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广州”的生意经

鹤子,我的家乡,方圆仅135平方公里,人口1.8万,位于全县最南端,是离广东省最近的地方。它虽名不见经传,却是名副其实的县域“南大门”。

这里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境内耸立着景色奇丽、富有神话色彩的酒坛山和观音山;阳佳村内有五代十国杨晃将军墓;圩内鹤子组堂头下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

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县里“突发奇想”,决定在此设立“经济特区”,并在当时全乡最高的建筑、位于公路主干道鹤子大桥一侧的水电站大楼楼顶上耸立起了巨幅铭牌,上书“安远县鹤子经济特区”,在全乡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举全县之力全力扶持鹤子经济的发展。

当时县里为啥会“突发奇想”,在鹤子这么一个小镇设立“经济特区”,这可是有缘由的。

鹤子建圩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50多年。相传因穿圩而过的河中有白色石英石墩数个,形似仙鹤而得名,正如《文选·木华〈海赋〉》中所描绘的那样:“凫雏离褷,鹤子淋渗。”

不到二万人的小镇,近八成都是郭姓人家。

说起郭氏在鹤子圩的开基繁衍,颇有些传奇色彩。

网图,侵删

郭氏家族的祖上,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唐汾阳王郭子仪。郭子仪(公元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758年,进位中书令。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委任为关内副元帅,领军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被天下郭氏尊为一世祖。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客居于赣南一隅的郭子仪三十三世孙郭彦英出生于信丰县龙州村(今虎山乡)。弱冠时迁居安远县龙泉堡(今鹤子镇)乌石坑老屋下之东侧山麓下(今阳佳村)。

郭氏族谱记载:“彦英,字义轩,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六月二十日酉时生。生平好义,作馆以教乡人,因号义轩。宣德癸丑(公元1433年),会昌长河啸聚不轨,奉宪院檄义民平之地方咸赖。正统庚申(公元1440年)岁歉,捐粟一千二百余石助国赈,济有司奏闻,诏旌表其门第,旌为义士,勅建尚义坊。劳以羊酒乃免差徭,公诣阙谢恩。从此人文蔚起,世代荣昌。”

自此,郭彦英成为鹤子郭氏开基一世祖,勅建的尚义坊(旌表门第)位于阳佳村。

发源于三百山的镇岗河流经鹤子圩,夹阳佳水而成鹤子河,顺流而下汇定南九曲河过博罗而最终流入东江,谓为东江之源。古往今来,赣粤民间素有“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之说,鹤子河早已成为滋养乡民的母亲河。

数百年来,彦英公的子子孙孙邻河而居,取河水而饮,嬉泳于河中,自此繁衍而生生不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在大干快上的氛围下,公社组织各生产队社员,用田铲锄头、粪箕箩筐等简陋的工具,从鹤子水龙泵到鹤子大桥长达3.5公里的沿河地段,硬生生地凿出一条深8米多、宽超6米的引水渠道,并在鹤子大桥一侧建起装有两座水龙机组的小型水力发电站,鹤子遂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电力上能自给自足的公社。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邻河而居、取水而饮的乡民,农闲时节多进山搞副业,伐木烧炭,种菇养菌,收放松脂,养蜂狩猎,以此贴补家用,维持一家人一年的正常用度。

这其中,种植香菇木耳、采挖竹笋制成笋干(玉兰片)最为普遍,乡民们在收获美食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了。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潮涌之时,有脑子活络的乡民把香菇、笋干、木耳等“山珍”土特产贩往广东销售,一时赚得盆满钵满。这些先走出去并富起来的乡民们的示范效应,带起了一大帮乡民前赴后继洗脚上田弃农从商。一部分进山专事香菇、木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一部分专事贸易,把品相好、质地上乘的这些“山珍”经年累月贩往广东等沿海地区销售,进而销往东南亚、辐射全世界。

贸易的兴盛,经济的振兴,尤其是全民从商的氛围,让鹤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乡声名鹊起,成为十里八乡和周边县市农特产品的集散地,无数外地客商潮水般涌入小镇,一时间鹤子似乎遍地商机,连《广州日报》也在报道中亲切地称鹤子为“小广州”。

新围村的郭跃元,是我家的邻居,是最早走出去将香菇、木耳、笋干等农产品贩卖到广州的鹤子生意人之一。

每次从广州回来,他都会来我家喝茶。一喝茶,天下便是他的。他总是滔滔不绝讲述在广东的见闻、从商的经历和生意上的得失,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从他口中我知道了这世上还有“的士”这东西。他曾讲,在广州打的,老是被的士司机载着满城乱跑又毫无办法。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更别说导航了,人生地不熟,被“卖猪仔”或被宰客都是常有的事。

1983年刚过完年,腰包鼓鼓的郭跃元不但购置了东芝牌彩色电视机,还与生意伙伴赶到南昌,从洪都飞机制造厂购买了两辆洪都牌摩托车,一人一辆。当时每辆摩托车的价格就超过了2000多块人民币。因不会骑,他们还特地从厂里请了两位技师从南昌一路南下700多公里把摩托车骑回鹤子圩。

