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人喜欢长篇大论:有事说事,没事不说,长话短说,多听少说

看古代帝王剧,常见一幕大臣上朝后,龙椅上的皇帝来一句,“众爱卿,有事奏本,无事退朝”。这话想来很合理,有事直说,有屁就放,不要空谈阔论,少说无用的废话。

皇帝也是人,最烦没事找事长篇大论,一屁股坐在那里不能乱动,还得装作认真倾听,这不是个好活儿。

因此,有事说事,没事打个招呼,这个流程很不错。

当然,不是说不能闲聊,也可以事无巨细交流,但要人家想听才可以。比如皇帝退朝后,就会关心事情喊来大臣,反复沟通,不厌其烦,不怕耗费时间。

日常生活中,有人说自己问题在于,与人说话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逮住一个机会和人说话,一说时间就长了,事后又后悔,认为自己说话太啰嗦,时间太长,耽搁时间。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立即给出一个判断,问对方“这个情况大概率出现在你和上司或者认为的权威之间”,理由不难给出,熟人之间说话长短不觉得不妥,人家有事也会打断不听絮叨,给下级或者孩子说教则是洋洋得意,也不会如此反思。

正因为平时与认为的权威交流少,“逮着机会”才会试图多说话,要么表现自己,要么套套近乎,除此之外还有何解释?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这种现象没有考虑环境因素,说话多是一个方面,环境合适不合适也是一个因素。

心理上给噪音一个定义,那就是不想听的即是噪音,包括说话、音乐、环境声音等。

用认知模型解释,感觉懊悔,在于认为说话太久耽搁了时间,这个解释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就我们常识来说,时间是奢侈品,时间一去不复返,一段时间只能处理一个事情,除非你说话是对方需要的、想听的,否则大概率效果不好,因此才有“言简意赅”。

言简意赅是说话条理清晰,目的还是为了节约交流时间。

说话太长后悔,自责,尤其知道做不到,甚至自己有过听了长篇大论很无奈的情形,轮到自己又犯这个毛病。

因此,这个认知概念化可以这样:不分场合说话过长——多说才能关系好——少说不尽意、多说才周到——对关系和关注过分渴求。

这里核心信念是“缺少关注”“缺少价值感”,通过增加说话时间试图增加关注和价值,却不料事与愿违,偶尔有一次长时间说话无益,甚至反作用,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不是说话多了就关系好,而是关系好了才说话多,问题还在于你认为的关系好就是好嘛,即便真好那么当下环境合适嘛。

鲁迅说,“浪费别人时间无异于图财害命”,老百姓说“话多劳神”,马克吐温说“听牧师传道5分钟想捐款,听了50分钟还喋喋不休想把捐款偷走”。

小结一下,遇到权威逮住机会说话太久,没有用处,除非人家感兴趣听,否则只是一厢情愿认为多说就好,其实反映寻求过分关注的不合理信念。

有事说事,没事不说,长话短说,多听少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没人喜欢长篇大论:有事说事,没事不说,长话短说,多听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