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抄经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好像特别在意结果——一天一定要抄完一卷。
我皱了皱眉,反问自己:“你抄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回答:“静心。”
又问:“那你为什么那么在意要不要一天抄完一卷呢?”
我愣住了,想回答些什么,却又答不上来。
我开始回忆这些天抄经的经过,一开始的时候,我很反感坐在电脑前,一般都只能抄几十个字,偶尔能抄下几百字就很阿弥陀佛了。
那时候我跟自己说:“你只要能静下心坐在这里抄一段经就可以。”
慢慢地重复重复再重复,我终于不再反感打开电脑。
于是我就开始给自己加量:抄完半卷再休息。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时刻捧着电脑,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打开电脑抄两句。
后来,抄半卷的量也满足不了我了,我又开始加量:一天抄一卷。
本以为加量后我会变得更加勤快,可事实却是我变得越来越麻木。
好像自己是个没有情感的抄经机器,饿了不能吃,困了不能睡,累了不能停。
我又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我放弃的生活状态,抄经太累,算了算了。
我渴望结果的样子,真像一个贪婪的索取者。
02
7月1号我发了个朋友圈,说我要重新站起来,不管客户虐我多少遍,我依然选择视他们为初恋。
内容发的很激情澎湃,实际上我压根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发朋友圈纯粹是因为月初了,该喊个口号了。
其实,我的工作方式就像我抄经一样。
最开始不愿意走出去的时候,我会跟自己说:“去见客户吧,就当做见朋友。”
一边打着鸡血,一边拎着包屁颠屁颠去客户家。
第一次,初心不改,和客户聊得很投机;第二次,初心依旧,仍然有很多内容可以交流……
但,第三次到来之前,总有一点小插曲。比如:
同事说:“你不能不带目的去见客户呀,这样你怎么能卖出去产品?不能卖产品,你光做服务有什么用?”
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第三次机会来了,在客户家,使出浑身解数,将毕生所学倾囊托出。
我用自己的以为认定这个客户稳了,但是对方看完我的表演之后只淡定地回了六个字:“我再考虑考虑。”
我忽然有些泄气:就这样还不肯点头?你想干嘛?
嘴上仍然不肯罢休:“如果您有什么顾虑可以和我说……”
一番拉扯下,最终还是没有成交。
“唉。”踏出客户家门后,我抬头望了望天,大喊一声:“我果然就是不适合做销售。”
一天的鸡血耗尽,拎包,回家。
第二天,接着重演;第三天,继续努力……
一天又一天,仍然看不见结果,我又回到起始位——跑客户很难,还是算了。
03
我上网翻了一些名人不忘初心的事迹,有一个故事觉得挺有意思的。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
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
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
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
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如果达·芬奇和我一样,从最开始的一天画一个,到后面增量一天画十个,他会不会也直接选择放弃?
因为一天一个是为了质,一天十个是为了量。前者为了学到精髓,后者只是为了完成KPI。
就像我抄佛经一样,一天几百字的量足矣。因为一开始抄几百字是为了让自己把心静下来,后面仍然抄几百字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领悟。
至于见客户的目的,我仍然没有想明白,也许这就是做销售的难处吧。
《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一书上说:“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把问题所在弄清楚并思考它,你就永远也不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也行,这也是另一种成长方式。
说不定哪一天,你的路途就会亮起了灯光,照亮你奔跑脚步,而你也会遇见想要的未来。
不忘初心,终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