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割裂的旧世界到整合的新世界 - 草稿

《个人形成论》的第4章,是罗杰斯关于心理治疗的知识的阐述。他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解释心理治疗是如何起效的。

从客观上来讲,治疗关系是由治疗师努力营造出来的,来访者要感受到治疗师所传达的真诚透明,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的态度,治疗就会产生效果,来访者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

罗杰斯认为,在治疗中起根本作用的,不是技术,而是这种人本主义的态度。

在主观上,罗杰斯介绍了来自于治疗师和来访者双方对于咨询过程的体验。

两段对话真实的体现了双方在咨询过程当中,内心的疑虑和期待,尤其是来访者的内在感受特别有层次,表现出种种冲突。

昨天晚上和女儿一起看了《千与千寻》。

动画片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千寻在异世界探险的故事。看似简单的动画里充满了隐喻。

千寻在和魔女汤婆婆签订定契约的时候,被拿走了名字,只记得自己叫小千,这也是电影名字的由来。

名字代表着人的自我,忘记名字就代表着迷失了自我。汤婆婆通过控制名字来控制汤屋里的人,让这些人忘掉名字,也就忘记了回去的路,甚至魔法非常强大的白龙也忘记自己是谁,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

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向何方,看起来很可怕,但是实际上每个人得或多或少的会有迷失的现象。

我们跟客观世界是割裂的,不了解自己的感受,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常常感觉失控。

就像千寻的爸爸妈妈,不顾千寻的反对,走进废弃的乐园,并且吃起不知从哪儿来的食物,最后中了魔法变成了猪。当千寻破除魔法带着爸爸妈妈回家,在爸爸妈妈那里,一切都好像未曾发生过一样。

最近我常常想起一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当我们以为一切都是外部的变化,其实我们忽略了,真正起作用的是我们的主观感受。

只有回到内在,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迷失的自我。

千寻和白龙的成长就是他们彼此创造了一个助益性的成长关系。汤屋的所有人,都因为千寻是人类而排斥她,甚至追杀他的时候,白龙给予千寻无条件的接纳。

千寻对这种帮助最初是害怕的,带有防御之心的,白龙在她感到无助,不知所措的时候,静静的陪着她哭泣,给他带去魔法饭团,鼓励千寻坚持下去。

千寻慢慢的对白龙接纳并信任,在白龙遇到危险的时候,谦逊勇敢的踏上了寻找前婆婆的探险之路,并且帮助白龙想起自己真正的名字,也是现在带着爸爸妈妈回家的愿望。

千寻的成长让我们看到,自我的成长是要经历一番痛苦和磨难,助人者和被帮助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都会经历危险,恐惧,甚至会有退缩,因为未知世界是不可控的,只有建立了这样彼此间相互信赖的治疗关系,才有可能携手走向通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割裂的旧世界到整合的新世界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