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了一部离婚题材的剧,叫《好事成双》。但我更想谈谈贯穿这部剧的另一个话题——面子。剧中,把「面子问题」演绎到淋漓尽致的非卫明一家莫属。卫爸卫妈为了显摆,在亲戚面前吹牛说,儿子孝顺他们二老,要接他们去住大别墅了。于是便把老房子答应租给亲戚住。
谁承想,儿子卫明把买别墅的钱另作打算,二老住大别墅的梦也就泡汤了。正常人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是搬回原来的住处,跟亲戚表达歉意就好。可卫爸卫妈的想法却是:哪还有脸再回去住?
为了不让亲戚知道自己并没有住上大别墅,再加上不受新儿媳欢迎,二老只能暂住在环境脏乱的快捷酒店。
最后还是卫明前妻(女主)看不下去了,替他们换了舒服的住处。
更抓马的是,他俩本来还担心刷儿子的卡,会惹得儿子不高兴。
可当得知如果拍豪华酒店的照片发朋友圈,既能让亲友知晓他们的儿子多孝顺,还倍有面儿时,二老立马又恢复了神采……
是不是觉得很滑稽?
为了所谓的面子,宁愿自己吃苦、吃亏,也不敢承认事实。
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在他们有限的认知里,面子是比天大的事情,儿子争来的面子,更预示着一个家族的辉煌。
可殊不知,在这种狭隘的偏见里,他们就像小丑一样,演着最「体面」、也最「拙劣」的戏码。
剧中还有一个角色,江喜(女二)的母亲也是这样。
逢人便炫耀自己的儿子多孝顺,多给自己争气。
可实际上,这名所谓的「大孝子」,瞒着母亲在姐姐的出租屋摆烂了两年多。
好不容易出去找份工作,结果还被骗了。
当这个谎言被戳破时,这位母亲还竭力在牌友面前否认,觉得那么争面子的儿子怎么可能这样呢?
这两家父母,有一个共同点:年轻的时候没能接触更好的教育,也没机会去见更大的世面,思维都比较固化、老派。
印象深刻的一条弹幕说:有时候,越穷的人,越死要面子。
仔细想想,这句话是有一番道理的。
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氛围中,有钱,往往就意味着里子、面子都有了。
而穷人呢?因为没有里子的支撑,所以更在乎面子,更怕被人看不起。他们能掌控的、能紧紧抓到手的,也不过是那旁人眼中的区区“面子”而已。
可惜,物极必反。
在乎面子的想法过于浓烈,反而造成了另外的悲哀。
02
有人说,越没什么越在意什么。
穷人把面子看得很重,这就恰恰印证了他们没有获得过太多“面子”。
在社交场,一个人的面子和实力是紧密相关的,可以划等号。
再往深了说,很多时候,外界给不给一个人“面子”,在于对方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还记得黄渤那句话吗?“当你红了,身边都是好人”
一个道理。
话说回来,一个人穷,他就有错吗?就该被评判吗?
其实并不是。
一个穷但坦然面对生活的人,我们对他的评价不会太差。
相反的,一个穷却时时刻刻标榜自己富有且为此做出一些滑稽行为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笑柄。
一个人几斤几两,熟悉的人其实心知肚明。
但倘若你用吹嘘、打肿脸充胖子等方式去证明自己有实力,这个行为本身就很掉价。
说白了,这些人好面子的本质,就是因为内心的自卑和缺乏底气。
一个人的内核不够稳定、充盈,他的内心自然没有力量。
也因此,他只能用一些表面的,虚张声势的东西来支撑自己。
欲盖弥彰,可笑又可怜!
前两年流行这样一个说法:穷人总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却大大方方的小气。
部分原因是:利益面前,穷人总是想通过「大方」来保全脸面;
而富人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是利益,他不会因此而让自己吃亏。
因此,对于一个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的人来说,与其为了满足暂时的虚荣心而装点面子,还不如真真实实握住手里的东西。
做人不需要穷大方。
穷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又穷又清高,还虚伪。
所以,放下脸面去争取想要的机会,不断增添自身实力。
用真实的内在寻求真正的体面比什么都重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