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的味道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句诗出自于余光中的《浪子回头》,从这首诗这句诗,让人感受到的是“黑发”到“白头”的一生跨越的心酸与无奈,这诗中的不隔几个字的距离,一来一去之间的感情深沉得让人泪目,而他的《听听那冷雨》结合着冷雨的动态描写呈现出更加浓郁且复杂真挚的情感。

这篇散文一开头就是“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天空下起了冷雨,在这有诗意的环境中,由冷雨开始一展开联想。冷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想到如今回家只能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起了那一块久违的土地,这之间有着千年万年的距离,只有气候,将作者与大陆连在一起,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完慰孺慕之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无奈遗憾与心酸,情感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真挚且深厚,还有那对大陆的无尽的每时每刻的想念。

尤爱”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字,感觉有着无尽的诗意在其中,不过可惜再美好,随着时光的洗礼,少年时代也已不在, "牧童遥指已不再",但这里面有着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赞美,如“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还有作者对中国中的那片他日思夜想的土地的寻找,“究竟在哪里呢?” 在这其中有着古典文化的寻找,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古典文化所剩所用不多,在故宫博物院里,在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还有自己那在脑中所剩无己却根深蒂固的美好的属于自己的记忆。.

后作者写到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就山居住了两年,写在国外的气候与风景从侧面中表现出对祖国的思念,将国外与国内的气候中的景相对比,空间上的对比,美国西部多山多漠,千里干旱,落基山只是有着无穷的雪,压抑得让人难以呼吸,而台湾有着中国人很熟悉的"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的境界,让人回忆起米氏父子笔下的中国山水画,将作者的情演绎到了极致。后有时间上的对比,以前杏花春雨江南的少年时代,到后来在台湾岛上日式古屋里的愁丝的苦雨,逝去的美好的回忆,迎来的时代,而后只能在《诗经》的韵中去找,因为这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不禁让我想起与表姐及她的家人在合川乡下度过的小学时光,记忆里有自己骑自行车的大冒险学习,下塘摸鱼虾的快乐,还有在天楼上躺着的所看到的那片印象深刻的星空,一片浓重的墨色,带着满天星星,不时还有流星从黑夜的那一端划过,却在如今再也没有看到那样的一片璀璨的星空,只有如今脑海中黑白没有颜色的所剩无几的记忆。

作者在描写冷雨的同时,因为孤独和寂寞,想起了家乡的温暖,更是怀念以前,而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上,引起了对它的无尽赞美,有人说过余光中是失陷在海岛的大陆型知识分子,对于他们这样的一类人来说,对于故土的思念,没有在自己的故土度过自己的一生的时光,是他们一生的创伤,一生的遗憾。我想,他们活着,都是在维系着大陆和台湾在文化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所以余光中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程度可想而知。

这篇散文有着浓郁,幽远和深广的意境。这其中情景交融。这其中通感也用得极好。特别是在对冷雨的描写,在嗅觉上,"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有一点薄荷的香气”。叠词用起来更为加重雨的特征,雨浓郁时闻起来带着淡淡土腥气。这点在我们学校就能感知,记得某日天空才下完了雨,我和我的朋友回寝室,在路过文化广场时,就闻到了一股土腥气与清新的雨水味结合起来的味道,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那时便在想原来余光中描写的冷雨的味道是这样的,有点开心,有点惊讶。而在听觉上,运用到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词,少年时听雨时懵懂无知,浑浑噩噩,处在贪图享乐的阶段,却也带着潜藏的少年意气风发,中年时听雨,异国他乡的孤独,而今至暮年,白发苍苍时,一人独在僧庐下听雨,听雨滴落下的声音,带着亡宋之痛。思乡之深亦也,无奈心酸都延伸在心中与脑中。尤爱的是冷雨滴落在屋瓦上的声音,回忆感,年代感而不是那钢筋水泥筑成的封闭式的铁笼子,太过于冷漠了。在视觉上,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冷雨比成了温柔的灰美人,伤心的多愁善感的美人落下的泪。如今在这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滋味不一般,因为雨是最最原始时的敲打从记忆的彼端敲起。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


