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前三年,妈妈是最重要的角色,决定着孩子生命底色

文/霓裳

安全感

从呱呱落地起,婴儿就开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幻想和期待。

希望世界按照我们的期待来运行,希望周围的一切能够自动满足我们的要求,这是婴儿的最初的心态。

如果这样期待得到及时的满足,婴儿就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可控的,我是好的,这个世界也是好的。”

这就是生命的最初底色。

这时,养育者的及时回应,也就是妈妈对婴儿的有求必应,是非常重要的。

妈妈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们的需求,妈妈的微笑,抚摸、温柔的声音,对婴儿而言,都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回应。

这种回应会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生命的惊喜,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和受欢迎的。

这就是安全感的来源。

所谓的安全感,就是感受到世界是可控的,充满善意的。

存在感

婴儿的存在感,来自于自己的感受被回应,自己的需求被及时满足。而这一切,需要身边的养育者足够的敏感度与关注。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孩子出生后,妈妈本能地对婴儿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非常敏感,甚至能够敏锐地感受到婴儿微弱的喜怒哀乐变化。

这对于照顾婴儿,是非常有好处的。

可以说,在孩子的前三年,妈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几乎是婴儿的整个世界。

孩子对妈妈的情绪也是特别的敏锐,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妈妈的回应意味着世界对自己的反应。

如果婴儿发出哭声,妈妈却不理不睬,只顾做自己的事,这对于婴儿来说,他会感觉到自己是不存在的。

他怀疑自己不是真实的,他感觉到世界是失控的。这对于他们而言, 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自己不在了,没有了存在感,相当于“我死掉了”。所以,心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叫做 “无回应之处,便是绝境”。

假自我与真自我

二十多年前盛行的“哭声免疫法”,主张对婴儿“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就是给婴儿人为制造了心灵的绝境,很多婴儿为了活着,只好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压抑了哭的本能,来适应妈妈的需求。

这样,婴儿真实的感受被隔离了,以虚假的自我形式来适应大人的节奏,以求得大人的关注和认可,得以更好地存活。

这就是假自我的形成。

父母的认知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越小,受父母认知的影响越大。

哭,是婴幼儿最初的基本表达方式。

但有的妈妈会觉得爱哭的孩子“总给我添麻烦,讨人嫌”,她们对孩子的哭泣表现得极不耐烦,她们冷落、甚至训斥哭泣的孩子。这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自我和天性。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表达”就是惹麻烦,而麻烦是令人讨厌的。

这样做的结果,孩子虽然不哭了,却也失去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能力。

很多男孩哭,也会被人认为麻烦、讨厌和不坚强,长大后他们就形成了怕麻烦和不善于表达的性格。

只有那些从小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与及时回应的孩子,才能够以真实的自我活着。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和强大的生命力。

他们有着充足的安全感,感受到自己是清晰而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拥有强大的探索欲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因为,他们感受到身后有着一股力量在稳稳地支撑着自己,这给了他们无限的内心力量。

所谓的好奇心,其实就是对世界充满兴趣,而感受到善意,并且喜欢这个世界,才会有兴趣。

如果一个孩子感受到的是世界的恶意,比如来自外界(尤其是妈妈)的忽略和拒绝,甚至排斥等,就会本能地把自己同外界隔离,产生厌恶和恐惧,很难对世界产生好奇心。

假自我,就是一种隔离真实感受的体现。

这样的孩子,看起来虽然很乖,但他们内在天然的生命力被压抑,常常表现出疲惫、倦怠、冷漠、退缩等行为。

正常的孩子,有着非常旺盛的精力,但总会有一些孩子看起来没有什么生机和活力,对什么都失去兴趣与热情,这常常是因为他们的自我长期被严重压抑的结果。

这种压抑,还给许多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心灵困扰和创伤。不少孩子长大后,深受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病症的折磨,失眠、睡眠障碍等症状更是习以为常。

独立性

安全感是一个孩子独立的基础。

一个人只有从小得到足够的爱,获得充分的安全感,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

三岁前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孩子与妈妈的亲密无间的温暖连接和互动,会让孩子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被爱和存在价值,这是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重要来源。

而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安全感,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地独立。

很多父母由于缺乏对孩子内心世界的真正了解,也就无法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来恰当地培养孩子,他们虽然也很努力去培养或塑造孩子,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甚至扭曲了孩子的成长。

独立性的培养,不是越早越好的,而是要适应孩子的发展特征。否则,很可能越是刻意培养,孩子越难以独立。

一位妈妈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女儿未满一周岁时,就同她分床睡了。女儿一周岁后,又让她独立分房,锻炼她的独处能力。

再大一些,她让女儿独自去上学,独自去看病,告诉女儿,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周围邻居都夸她的女儿独立而懂事。妈妈心中很是得意。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发现女儿性格很软弱,很怕被同伴孤立,只要同伴一说“我不跟你玩了”,她立刻讨好同伴,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妈妈不解,女儿为什么会如此害怕别人不理自己,她对女儿说:你也可以告诉他们“我不跟你玩”呀!

但无论妈妈怎样威逼利诱,女儿就是没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

生命底色

这位妈妈不明白,一个从小如此独立的孩子,为什么也会这样胆小、畏缩,害怕被人孤立?

妈妈更不明白,太早分床分房,对于女儿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经历。幼小无助的她在半夜本来,独自面对未知的黑暗世界,她会是多么地无助与绝望。

那是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如此害怕自己被孤立。

而她之后的经历里,也常常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一切困境,连生病都没有人陪着自己去看。

不仅如此,在其他孩子的眼中,她是一个没有人爱的女孩,他们对她了解的越多,越会肆无忌惮地欺负她。

女孩上小学后,就常常遭遇校园霸凌。

长大后,她学会的自我保护方式,就是对外建造起一堵心墙,不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因为经验告诉她:若你过分的暴露自己,可能只会增加你的软肋,给有心之人伤害你留下把柄。

这样的她,常常觉得自己活得很压抑,不快乐。

上了大学后,她谈了一个男朋友,却一直在关系中患得患失,因为她时时感觉到自己会被抛弃。她终于受不了内心的折磨,仓皇地结束了那段关系。

她却从此得了抑郁症。

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充分的爱和安全感,他的内心是没有力量的。他甚至也没有自我,再如何刻意地培养独立性,也只是拔苗助长。

人生底色太重要了,不同的底色决定着这个人是否有充足的底气来做自己,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成长视觉,与你长期分享点滴感悟与智慧,一起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孩子的前三年,妈妈是最重要的角色,决定着孩子生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