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后打工人的平凡故事(十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勤劳的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忙碌着,孙燕的生意也正处于旺季,秋高气爽,不冷不热,干起活非常舒适。早餐高峰期过去了,摊主们也闲了下来,孙燕提着钱匣子提前回家收拾屋。

她每天再忙再累,都要腾出功夫把钱匣子里的钱数一遍,知道一天卖多少钱,把花剩的钱攒起来,她把100元钞票称为红鲤鱼。到了一个月,把这些攒在一起的红鲤鱼送到银行去存起来。

儿子毕业了,在什么检测院上班,她听着大气,满足还有些自豪,从前偶尔和陈春吵架的时候,她气得直哭,还照常干活,主动和他和解,去卖早餐,一天不耽误。现在她有时候开玩笑的对陈春说:“你再要和我吵架,撂挑子不干,我可不惯着你,哈哈,我儿子毕业了,在上班挣钱,我不怕你哟!”陈春笑眯眯的看她一眼,不言不语,他在心里想:那也是我的儿子!

早上出完摊回到家,家里像打仗一样,锅碗瓢盆用过,都东倒西歪地摆放那儿。她到家首先把钱匣子的钱倒出来数一遍。

陈春收完摊一会儿也到家门口了,他从电瓶车上抱下几个精致的礼品盒,孙燕抬头一看,问到:“这是什么呀,你买的?”陈春笑眯眯的神秘的说:“不是买的,你猜哪来的。”孙燕想了想又问:“是物业发的中秋节礼物?咱们每个月都交这么多钱给他们呢。”然后她又摇摇头,她自己都不相信物业会发礼品给他们这些商贩,“也不会是你买的,这不是你的风格,”她停下手里的活儿望着陈春说。陈春把礼品递给孙燕,回答她:“是小宝寄过来的,你没想到吧。”

孙燕接过礼品盒,放在一边。赶忙把小屋收拾打扫一遍,然后拆开包装,打开一看,有月饼,咸鸭蛋,粽子,糕点,坚果。她一样儿一样的数着,心里乐开了花。

儿子从大老远寄东西过来,说明儿子是爱他们的,心里是有爸妈的,这多年他们一直在外打工奔波,她不怕苦不怕累,尽最大努力去挣钱,为的是想让儿子,想让他们的家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和儿子离多聚少,更没有陪伴儿子成长。。她想起来心里就隐隐作痛,他爱儿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她从来没有去思考儿子爱不爱他们。

孙燕小心翼翼地把东西又重装进礼品盒,那一张略显疲惫的脸,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她重新坐下继续洗刷堆在大碗的碗。干完手里的活,她擦擦手,然后在陈春兜里掏出手机,他要给儿子打电话,说声谢谢。,电话通了:“喂小宝吗”

“嗯”

“谢谢儿子在老远给我们寄吃的的,”

“没事,你们明年还上大连吗?”

“还来大连呀,怎么了?”

“明年你们回信阳吧,随便找个店开开,等房子交到手了,装修一下你们就搬进去住,再也不用在外面漂着,过正常人的生活,这事儿我已经考虑很久了的”

“我门现在生意还可以,肯定比在家挣钱多,不回信阳”,“

“我已经上班了,钱不是问题,你们再也不用那么苦了,你那过得就不是正常人过的日子,天天熬夜,作息规律全乱套,会亏精血的,你的乳腺增生好点儿没,?”

“我去复查的,医生说没有大事,我再不紧张也不去想它,没事,熬夜已经习惯了,准备还在大连干几年,能多挣点钱就多挣点,以后你娶媳妇,在大城市买房买车,都需要钱”

“成天钱!钱!钱!你脑海里就想着钱,我有事挂电话了,”

小宝先挂了电话。听语气像很生气的样子。一直在旁边全神贯注听电话的陈春和孙燕对视了一下笑笑,又摇摇头,他们不明白儿子为什么生气!

手机来信息了,小宝发过来的:

“你们辛苦挣钱在老家盖的楼房,十几年了,你们算算,一共在家里住了多少天,你认为盖那房子有意义吗?人活着挣钱是为了生活,不是只为挣钱而活着,你们在充满泥泞的道路,靠繁杂的劳作,廉价的生存越陷越深而不知。从来不想着改变,想拉你们一把,你还不愿意伸手,你们那样辛苦挣的钱我不要,于心不忍,你留着自己花吧,我靠自己的能力去过想要的生活。

我又发工资了,需要钱说一声。”

两个脑袋挤在一起看完信息,陈春说:“在这里苦,回家就不苦呀?回家靠啥挣钱呢。”“别听他的,长大了还想管我们。小兔崽子,没有钱上哪去过好日子?过不上好日子,对得起我们当年的抛家别子,背井离乡么?”孙燕高亢激昂地说着。眼睛又落在了那礼品盒上,她停了一会儿又说:“不过儿子也是一片好心,他不想咱们过得太累,哎,……,我把月饼粽子分一些给房东大姐和糖糖,朴朴他们尝尝。”