作者想象清丽多变,根据雨想象,他想起了江南的雨下得离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湿布咕咕的啼声,那回忆的音乐与动感画面交织,竟在这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舐那冷雨,,想象如比多变,并采用大量表现手法,使散文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冷面显得那么凄凉,凄清,凄迷及凄楚。

语言经过作家反复锤炼,语言文字典准,富有弹性,融古话白话于一炉,长短句、叠词增加了乐感与节奏感,增添了音乐性,感情融于其中,也显得很是缠绵,亲近,自然。如"杏花春雨江南”这几个字的运用,如此具有诗意,清新优美。同时运用蒋捷的诗词,与作者达到共鸣,共同点都是思念自己的家乡,还有拾不起的回忆与幸福,如今剩下的却是黑白默片,那么多的孤独与心酸。尤其是“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器安慰孺慕之情,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点温暖的感觉了”与“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 或许头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这两句正是作者内心最深刻的独白,感情如此深刻,思乡一人无比的孤独,还可无可奈何与心酸,我觉得更多的是遗憾,不能回到大陆的遗憾。

那罗曼蒂克式的情侣共打雨伞,亲吻,牵手,奔跑,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初恋,有点兴奋,有点朦胧,有点羞涩,若即若离,现在自己却已老,心中充满着的也只是对年轻且激情所做的事的羡慕(我也很羡慕,我这么大了,连初恋都没有,老阿姨心中羞愧,但我觉得我应该是时候趁着年轻做些什么了),如今”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有听听那冷雨。

全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画面感与动态。个人觉得这篇散文写得很精妙,是学习写散文的模板,真正掌握到这篇文章的精髓,我想你写散文已经不差。作者的文字中不再使用固定镜头,犹如在描摹一张张古画,山水面,用的是移动视角。可以捕捉味道和色彩之外的触觉和运动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例如中国“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的境界,还有”杏花春雨江南”,还有雨下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暗,还有江南水乡的绿油油桑叶养蚕,还有江南桥上和船上的雨,还有雨下的千伞万伞,千人万人却在公寓时代来临却只剩下一张黑片默片,没有彩色,没有声音,一切诗意与趣味都无,就只有在《诗经》的韵里寻找,同时逝去的还有作者的回忆,年龄与激情。

在我看来,这雨,这冷雨是流入了他的心中,融着情,这雨的味道是苦涩还是幸福,只有作者知晓那其中的滋味。

前面讲到作者是一个迷陷在海岛的大陆知识型分子,确实很正确,“杏花春雨江南不再“牧童流指不再”,写这篇散文时,他运用了大量诗词,例如“白云回望合,青蔼入者无”的冷雨境界。南宋词人蒋捷不同时期的听雨还有米氏父子笔下的中国山水画,无一不是,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依恋与赞美,尤其这句,"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除了这篇散文《听听那冷雨》还有他的许多散文无一不是体现他对大陆的深切怀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淡水河边吊屈原《五陵少女》《漂给屈原》《戏李白》等诗歌,其中《寻李白》中的一句,“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人人都称赞他的传统文化的素养如此之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上我觉得没有国外的人做得好,还有在教育上(教育传统文化)并没有台湾做得好。台湾人学语文( 国文),他们培养阅读文言文以及浅近古籍之兴趣,增进涵泳传统文化之能动,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培养杜会伦理之意识及淑世爱人之精神,除了学习上,台湾对文化的保留也相当之好,不是看台北故宫里有多少有故事的文化,这当然比不上大陆上下几千年,更多的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情怀与习惯。但幸好如今将高考语文提到了180分,可见重视程度不过还是差得多。但相信未来的发展会很好。除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作者的情感,作者当年不能回到台湾,这是当时的遗憾,成就这篇散文。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雨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