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人衣饰的那些讲究,都在这些古诗词里

学习古诗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这已经是当下人们的共识。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从中最大程度的获益,是个关键问题了。

有人认为,数量是王道,背得越多越好。殊不知,少了咀嚼,不经品味,会造成诗词营养的巨大浪费。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古诗词“教学”,还真是大有讲究。

古诗词里有什么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钟嵘《诗品序》

其实诗词里不仅有四时之景,“情志感动”,还有历史文化,山川地貌,服饰衣帽,几乎无所不包。如何入手呢?

苏东坡读史书妙法

苏东坡曾就读史书之法,发表过精辟的见解,放在读古诗词上,同样适用。他认为,面对浩瀚史书,人的精力不可能“兼收尽取”,怎么解决?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就是说,每次读书设立目标,并专注于这一点。不管是“兴亡治乱”,还是人物事迹,做到一心一意,不可再顾念其他。

亲子共读古诗文,正可以借鉴苏东坡的读史书之法。每次只选取一个角度,围绕一个点展开学习。这篇文章将举一例说明。

现不妨让我们通过古诗词,“直达”古人生活。比方,古人穿什么衣,使用的原材料从哪里来?让我们到古诗词里,寻找答案。

丝绸之路因其而得名

丝绸之路,很华丽的名字,就是源于它是古代的丝绸贸易通道。和丝绸有关的历史,都可以在古诗词里找到答案。

“蚕妇”们穿不上丝织物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朝张俞的这首《蚕妇》,明白如话,几乎不需要解释。借“蚕妇”之口控诉,穿着“罗绮”的人,都是不劳而获的“上层人”。“罗绮”是丝织品的概括说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这首《咏蚕》诗,是五代蒋贻恭所做。如果静心品读,诗中的主要信息与思想感情,皆可跃然而出。

除了感受到蚕农丰沛的情感,贫与富的两相对立,还能于寥寥笔墨间,了解到蚕农“制丝”的大致过程。

“缫丝”,煮蚕茧抽出蚕丝,缠绕在筐上,便于下一步织出绢来。很陌生的场景,很古老的民怨,今天的读者仍然可以通过诗词,听得到千年前的那一声叹息。

听听《诗经》里的养蚕女怎么说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为我们再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蚕丝生产过程。很长的一首诗,抽取一小段品读。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通过“我”的叙述可以知道,从养蚕,采桑,到纺织,再到染色,都是由女子完成的。“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染出的织物有黑有黄,“我”染的红色格外鲜亮,它将成为贵人衣裳。


这首诗不因时代久远而隔膜,恰恰相反,诗中呈现的生动画面,呼之欲出。两三千年的时空并不遥远,讲述者的声音如在耳畔。

文字多么神奇,它能让今人“看见”古人生活。古诗词多么伟大,它包含海量信息,怎么能够错过?

不能忽略的是,周代就已经有了养蚕抽丝的丝织工艺,但稀缺价高,不是平常人穿得起的。

丝织品有多种用途

涉及到丝织品的古诗词非常多,几乎俯拾即是。丝织品都能用来做什么?答案就在那些宝贵的诗词里。

1.做服装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陌上桑》里,美丽骄傲的采桑女罗敷,身着上襦下裙,用的织物都是绮。绮,也是一种丝织品。带“纟”的汉字,基本都与织物有关。


2.做被子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即使完全不解释,小朋友们也不能感受到,陈子昂这两句诗里,呈现出满目璀璨,富贵的华气。

这里是说,用翠羽装饰的首饰,光艳夺目。用锦做的被子上,装饰着的翠羽,多如草木般繁盛,显得绚丽多姿。

“锦”不是“纟”,右半边的“帛”,是丝织品的概括说法。而它的“钅”,则指有金属的光泽。合起来就是说,是五彩闪亮的丝织品。

3.作信纸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北宋晏殊的这两句诗中,出现了“尺素”,就是一尺长的素。“素”,没有染色的丝织物,在这里是信纸。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又出现了“锦书”,这也是丝织品信纸了。

4.作货币

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金帛都是流通货币。我们来看一下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的一大车碳,只换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绡”和“绫”都是丝织物,在这里充当金钱。

丝织物会以不同名称出现,我们在此不必细究。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用途。

除了丝织品,还有很多其他类别织物,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

古代平民百姓的服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的《陋室铭》里,出现的“白丁”,就是平民百姓的代称。他们不可以着绫罗绸缎,甚至不能有色彩,因而被冠以“白丁”称谓。这是由封建等级秩序决定的。

“白丁”穿什么?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代指普通庶民。古代社会等级分明,衣食住行都有严格规定。

桑麻都是重要农作物

古时候的“布衣”,不是今天的棉布,其实是麻布。棉布是唐朝开始发展起来,到元代以后,才大量生产销售的。因此,“布衣”们穿的是更低等的麻布衣。

上古的五谷,“稷、黍、麦、菽、麻”。这里的粮食“麻”,后世的主要用途是取其纤维,加工成织物。这种植物还有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大麻子。(这些拓展信息很有趣,小朋友会喜欢,进而爱上学习古诗词。)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古代“桑麻”是重要农作物。“桑”养蚕,“麻”织布,都将成为人们的服装原料。唐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也透露了“桑麻”于农人的重要意义。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唐朝大诗人杜甫落魄困窘,他的这两句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麻”,质地粗糙,但结实耐用。且就地可取,不耗金钱。因此,穷人比较喜欢用来编织麻鞋。

“葛”也是重要织物

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

《秋暮郊居书怀》,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的“葛衣”,是穷人夏天的衣服。这里是说,秋凉时节,还只能穿着“葛衣”。

葛衣的原料,来自植物葛的纤维。今天的我们,仍然可以经常吃到葛根粉做成的美食。很神奇的植物。

不过,古代男子头上戴帻,叫做葛巾。贵族还要外加一个冠,百姓则不可以了。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洒酒那堪著。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菩萨蛮》里的两句词。“葛巾”有多种用途,可以当擦汗的手帕,陶渊明还曾用它滤酒。

冬天的服装材质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论语》里记述的这段话,我们从中截取古人的服装信息:仲由穿着破旧的丝绵袍子,另一些人穿着狐貉的裘皮衣。

寒冷的冬天,古代的富贵之人,会穿上以狐和貉的皮制成的防寒裘皮袍。贫穷的人,只能穿上破丝绵絮的袍子。(那时没有棉,一定是“纟”的绵。)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是这样描述自己当年的困窘的。不难看出,到明初的时候,穷人的冬衣依旧是“缊袍敝衣”。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的服装,一直没有大的改变。

还有一种穷人衣服

古人服装织物多种多样,诗词里面经常出现的还有一种——褐衣。



《墨子.鲁问》:短褐之衣,黎藿之羹。

褐衣,贫民服装,是指粗布衣。材质可以是葛,大麻子,皮毛等。

怎么样,这样学习古诗文,是不是收获更大。每次坚持选取一个角度,比方古代建筑(亭轩阁斋等);民俗民风(例:先遣小姑尝);春天景色(初春、暮春)等不同角度。

古诗词需要反复诵读,其实就是“品”的过程。诗人的“情志感动”,是诗词的魂,孩子能够自己体会出来。

毫无疑问,长期坚持这样学习古诗词的孩子,将是博通之才,非常出众。如此,其见识眼光,写作文章,阅读理解,几人可及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古人衣饰的那些讲究,都在这些古诗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