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极平常的举动竟是有科学依据的

7月25日听陈建宇老师的讲座,第一次听说“刺激阈值”这个词,也是由这个词,我才知道原来学习及工作中的一些再平常不过的行为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陈老师给的学习材料《大脑神经生理学理论》中有这样一段话:研究表明,神经细胞对刺激强度,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遵从“全或无”规律和突触后的“级量反应”规律。“全或无”规律:是指每个神经细胞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脉冲发放。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平时教学中,常布置学生把生词写三遍或者五遍,背课文时说读不上十遍八遍的再背。而如果写词语得写五遍才能记住,那么写四遍也白搭,不够五遍就相当于没写。而写了五遍就记住了,那么写八遍写十遍都没必要,因为多出去的那些根本没用。那么这个五遍就是神经细胞的刺激阈值。写到五遍记住了,就不用多写了,因为记住了就是记住了,只要按照遗忘规律复习就行。背课文也是这样。这个刺激阈值就是说读写不到相当的遍数,知识不属于你。差一点也相当于无。达到该有的遍数,这个知识才是你的。

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反复读、写,本以为是熟能生巧、水多泡倒墙,却不知道原来这背后有这样的科学依据。不过对于同一个任务,不同的孩子他们的刺激阈值肯定不一样。不过,我想会不会对多数孩子来说,同一个任务的刺激阈值是相同的呢?比方说,多数孩子读书读到三十遍就背过了(少数智商高的可能十五遍就行,而另一少部分差的大约得四十遍才能行)。我想,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普遍值,知识我不知道对于不同的任务,如背课文、抄生字词,或者唱歌,这个刺激阈值是多少。

对于自己不知道又想知道的这些东西,或许需要在教学中仔细观察,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多留心,才能慢慢感知到。

当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一旦和我们熟悉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突然就觉得这理论有趣生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极平常的举动竟是有科学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