿米尔父亲常说,偷窃是一切罪的宗源,所以年少的阿米尔常常惶恐不安,因为他的到来偷走了父亲的妻子,他为获得父亲的爱又垒砌了谎言,所以更战战兢兢,他懦弱性格的形成和此不无关系。

而通过拉辛汗的讲述,阿米尔知道了另一个父亲,那个被他敬若神明的父亲,勇斗黑熊,思想开放,怜悯弱小,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父亲,他也曾经犯了最大的罪恶,偷走了形如手足的阿里的妻子,偷走了哈桑堂堂正正的身份和社会认同,因为维持自尊与体面用谎言隐藏一切。不同的只是犯罪后父子两人的选择,父亲开始行善以期赎罪,而阿米尔最开始的选择却是以更多的恶去掩饰。

此时父亲仿佛和他重叠了,阿米尔慢慢理解了父亲,理解父亲对自己的失望漠然,其实更多的是对他自身劣行的厌恶,身份地位决定他必须藏住丑闻,所以他无法对另一个继承了勇敢正直的儿子光明正大表达父爱,他把这种无法言喻的痛苦投射到厌憎中,隐形伤害了另一个儿子。

就因为知道真相,因为理解,阿米尔又面临了当初一样的选择,是踏上战火不熄前路险阻的故国寻找解救自己的侄子,救赎往昔所犯下的罪恶;还是继续逃避,回到安稳的美国,继续饱受良心折磨。

阿米尔的选择就如我们希望的那样,他走上了那条重回好人的路,历尽艰难,也再一次直面了年少恐惧的恶势力(他已长成更大的恶),但他有了勇气,也得到了温情的帮助,法里德的,侄子索拉博的,医生的等等。他会坚定地把这条路走下去,在拉辛汗留下虚假收容处不知所踪后,阿米尔决定把索拉博带回美国,虽然也是困难重重,他没有退缩,在侄子害怕送回抚恤院自杀被救回封闭心门,他也没有放弃,最后终于用风筝拯救了索拉博的自闭与绝望。

如同前尘轮回,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赢得荣耀,阿米尔也为索拉博追风筝,永远忠诚关爱,践行“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

胡赛尼写作《追风筝的人》,据说灵感源于塔利班禁放风筝的规定,追风筝,不仅仅是追逐一种勇敢自由,有着光明温暖与希望的人生,作者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期许,或许亦是如此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云翳下的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