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第一章:为什么他学习那么好?
擅长学习之人与不擅长学习之人的区别在于——其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大脑。
有些人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大脑,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的最大的学习成效。相反,如果一直使用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很难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为什么他得忆力那么强?
对记忆力好的定义
具备优秀的回忆能力,能够将记住的内容想起来。
所以相比记住内容,我们更应该在回忆内容上下功夫。
营造有助于回忆知识的环境秘诀。
如何营造一个有助于我们回忆的环境呢?
从脑科学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学习效果一般有两大要素相乘而得,即“反复X冲击”。
反复
“反复”即反复学习,比如通过反复拼读来背诵单词,考前复习时反复做练习题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最能增强反复这一要素的学习范例了。
冲击
所谓冲击指的是在学习中带入感受和情绪等的感觉。也就是说,比起机械的反复学习,带着情感的学习更能对大脑产生冲击,让所学的知识留下痕迹。
记忆力好的人也就是回忆能力很强的人,必然都会反复学习,自然也很擅长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带入感觉这一要素。
保持学习热情高涨的秘密
保持学习热情也就是维持大脑多巴胺分泌带来的情绪高涨状态。其重点在于不断获得小的成就感。(比如游戏闯关升级获得不定期的奖励等等,就是类似的现象。)
对完成了小目标的自己进行奖励,这能够让大脑产生成就感,有了这种成就感,大脑变很容易分泌多巴胺了。
虽然说严于律己是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为了能够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干劲儿,适当的休息也是必要的,我们应当顺应这种天性好好关爱自己。
为什么会有不擅长的科目?
他人的批评和评价等反馈是我们弱势科目存在的原因。
因为人就是一种习惯性回避自己不擅长领域和讨厌事物的生物。
三种常见的学习障碍
①无法理解语意
无法理解语意,也就是看不懂学习内容。
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补充数据库储备,在相应的知识领域内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②瓶颈阶段
所谓瓶颈阶段。指的是突然挑战过于困难的内容这种状态。
如果有一门考试科目的学习阶段分为五个,那么就算突然从第一个阶段跨越到第二个阶段也会感觉学起来很困难的,这种状态就叫做瓶颈阶段。
我们回到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单元,更加仔细的一步一步重新学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学好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是应对瓶颈阶段的最佳方案。
③没有榜样
没有榜样意味着没有参照物,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
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找榜样并吸取其经验,或者是与前辈交流,亦或者是从网上寻找合格者的经验等等。
第二章:适合自己大脑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效果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习效果=内容X学习方法X合脑性
只要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内容,采用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就能够取得巨大成效。
所谓的合脑性,指的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与我们大脑的契合程度。
三种适合自己大脑的学习模式。
视觉型。
视觉型,即在学习的过程中视觉占优势的学习者。
这种类型的学习者擅长通过眼睛来记住事物以及对事物做出判断。
听觉型。
听觉型,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听觉占优势的学习者。
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在利用音频教材,通过反复听用耳朵去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更容易取得学习成效。
触觉型。
触觉型,即擅长通过让身体动起来,以获得信息的学习者。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方法对于触觉型学习者来说是能发挥最大学习效果的方法。
用手写实际上是通过肌肉运动来记忆学习内容的。
第三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的学前准备。
学习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①学习前的准备
②学习时将效果最大化
③学习后的复习
学习前的准备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明确学习目标,然后了解要达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从而制定学习计划。
能够取得飞跃性学习成效的“学前准备”
所谓准备状态,就是指学习所需的特定的知识、经验、身心状态等。
明确目标——学前准备之一
一、目标不清晰
定量目标
所谓定量目标就是能够用数字量化的目标,比如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
定性目标
定性目标指的是无法用数字量化的,譬如身心状态,自身状况以及环境等因素。
二、没有给目标赋予意义
给目标赋予意义,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制造出有真实感的未来记忆。
如何正确的设立目标?
①设立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
②设立阶段性目标
③将未来记忆形象化
明确前提——学前准备之二
前提的不同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确定前提条件时需要注意的重点是:不仅要写下积极的前提,还要认真写下消极的前提。
确定学习方略——学前准备之三
方略,是指为了达成目标明确其方向性。
树立全局观——学前准备之四
所谓树立全局观,指的是在你的心中建立对于学习目标的一个非常明确的整体概念。
即,用全局视野指导实践的俯瞰力。
观察榜样是怎样学习的——学前准备之五
观察学习就是学习那些已经完成了你的目标的前辈的经验,或者是诀窍和方法。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面对面地向他们请教学习方法和经验。
通过考试的前辈的经验包含了书中学不到的真实情况,包括他们经历的困难,失败的这种真实的亲身体验是非常有用的。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寻找与自己的前提条件接近的榜样进行观察学习。
如果前提条件的差异过大,无论多么成功的经验,可参考性都会很低。
制定时间表——学前准备之六
一、留出缓冲时间
主要是应对突发情况。
二、清楚的确定阶段性目标
我们对于长期的目标会有意愿低下的倾向,但是如果确立了相对短期的目标,我们就会比较容易产生学习动力。
三、建立回顾机制
制定的计划能够完成到什么程度?又有哪些是没能够完成的?
