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

      年随高铁一样呼啸而来,又轰隆隆驶过,转眼即逝了。一旎的车是下午三点半,一家三口睡懒觉到十点多,才陆续起床。她爸一彪第一时间就去准备既是早餐又是午饭的饭菜了,一旎则一如往常喜欢临行匆匆忙忙整理行李箱。

      乘着他们爷俩忙的间隙,我还是画画吧。自从前年参加医院工会组织一个零基础的学习班后,这项“技能”竟然”没有被荒废,说不上非常非常的喜欢,就是觉得随意,几支画笔、一盒水彩、一张画纸,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可以鸦涂几笔,花花绿绿、画花、画山、画人,不拟练书法那样刻板、比较有趣。

      工会请的冯二老师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大男孩,凡是有才的人做老师重来是“言不传只身教,不管什么起点的学员,从同一起跑线教”,你只能苦苦探究他的形、领悟他的意,甚至从他某个动作去模仿他的调调:譬如,调色,要用区区十二色色板,调出大千世界的万紫千红,冯二重来未提调色板,总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提着笔尖这里触触哪里蘸蘸,最后混合成他满意的颜色,他的调色盘总是脏兮兮的,上面一点星末子也是他的料,信手拈来,特别潇洒,每次问他某个色彩调不准,他总是来一句:“啥关系了!”在冯老师教授下,我即养成了即兴创作的好习惯,临摹作品时,重来不模仿原作的颜色,反正人物穿的衣服、肉肉长的颜色各异,啥关系了!冯二还有一个特点是要求用彩笔勾线,还要学会给作品拍照、美颜、配滤镜,用他的话说:“哪幅作品不是靠后期加工?怎么好看怎么来!”真的,为什么会喜欢上画画,同冯二这种看似不靠谱实则十分有趣的启蒙有很大关系。

      很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 冯二的工作室继续学画画。可终于没有去成,主要原因我目前日常确确实实没有整块的时间可以挥霍,我的光阴如同秋日梧桐叶下的阳光,斑驳陆离的。所以我计划了一下,觉得在家里上网课,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自由地反复地看,可能比较适合我。

      从手工客App中,购买了一个叫“林夏”的美女老师两个课程,一个《美食》、一个《人物》,我从视频中只听到她糯糯的声音和看到她几根纤纤葱指。林老师十分仔细,先讲一遍线稿怎么画,然后一步步示范如果配色上色,连洗笔这样细节都不放过。特别讲到人物,从头部“三庭五眼”比例到五官结构分解,一笔一笔均记下来,要求学员牢记这些知识点。我每天躺在沙发上看,听她嘤嘤嘤地讲解,突然有种顿悟:原来以为艺术创作完全靠感觉靠天赋,其实也有规则的好伐?练习几次,林老师给我作品的评语:像了,去毕加索风了!

      同林老师互加微信后,有一天在朋友圈见她真容,真的被她"仙"到了!真想继续买小仙女的课,她突然开始教用电脑软件画插画了,才恋恋不舍地决定不追了。

      接下来决定先自己画画。在一个周末下午,在书房将全部家当在书桌上摆放妥当,还移香庐、搬壁炉,煊染出浓浓的书画气氛,一彪在客厅来了一句:“你一个人在这角落里干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突然意识到对呀,我不能独居幽篁里,冷落了相公,本来两个人守着诺大的客厅,已经很清冷了!罢了,将一个小玻璃茶几搬到一个沙发凳前,将颜料、笔、纸都乱乱地堆在茶几上,客厅凌乱了,但是温度上升了,我可以边画边聊边看电视,我们可以闻到彼此的气息。我们在一起,但各自有事做(一彪会打网上桥牌),可以一起聊,又可以各不相干,这样很好。

        画纸摊在哪里,可以抓紧画一㦚花瓣,也可以一气呵成,一掬如就。有时候看着作品洋洋自得,发发朋友圈,获得赞赏;有时候一失笔成千古恨,懊恼不已!作品集累积三五本了,但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

        过年前好玩测试了一下朋友圈的软件,提示我有“自给式孤独”症。突然发现好像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不喜欢热闹,喜欢独处,只是不知道是画画后造成离群索居还是感到孤独后喜欢上画画,总之,画面,成了我目前日常的一部分,尽管只点那么一点点时间,但是那真的是一段最放松最有趣的好时光。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