日子又恢复了现状,该干活干活,该出摊出摊,每天重复着一样的流程,银行储存的数字也在一点点递增。

2015年8月12日,天津发生了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大连各大媒体都在播报这一新闻。街头巷尾市民都在关注这事,一些老头老太太看见煤气罐都躲得远远的,害怕爆炸。孙燕他们这些做小吃的,每家都放几个煤气罐。慢慢就有谣言说:这个露天市场小吃一条街要取缔了。

寒风吹尽了绿叶,严冬来临了,市场周边的野草也剩杆子高矮不齐的杵在地面,似乎在等待着春天的来临。

早餐高峰期到了,几千个工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市场,他们从此经过到厂里上班,顺便挑些爱吃的食物,每个摊位前都一片繁忙,所谓市场,也就是一大片待开发的平地,周边砌上围墙,没有合法经营的任何证件,只是物业派人监管,杜绝私拉乱建,摊主们都临时扯个帐篷,遮风挡寒,

这个市场之所以能得以生存。大概是牵扯着多方民众的利益吧,主要有丰富的客源,更有身处高位的领导对平民百姓的怜悯之心。

高峰期过去了。摊主们忙着收摊,有的悠闲地到临近摊转转,打听谁家卖怎样?过年回家的票买没?

管理市场的人来了,他是当地人,穿着体面的服装,微微挺起的肚子显得有些发福,他每天都要到市场转一转,谁家的生意好,谁家的位置好,他都清清楚楚。在这一亩三分地掌握着一切,摊主见他都笑眯眯地主动打招呼,敬他维护他,今天他一改傲慢威严的表情,平和地对跟着他打招呼的人笑笑。然后停下来大声说:“都听着哈,从下月一号起,你们不用去交物业交钱了,市场取缔不让干。”

这是关系到摊主们切身利益的话题,他们有些预感,现在一听这话都放下手里的活,围过来了

“有人举报了呀老大。好好的怎么不让干呢”

“我们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为什么不让干?”

“天寒地冻的,我们再到哪里去干呢?”

“老大你想想办法吧,让我们加点钱也行,”

“是呀,每个月加点钱,我也愿意”

他们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的老大,老大说:“要不是我在领导那儿扛着,早就不让你们干了,没办法,这市场本来就不合法,你们数数这有多少煤气罐吧。你们再不要进货了,把货底子卖卖,一号我们不来干涉你们,肯定有别人来管的。”管理人员说完转身走了。

马上要失业了,摊主们都舍不得离开,他们都是外乡人,很珍惜这个市场。共同的利益,也是最能凝聚人心的,这些人比任何时候都团结,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决定一号那天都去出摊,不管怎样,春节之前这个把月一定守着,看看是啥动静……

过完春节,孙燕夫妻俩早早又返回了大连,他们答应小宝,去处理完东西就回信阳,其实心里面还是舍不得离开那个市场,四五十家摊主从天南海北,都纷纷返回到大连,

严冬虽过,空气依然清冷,一点儿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一大片村庄高低错纵的房屋顶上的烟囱,冒着白漂漂的炊烟,和旁边气派时尚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像是一道见证岁月的分界线,把潮流和时代的痕迹区分出来。周围的大树上光秃秃的树枝迎着寒风,一副天不老,地不荒的气概。不管是村子里还是大楼小区里很少见人群走动,一切显得祥和,安静,这里的主人大概还是沉浸在新年之中吧?

市场的摊位又摆满了,趁着还没有人管,能多卖一天是一天。日子就这样平静的往前挪。

树枝悄悄吐出绿芽,樱树的花蕾慢慢绽放粉红色的花朵,又静静変成一粒粒青青的果实,待到百花烂漫时,它已经披上红装躲在绿叶丛中的树梢上。

又到初夏了,市场周边的野草,顶着清亮的露珠,迎着朝阳,疯狂地生长,各种形状的灌木参差不齐的挤在一起,精神抖擞生机勃勃,市场摆摊的商贩们都在忙碌着。

一个穿着公安制服的中年男人走进市场,他逐一通知摊主:市场彻底解散。明天再别来卖了。这个人是村里保安队长,他说完就走了。

去年年底一群保安撵过几次,有时装装样子,连踢带踹的吓唬他们,商贩们各想各的招,有了找房东出面说情,保安和房东都是邻邻居居的,多少有些交情,有的买香烟送给保安,也可能快到年关了,后来就不怎么管了,这一次又是怎样的呢?,

孙燕和糖糖,朴朴,珊珊又聚在一起讨论,她们几个都是黑龙江人,才在大连买的房。

姗姗对孙燕说:“大嫂,真干不下去,你不用担心,可以回家歇歇,你房也买了,儿子那么优秀又能挣钱。”

“是呀,不像我们有房贷,孩子马上又要高考,不干咋整”?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零后打工人的平凡故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