红色镫亮的洪都牌摩托车一到圩上,立马全乡轰动。摩托车厂的技师连续几天在乡中心小学边上的晒谷场上教郭跃元俩人练车,一天到晚操场上都围满了人。大家在啧啧称赞的同时非常羡慕,也都跃跃欲试,暗下决心也要上山去搞种养或外出去做生意,赚钱,然后买摩托。

由此催生了无数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圩上做贸易的杰出代表,要数老圩的郭叙南五兄弟。

郭叙南五兄弟,少时家贫,以打谷搭(编织的用于晾晒稻谷、粄干、红薯干等的竹制品)为生。家里人多,收入微薄,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改革开放以后,五兄弟逐步走上售卖布匹、收购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为生的道路。未出几年,五兄弟都发家致富,在圩上置了地起了楼。

叙芳是叙南的二弟,彼时每天坐在家里,打开大门,坐等二道、三道甚至是四道、五道贩子将从山中收购的香菇木耳按花色、成色等品相,依斤论价收入囊中,然后成批地运往广东各地销售。

我清楚地记得,1984年,我二哥在县城上高中。寒假的一天早上,我大哥带上二哥进山收香菇,下午回来把收到的香菇转手卖给了郭叙芳,一天就赚到了101块钱,在当时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入。

可观的利润,让鹤子大队的支书郭培石也按耐不住,亲自出马上阵。他头脑很活络,很快成为往广东贩卖香菇、笋干(玉兰片)等土特产的行家里手。当时的交通条件比较糟糕,半路上通常要停车休息吃饭加水什么的。有一次,正值晚饭时间,他与货车司机赶到一家路边店吃饭。饭堂窗口前的小黑板上写着本日供应的菜名。培石支书打眼一瞄,眼光停在“高山肉,30元/份”上,心想就点这个菜,从来没吃过高山肉,肯定很好吃。稍后,服装员端上一盘笋干炒肉片,培石支书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直骂自己:“笨蛋,眼喝(瞎)了,私家(自己)都带着一满车的笋干,还在这里点什个高山肉(笋干)!”

随着生意的兴盛,贸易网络的完善,从业人员的增多,香菇木耳等传统土特产品的利润愈来愈薄,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先富起来的那帮人,尝试着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

我的邻居郭跃元,眼光瞄向了家乡丰富的竹林资源,在鹤子与邻县交界的信丰虎山乡办起了牙签制品厂。将周边村里不少青壮劳力带进厂里务工,这些跟随而去的青壮劳力遂成为早期的“打工仔(妹)”。

更多的人则挖空心思开发、挖掘新的“山珍特产”,以期实现新的财富增收渠道。

金线莲商业价值的发现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为兰科开唇植物,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素有“药王”、“金草”、“神草”、“鸟人参”等美称。在民间,“北有青藏冬虫草,南有药王金线莲”的说法广为人知。《本草纲目》记载,金线莲全草均可入药,性平、味甘,具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扶正固本、生津养颜、调和气血、养寿延年的功效,经常服用能有效调节身体气血提高免疫力。金线莲不但在保健方面的功效显著,对威胁人类健康的糖尿病、血尿、急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诸多现代疾病也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金线莲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地,性喜阴凉、潮湿,尤其喜欢生长在有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的潮湿地带,对环境条件非常苛刻,只能生长在人迹罕至处于原始生态的深山老林内。

最先发现金线莲的商业价值的是圩上的郭迪祺。为了保密和独享金线莲的商业价值,每次出发去收购这种“神草”时他都神神秘秘,避免被别人发现行踪。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明明香菇生意做得好好的,忽然间不做了,又长时间出门在外,关键是收入还挺高。这引起了圩上生意头脑异常聪明的其他人的注意,遂开始对他从“源头收购——原草晒干加工——沿海销售”的全程秘密跟踪,整个过程比谍战剧还精彩。

这一跟踪不要紧,竟然为鹤子开发出来一门大生意——收购、加工、贩运金线莲。

金线莲利润奇高,一大批香菇木耳经销人士纷纷转行,开始蜂拥而上前往云贵川,甚至是走出国门,到越南、缅甸、老挝等地收购金线莲,加工后销往国内外,鹤子镇成为全国金线莲的集散地。毫不夸张地说,鹤子是最早大力发掘金线莲价值并将其做成产业的乡镇,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金线莲之乡。

随着野生金线莲资源的枯竭,鹤子人又开始尝试着进行人工栽培,并初步取得了成功。

如今,近四十年过去,鹤子这个小镇变没变成全县的“经济特区”,不好评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鹤子人那种敢为人先、敢闯市场、永不落后的劲头和精神,真的是永不过时。

智运快线

现在,只要你走进这个小镇,山上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脐橙园;地里是红灿灿的甜蜜薯、洛神花。畅通的智运快线将这些富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即时配送入城进而走向全国和全世界。

我常想,假以时日,或许这个小镇真能成为真正的“小广州”!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广州”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