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游轮游三峡(六)

石宝寨

石宝寨是游轮行程中最后一个上岸观赏的景点,位于重庆市忠县以东。

相传这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一块五彩巨石,看起来又很像一块巨大的印章石,所以叫“石宝”,也叫“玉印山”;又因为是江畔的一座孤峰,也就叫做“连云山”;明末谭宏起义据此为寨,才取名“石宝寨”。

起初石宝寨上只有寨顶的庙,一条石凿的小径与其相通,后有一能人,偶尔看到一只山鹰在山顶盘旋,便大受启发,采用依山造楼的方法,成就了这恢宏的石宝寨。

跟随导游一路上坡,走过石宝新镇。镇上街道很宽,两旁都是商铺,卖的东西几乎一样。走了将近二十分钟,便来到景区门口。进了景区,往前走不多远,有一牌楼,上写“江上明珠”四个大字。

景区门口
“江上明珠”牌楼

往前走,是一座长长的吊桥。吊桥上边走边晃,走几步就有人扶住栏杆不敢往前迈步。其实,越停下越觉得晃,停的时间越长就越不敢迈步。一口气往前走,不跑不跳,沉着冷静,就能轻松地走过去。

吊  桥

过了吊桥,再走不远,便来到塔楼。游人很多,在塔楼入口处等了一会儿,才进得楼内。塔楼共12层,木质结构,自下而上,空间逐层缩小,上的时候需多加小心。小姑娘表现特佳,总走在我前面。

塔  楼

塔楼第二层,有巴蔓子刎首留城的雕塑。春秋时期,巴国有难,巴王向楚国求助,楚王开出条件,割让巴国三座城池。危急之下,巴王答应了楚王的条件。楚军帮助巴国赶出了入侵者。楚国索取城池,巴蔓子为留住城池而拔剑自刎。后人感其忠义,改地名为“忠州”,这便是忠县的来历。

巴蔓子自刎留城

再往上走,每层楼都有塑像,讲述着严颜、秦良玉等人的故事。六楼岩壁上还刻有唐代释迦牟尼的头像。第七层,西面的小木门外,有一条石梯。未修塔楼之前,人们就借着石梯攀着铁链而上寨顶。

寨顶较为宽阔平坦,有一座庙宇,由天子殿、玉皇殿和王母殿组成,分前殿、正殿和后殿,有“四大天王、玉皇大帝、瑶池祝寿、八仙过海”等群体塑像。值得一提的是,正殿迎面墙壁有一幅巨型壁画,描绘着女娲补天的故事,画的下方有一块石头,形状很像石宝寨。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后来加上去的。

后殿王母殿北面的小庙内,有一石孔,孔口如杯子那么大,一个小和尚手拿錾子在凿洞,人称“流米洞”。相传,这个石洞曾经能流出大米,而且每天流出的米仅供和尚们吃,一个贪心的和尚就想把洞凿大让它多出些米,结果流米洞从此再也不流米了。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切莫贪心”。

流米洞

走到寨顶后院,看到一门铜炮。导游介绍,这是石宝人在清朝同治年间,用来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武器。英勇和不屈,历史终会记住!在寨顶站立,居高临下,俯瞰江面,大大小小的船只尽收眼底,不愧为“江上小蓬莱”。

一座塔楼,浓缩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处处留下“忠义”的痕迹。巴国巴曼子刎首留城;三国时,严颜宁做"断头将军,不做投降将军",令张飞敬佩,将其义释;明朝女将秦良玉,对得起“花木兰”的称号,至死不降清叛国。这些忠义气节,皆义薄云天,令后人感怀。

如今,三峡工程使得石宝寨整个下部山体都淹没在了水中,山寨已经变成了水寨,但寨下周围修筑了一圈护坡,同时在护坡上修建了一米高的仰墙,把江水围在了外墙。远远望去,这项保护工程就像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巨盆,把整个石宝寨装在了里边。

江中盆景

下得山来,并不觉得累,只是热,衣服已被汗水浸湿。回头远望,这一漂浮在江中的巨型山水盆景,就像我们乘坐的豪华游轮停泊在了江上,奇特得让人留恋。

你可能感兴趣的:(坐上游轮游三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