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不在声高

与人争论时,那些极具说服力的道理,往往不是声嘶力竭喊出来的,而是轻声细语说出来的。

宋庆龄15岁时,在美国读书,一节世界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四大文明古国。当时有位美国同学说:“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都已经灭亡,唯一的文明古国中国,也迟早将被时代淘汰。”

当时宋庆龄听到后,没有急忙打断他,而是等对方发言结束后才起身,以平和温柔的语气讲到:

“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不会永远睡下去,总有一天,它的吼声将震惊世界。”

听过宋庆龄的这一番话后,上一秒还趾高气昂,高谈阔论的美国同学,瞬间闭上了嘴,不再多说什么。

有理不在声高,声音的大小,不会加重言语的说服力,柔和的语气讲出更有说服力的道理,反而更掷地有声。

在辩论比赛中,评判的方式从来都不是看谁的分贝大,而是要看哪一方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

就连我们跟人吵架,抬高嗓门都不一定能吵得痛快,反倒是“怼”得对方哑口无言,才最大快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理不在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