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最近个人养老金的消息不断,蓄势待发,但具体政策还没落定。今天暂且先来捋清楚现有的社保养老金。

社保养老金的领取条件

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办理退休手续;二是缴费年限达到十五年。
通常,我国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性,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此外,现在有了一些新的政策,允许劳动者申请延迟退休年龄。

养老保险的缴纳方式

实际上,养老保险分为两个账户,一个是个人账户,另一个是统筹账户。相应的,社保的缴费也就包括两部分:个人缴费部分是个人工资的8%,会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是个人工资的16%,会进入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更像是自己为自己养老做储蓄;而统筹账户则像把钱投入一个大池子当中,也就是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为社会整体的养老服务,统筹兼顾。

社保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每个月领取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下面详细说明一下这两部分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基础养老金

我们再来看一遍公式!

基础养老金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较好理解,那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啥意思呢?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那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又是啥意思呢?
举个例子,比如2000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2001年你的月缴费基数为4000元,那该年的缴费指数就为2(4000 ÷ 2000);如果2001年月平均工资为2200元,2002年你的月缴费基础为4840,那该年的缴费指数就为2.2(4840 ÷ 2200)。这两年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 2.1。
实际上,我们在计算最终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时,是把整个缴费周期内每年的缴费指数进行求平均。即把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解读出点什么呢?

1. 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越多

我们回头看公式右边的前半部分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2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代进去并化简,就变成了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1)÷ 2

我们以 平均工资 为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1)÷ 2 为系数。
如果你的工资高于平均工资,那最终的系数是大于1的;如果你的工资低于平均水平,那最终的系数就小于1。
也就是说,工资越高,领到的基础养老金也越高;反之亦然。

2. 基础养老金具有统筹分配的作用

为什么说,这种计算方式具有统筹分配的作用呢?
这是因为,个人领取到的基础养老金,不只是取决于个人的工资,还取决于所有人的平均工资。从公式上看,相当于把个人工资和平均工资做了一次 0.5:0.5 的加权平均了。
我们再次以 平均工资 为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1)÷ 2 为系数进行举例。
假如某个工资高的人,他的平均缴费指数为2,那他的最终系数为 (2 + 1) ÷ 2 = 1.5;假如某个工资低的人,他的平均缴费指数为0.5,那他的最终系数为 (0.5 + 1) ÷ 2 = 0.75。显然,工资高的人的最终系数相比缴费指数变小了,而工资低的人的最终系数相比缴费指数变大了。
而在缴费的时候,缴费金额只和个人工资成正比关系。所以,工资高的人可能会“亏”一些,相应的,工资低的人会“赚”一点。

3. 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多

我们以男性举例,如果是本科毕业则为22岁,硕士毕业则为25岁,博士毕业则为30岁,那按法定退休年龄60岁计算,三者工作时间分别为38年、35年、30年,相应的 缴费年限 × 1% 则为 38%、35%、30%。

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先不考虑利息,并假设个人工资固定且等于平均工资,工作时间为 x 年,那单位为个人缴纳的金额总额为 12个月工资 * 16% * x。假设退休后活了 y 年,那领取的总额为 12个月工资 * x% * y 。换算下来,只要 y > 16,那领的就比缴的更多了。
所以为了“回本”,大家得多活些年数啊!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由 个人缴费总额 + 历年利息 + 补贴 组成。
  • 计发月数:顾名思义就是计划发放月数。

现行的计发月数是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在《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中公布的。
目前退休年龄为50周岁,计发月数为195;退休年龄为55周岁,计发月数为170;退休年龄为60周岁,计发月数为139;退休年龄为65周岁,计发月数为101。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呢?当时是根据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和利息等来制定的。
之所以会将60周岁确定为139个月计发月数,是因为当时制定规则时,我国人均寿命是71.6岁,71.6岁减去60岁则是11.6年,大约为139个月。这样就能够保证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能够全部发放。
但从表中可以看出,每提前或延迟退休一年,相差的计发月数并不是相差12个月,而是小于12个月的。也就是说,越早退休,其实是可以越早的领完个人账户储存额。
而实际上,养老金是终身发放的。在领完个人账户储存额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将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继续支付。

我们暂且以人均寿命71.6岁为寿命期望值,假设年收入固定,每年的个人缴费为 x,从25岁开始工作,那么50、55、60、65岁退休的人,他们的缴费和领取情况分别是怎样的呢?

退休时间 缴费年限 缴费总额 每月领取 领取月数 领取总额
50 25 25x 25x/195(=0.128x) 259(21.6年) 33x
55 30 30x 30x/170(=0.176x) 199(16.6年) 35x
60 35 35x 35x/139(=0.252x) 139(11.6年) 35x
65 40 40x 40x/101(=0.396x) 79(6.6年) 31x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年龄退休,最终领取到的总额其实是差不多的。
而越早退休,缴费就越少,但每月领取到的金额也会更少。

其他补充

  • 为什么说当前的养老金会亏空?
    本质就是入不敷出了,个人理解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最初制定规则时,是按当时的人均寿命来制定的,而如今过去了十几年,我国人均寿命已从71.6岁上涨至78.2岁(2021年),支出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可能是更主要的因素,便是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且生育率在下降,劳动力在减少。养老金本质还是在用当下年轻人的收入来养老年人,当老年人逐渐增多,年轻人逐渐减少,那必然会导致收支不平衡。
  • 计发月数调整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时计发月数采用的是定额月数,即固定的120个月,2005年开始才改为阶梯梯度月数。
  • 单位缴纳比例调整
    2021年企业社保缴费费率从20%调整为16%,主要是为了减轻企业的压力,本质上,企业压力减少,也能够给员工腾出更多的支出空间。
  • 月薪1万的北京员工,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
    假设25岁工作,60岁退休,当地平均工资为1万。则根据公式计算,基础养老金是 3500,个人账户养老金是2400,总共大概是5900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保养老金的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