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回放

时隔两周,一直放不下的一件事,昨天终于完成了。

因为例会改到6点,周五晚7一9点的直播课总赶不上,或者半路才进,教育学经典解读课程的第四次授课,终于在昨天回放完毕。


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在经典中体味课程的力量》,马老师讲之前,有三位优秀学员交流了学习体会和关于在一节课或一单元的设计中如何体现浪漫一精确一综合的教育节奏。分别涉及了英语,数学和语文学科,无论他们的设计,还是表述,都堪称榜样示范,的确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马老师一再强调虽然学员作品覆盖很多学科,但负责作业批改的义工老师却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科。的确,不同的学科自有各自的课程特色,评价标准,所谓"隔行知隔山",大致规律一样,但具体细节却因学科而异。

估计像我一样写心理学科的人不会太多,而心理课是以活动为主,以参与、体验、感受、分享、提升为特点,能够完全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老师讲清活动规则,引导学生参与获得体验,体味自己的感受并分享交流,在相互的碰撞中获得触动,以此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

而老师的点拨和提升是心理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老师的点拨是一种不带价值判断的点拨,它通常分为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偶尔会用内容表达和情感表达,在学生说完一个观点之后,老师会跟进点评,或者加以强调或者具体化,让学生模糊的表达变得明确,而它恰恰是和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有紧密联系的。

心理课也有预设的目标,但我通常在最后展示,或者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展示,用这种课堂小结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某种认知,而这种认知的来源,完全是他们的分享,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所以通常我给一个课上过一节心理课之后,便成了学生的最爱。


同样,这几位老师在分享自己作业的同时,再次加深了我对教育节奏的理解和运用。

分享过后,马老师带着恋恋不舍和深深的情怀,给我们做了《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的总结性讲座,首先提到了杜威的教学五阶段论,说明教育节奏的不同划分都是有理由的,我们可以兼收并蓄,不必非此即彼;接着提到了一本书《哲学的邀请》,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扩展阅读的范围,有时候一本好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当然,在点评作业的时候,针对有些学员为了形式和效果而设计的和主题不相关的导入照片环节时,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直观教具的一段解读,提醒我们教学设计要回归教育的本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不必为浅显地吸引学生而作秀,这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的。


马老师又隆重介绍了孙瑶的硕士论文中关于课程设计的五大原则,即节奏性原则,专注集中原则,需要优先原则,生活为主题原则和校本原则。从专家的视角再次加深了我对怀特海课程观的思考和认识。我突然想到家庭教育中应该也有这种节奏,如果能把它挖掘出来,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为了我这个想法,我还有点儿跃跃欲试和小窃喜!

最后,马老师用魏智渊老师关于双减的一篇文章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浪漫一精确一综合运用"的节奏,即少而透,基于大概念深度学习;学在当下、活在当下,把老师学生都从课程的束缚下解放;通过大问题的设计形成认知冲动,让学生学会建构概念,实现教育的节奏。


最后,马老师分享了罗振宇的启发俱乐部,提到了长期主义的观点,鼓励我们要成为时间的朋友,要坚持做,不中断,不被诱惑,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与其说听马老师在讲课,不如说是听一位长者循循善诱地讲述人生的道理,他以过来人的直接体验和内心富足,为我们的学习指引方向,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最终目的是让我们都能过上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成为与马老师尺码相同的人!

感谢马老师的倾囊相赠,感谢不曾谋面的学员,感谢这个美丽的季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