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一个育儿的小话题。
作为妈妈,你有没有听到家人说:“只要你不在,孩子就很乖哦……”不知道你听了是什么感觉,反正我听了以后,真是百口莫辩,只能硬生生地低下头不吭声。
事后我就想,难道是我的育儿观念或是方法哪儿出了问题?我培养出的孩子,就是不乖的孩子;别人替我照看的孩子,就是安静、温和、恭顺的样子?想到这儿,我就非常羞愧,阅读了很多育儿法则,也时不时和有经验的妈妈交流心得,怎么就不如自在、不为更有效?
当然,硬生生地低头不吭声,只是那一时的我。事后,总是要在心里“破乱反正”一番的。
孩子怎么就“不乖”了?
一般来说,孩子的“不乖”分三种。
第一种叫杠精。凡事都抬杠,没有原因。你说出门,他说待在家里;你说妈妈要上厕所,他说不让。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总之就是抬杠,你往左他往右。
第二种叫黏人精。做什么事都要妈妈动手。出门只能妈妈抱,不管你是不是累得直想“灵魂出窍”;吃饭只能坐妈妈腿上、妈妈喂,不在家时都是自己吃;上幼儿园只能妈妈送,还要妈妈和他一起上幼儿园。
第三种叫戏精。说是戏精,其实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演戏,反正是瞬间崩溃,哭得凄惨,又瞬间破涕为笑。不想去幼儿园,会在门口抱着你的腿,哭得昏天暗地地喊“妈妈,我爱你”,似乎你要将他送去什么炼狱,但其实送去了也会在那儿玩得很开心,接他时都是蹦蹦跳跳回家的。
为什么只要我在,孩子就“不乖”?
都说孩子的行为就像冰山一角,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不乖”的冰山顶,要透析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流。他是否得到了足够的爱,是否感觉安全,是否不孤单,是否得到尊重,是否能把控自己的事情,包括他自己的情绪……
一般来说,杠精其实是自己无法把控自己事情的一种“反叛”。为什么我要出门玩时不让我去,大人们就可以想出去就出去?为什么我就不能自己倒水?为什么每天就只能吃一颗糖一块巧克力,我就喜欢巧克力,就喜欢牙齿坏掉?
心理学经验表明,三到四的孩子尤其容易出现“反叛”,甚至认为,在这个年龄表现出“反叛”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叛”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
可为什么孩子的“反叛”更容易在妈妈面前表现呢?就像成人更容易在亲密的人面前耍小性子是一样的,孩子会选择他们认为更安全的环境来“反叛”,而妈妈,这个有着天然生命纽带、陪伴他最久、最亲密的人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在孩子看来,这个人会无条件接纳他、包容他,让他有自己的选择。
还有,不论孩子是否处于“反叛”期,只要他在你面前是放松的,他就比较淘气比较“杠”。放松下来,便不会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候,孩子调皮的天性就展露无遗了。
此外,年幼的孩子总会对周围的事务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保姆、老人有时候不能体会或是及时给予回应,妈妈似乎天然地就明白孩子的心理,知道他咿咿呀呀表达不清的背后心里的困惑、不解、渴望,孩子自然也就更加活跃了。
黏人精们,总是一些爱没有得到满足的天使,或是比你想象中更爱你的那个人。最初,孩子只认识你的心跳,你是这个世界上他第一个寻找的人。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吸引着他,偶尔穿了一件新衣或是裙子,他会用发光的眼神看着你,说“妈妈,你好美!”尽管你已皱纹爬上眼角,也没时间捯饬自己。你是他每天醒来第一眼想要看到的人,是他每晚最想搂着说晚安的人。而你,却早出晚归,一天到晚看不到人;每晚的相处时光,还刷着手机美其名曰给他买东西;甚至周末还安排了朋友聚会、学习培训。
于是黏人精们,只能在你在的时候,撒娇、要抱抱、耍赖般地要时刻黏在一起,一分钟不见你就满屋每个房间开始找你。
至于戏精,既是情绪无法管控,又是不断试探你底线的方式。他的爱没有得到满足,他的自我选择权被剥夺,他表达了自己的想念、自己的选择,却没有得到最信任的人——妈妈的反馈,急了,只有用大哭大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坚持。
有一些戏精们,一边哭闹的时候,一边在观察妈妈的表情。如果妈妈干脆不理他,这件事又没有那么重要,就哼哼声渐小,自己找个台阶下了。遇上对他“重要”的日常生活事,如,妈妈帮助如厕、妈妈送幼儿园等,就得一再坚持到底,看看妈妈的底线到底在哪里,打赢了便是赢得了“持久战”。
心理学上有一类叫“讨好型人格”,通过取悦他人来赢得关注和爱。对于其他似乎不是天生就爱他、关注他的人,戏精们便发挥起自己讨好人的本领:“××,你洗头洗得真舒服!”“××,你做饭做得真好吃!谢谢你!”似乎随时都是一副温和、有礼貌的模样。
乖与不乖,能用来评价孩子吗?
不论杠精对自留地的“主权宣誓”,还是黏人精的“贴人”战术,亦或是戏精们的随时“发飙”,似乎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事,古已有之。和这些一样久远的,还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是“乖不乖”,尤其传统家庭更甚之。
于是,在低幼宝宝家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僵持局面,或是语言恐吓、威慑:“宝宝乖,宝宝乖乖吃饭”“你能不能乖一点?烦死了”“再不乖,××就不要你了!”乖不乖,是一言以蔽之的评价标准,不管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不仅在家里,校园里也存在这样笼统又模糊、绝对成人视角的评价。“大树星球”的一位妈妈说,他家儿子小时候被老师告状“不乖”,和小朋友打架。后来他问孩子,才知道对方偷拿了幼儿园的小玩具,藏在手里。孩子想让小朋友拿出来还给老师,对方不干,他想掰开小朋友的手,却被老师误认为打架。那会儿年纪小,说不清楚;老师气势汹汹,孩子就更不敢说了……
对于长期表现“不乖”的孩子,长辈们还爱给贴标签:“这就是个不乖的孩子”,有些标签甚至一直贴到青春期后。
之前听过一位教育工作者说,他最初开始教书时,很大一部分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进入他所在的学校。以前的同学看不起这些孩子,许多老师看不起这些孩子,家长也对他们不抱多大希望,他们的状态就是:我就是这个样子!社会上的很多不良恶习都在某些孩子身上出现。在他用心倾听这些孩子的心声后,一个孩子对他说:老师,你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理解我的人!
对于初接触世界、正在形成是非观念的孩子,他的标准是从成人对很多事的反应累积形成的。我们反复重复、看似随意的一句话、一个标签,敏感的孩子就会因为这个评判在意自己的行为,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而有一些无法理解这种评判的孩子,会选择压抑、沉默或是更加反叛。
原来,在杠精、黏人精、戏精对面站着的,往往是一些放弃天性、压抑自己、过分谨慎的幼小灵魂。当他们无法向爱的人表达真实的自己,寻求尊重与爱时求而不得,才变成乖乖的温顺样子。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将2岁~5岁特别“不乖”的儿童与特别“乖”的儿童对比,发现到他们青春期时,前者的决策能力、策划能力、判断力、责任感、意志力要远远高于后者。
我们一方面希望培养自由、充盈的孩子,一方面又在用成人视角、简单粗暴地指手画脚,这样真的合适吗?
你有没有在身心疲惫时冲着孩子喊:“你太不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