回顾的目的在于对顺利完成了任务和没能够顺利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不断的改进,通过不断地改善制定出精确程度越来越高的时间表。
一定要让定期回顾总结成为你的习惯,以有效地提高后续制定计划的精确程度。
建立学习小组——学前准备之七
其次叫做“替代强化”,指学习者因观察到榜样的行为而受到激励,从而强化学习动力。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动及其结果,使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的一种机制。(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ps:我想到了镜像神经元】
第四章:将脑力最大化的学习方法。
将心流状态应用到不同学习模式中的方法。
学习,质比量更重要。是否能够有意识地进入心流状态,是衡量学习效果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一、视觉型学习者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而言,当其视觉受到干扰时便容易丧失注意力。
视觉型学习者应尽可能坐在看不到人的位置,或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封闭的空间内学习,这样才有可能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状态。
二、听觉型学习者
听觉型学习者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感。
听觉型学习者要寻找能够令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背景音乐,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学习;有时候一边与自己对话一边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这种自问自答的状态使我们能够通过耳朵感知自己的声音,从而屏蔽其他外界的声音。
三、触觉型学习者
触觉型学习者能够通过一些身体活动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
触觉型学习者可以利用身体的律动,如,脚打节奏或者是反复转动手部等。
为什么适当的休息很必要?
单次学习时间最多不能超过90分钟,每90分钟休息一次,休息过后再继续下一个90分钟的学习,而在休息的时候应尽量眺望远处的风景,放松大脑。
认知科学中有一个理论被称作注意力恢复理论。
集中力有多强都不可能永远保持高度注意力。
如果长时间工作或者学习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就会感到疲惫,例如,相信你可能也曾经有过这种体验,在电脑前集中注意力工作几个小时,或者是在书桌前长时间的学习,会突然产生一种疲惫感。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结构化学习。
把一系列信息搜罗起来并加以整理,正是结构化学习的本质。其方法也可以叫做解读点与点信息背后隐藏情况的学习方法。
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结构化学习,会使我们即便在一些信息交错复杂的领域,也能够将信息加以整理进行学习。
ps:有意思的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彼此链接。
第五章:能够提高回忆能力的反复学习。
能够提高回忆能力的反复学习法。
有效回顾学习内容的秘诀就在于复习。一个回忆能力的方法之一就是定期的进行复习。
制作复习笔记的两个优点。
优点一:能够帮助你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优点二:能够帮助你整理和建立信息体系。
结构化学习法指的就是将我们获得的零碎信息以线和线、面和面的形式立体化,最后整合出一个知识结构。而这个工作就是通过制作复习笔记来完成的。
复习笔记中应有的内容。
日期
填入学习的日期。
今日所学重点。
在这一项中,请将你当天所学的内容重点整理出来,切忌将所学内容全部都记下来,只记重点即可。
在将知识点写下来的过程中会同时整理思路。
学习的感悟和思考。
是你在学习中的发现。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变化。
这样的意思在脑科学领域被称为递归意识,也叫做再归性意识。
递归意思就是我们个人所捕捉到的意识并非来自于外界或他人,而是自己意识到的内心的想法、感受、需求、困扰等。
Q1.在本次的学习中,你有怎样的发现?
Q2.你所感受到的是什么?
Q3.有没有出现灵感或者创意?如果有,它们是什么?
希望深入学习的内容和疑问点。
在输出思维的指导下加强学习效果。
为什么在与人交流输出信息的时候,我们能够逐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呢?
①这种行为是将学习内容进行了二次重建。
②这种行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原本不懂的知识点。
以输出为目的建立学习小组。
合适的学习小组优点如下:
①能够实现替代强化。
②学习伙伴之间可以互相指导。
调整时间表的三种情况。
情况一:按计划顺利进行并且有效果。
总结成功的经验,提高再次成功的可能性。
情况二:虽然按照计划在进行,但并没有效果。
向学习榜样老师或伙伴学习和请教。
情况三:虽然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但效果良好。
重新制作时间表,预留出足够的学习时间。
做好学前准备。
后记感悟与总结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帮助我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不同的人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个体化差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效快速的掌握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全局观的视野理清学习的整个框架,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作者把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的三个环节详细剖析,并告知我们正确的方式方法,我们前期可以按照这些模板套用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习惯。
打蛇打七寸,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做无用功。根据书中提供的测试题目来确定自己是视觉、听觉、触觉三种学习型中的哪一种以后,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也就是所谓的长板效应,用全局观的俯瞰力理好框架并最大限度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提高知识吸收率,并在学习之后定期进行复习,不断建立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链接,熟练掌握并随意调取,让这些知识点为我所用才是学习真正的目的。
来吧,让我们一起加油。在掌握了这项能力之后不断迁移到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