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在课堂成长-读《课堂密码》有感

一次上完和一位老师交流的同一节课,这位老师告诉我,学生对我说,你没有我讲得好。我回顾这位老师课堂讲的,他有很多长处,课堂上延伸讲了作者、作品,展示了自己所长,学生喜欢他,但为什么他所交班级的语文成绩,和平行班差距很大呢?

学期结束,考试、试卷分析,老师们说的最多的是,这些类型,我们都复习到了啊,还是有这么些学生不会。原因又在哪呢?捧读周彬老师的《课堂密码》,为以上问题解疑答惑。

周老师在书中讲到:

“莫把课堂只当课堂。”教师不仅要关注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与逻辑,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这点深以为感。学习,要让学生保持兴趣,教师引导孩子体会学习的幸福,就会激发孩子自身的主动愿望,如此,就是早上6点起床学习,他也乐在其中。课堂并非只有教学与学习,它还有师生的联结,情绪的关注,价值观的引领等等。

“莫让课堂至于安静。”这点要辨证地看待。对课堂动与静的调控,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进行智慧的设计,而不能仅仅依靠个人权威。

“以学生为师。”用这样的思维,我们会感激孩子们,是他们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应付调皮的学生,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教会了我们学科教学、育人之道。这样的角色转变,我们才会主动走到学生的生活中,才可能走到他们的心灵中去,在学生的心灵中教书,既愉快又富有成就感。

“以同事的课堂为友。”“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听课。”“以课例为镜。”……

作者本书的目的——让大家尽其所能地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教学。真正的课堂密码,是一种对待课堂教学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法。

一堂好的课,作者认为是有效的、有趣的和有序的。从对三方面的拆开分别看三个标准怎样实现,并思考实践,我们的课堂自然就越来越走近一堂好课的标准了。

书中“课堂只有有了师生的共赢,才会真正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本色。”印象深刻。思考第一例,老师侃大山的课堂,学生的测试成绩与平行班相差甚远,就是教师有获得而学生获得不大的课堂。老师讲自己所了解的,信手拈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果老师说到兴致处,戛然而止,推荐一些书,你们自己去看,明天,你来说说。这个班的语文成绩一定好,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一定强。这是一位年长于我的老师,于是我说:“是啊,家长都向我反映,您知识丰富,看了很多书,孩子们很喜欢您。这节课,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您看看在哪些方面,学生有所获得?“这,你做得比我好”。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话题,聊的是针对学堂的改进方法。

    第二种情况,在周老师书中能寻到对此问题的诊断:

“学科教学目标要了然,教师的教学要关注此,才有整体的质量。”教师不仅要关注每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更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与逻辑。我联想到吴正宪老师的数学课堂,每次看她的公开课,吃惊她的教学机智,她怎么就有这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待听了她的讲座,小学数学的内容,每一个学习内容,前后教材是怎样关联的,她摸得门清,因为“知其所以然”,故课堂引导学生的“知其然”就能深入浅出。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舞台,老师的功夫花在课外,其中阅读是捷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师生在课堂成长-读《课堂密码》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