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节课,我们讲了工作和关系中的转变。几乎所有的转变,都会有一个讨价还价、新旧自我共存的时期。
该继续学业还是该放弃学业?该在本行业深耕还是该转行?该继续这份工作还是该辞职?该继续这段关系还是该分手?在转折期,这些选择都很让人纠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专门讲讲在工作和关系的转折期,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转折期遇到的具体抉择会非常不同。从我的来访者、我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的转折经历,我总结出了选择的两个原则,想分享给你。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说个例子解释一下。曾有一个读者给我写信,说自己原来在一个小城市创业做英语培训。当工作步入正轨了,她就想:是该到杭州创业呢,还是继续在这个小城市工作?到杭州呢,因为读书就在那里,有很多的朋友,自己也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但又担心大城市的压力和房价。待在原先的小城市呢,事业刚刚起步,步入正轨,工作也还轻松,但又很不甘心。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因此来问我。面对这样的选择,通常我们有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比如,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需要说明一下,经济学的模型倒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决策模型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个弊端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这也是我们困扰的原因。
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
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比大小而已嘛。
另一种思路,我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我发现,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是他们仍然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你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去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可是你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除非你是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你可能会问,那选择也要照顾现实啊。如果我的选择完全不顾现实,那我岂不是用幻想来逃避现实吗?这就是我想说的选择的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让我来举个例子。
我还在浙大工作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他来找我,问我是不是该从学校退学。他刚刚从本校保送博士,到一个很不错的实验室。可是到了这个实验室后,他发现导师平时都忙自己的项目,很少给予他指导,但是要求很高。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也不太友善,竞争很激烈。而且毕业也很难,师兄师姐经常有延迟毕业的现象。
他觉得压力很大,找一个师兄商量,师兄就说你要退学早点退,等到博二博三就更不合算了。找父母商量,父母当然是坚决反对。这时候他来问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退学,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如果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去思考,不外乎两种选择:要么我顺从环境。我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听话。要么我就反抗环境。既然老板和实验室让我不爽了,那我就应该离开。
或者,要么我能马上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我应该退学,既然我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那我们就先忍着好好读。可是我们的内心还是很纠结的。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脱离开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对于这个男生来说,该怎么做决策呢?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他不应该把这种犹豫当做选择的契机,而应该把它当做自我探索的契机。在这个时候,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就像你在画一幅画,你心里有关于这幅画的理念,这常常是很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如果我们用静止的思维想,也许我们会假设,冥冥之中已经有了两个完成的、不同的自我等待你去选择,或者有了两条已经形成的道路,一条比另一条更顺一些。
可是如果用过程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而后面的很多步,要先等你走了这一步才会知道。当你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跟原先选择的关系就不一样了。这并不是说,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就不会犹豫了。
不过这样,决定仍然很艰难,但是你不会再被环境或者问题所支配了。
举上面的例子。
假如这个犹豫着要不要退学的学生,将来的志向是要帮助非盈利组织做一些事情,实现助人的心愿,那他就需要思考:未来我要做的这个事情,需不需要博士学位,有这个博士学位会不会有更多帮助?也许经过一番艰难的考量以后,他觉得不应该再读博士了,读博士没什么用,应该去积累一些社会工作的经验。那他就退学了。或者,如果他觉得未来需要一个博士学位,那他继续读博士,都有可能。
当他这么思考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有变化了: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再来源于环境,而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不是环境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时候,他跟这个选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首先,他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不是我喜欢这环境我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我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了。
其次,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了。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作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要的事情,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但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
曾有个人问我,自己拿到了一个工作的offer,也考上了研究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他说他想从事研究工作,但也担心放弃现在工作的offer,万一读完研以后找不到好工作,风险太大了。他对风险的觉知完全是根据两个选项的利弊来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思考选择的方式就会不一样。这不是说我们就一定会选择读研,我们也可能选择先去工作。
但我们会这么考虑风险: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我将来想要做的事业?
如果没有,那我还是可以先接受这个offer来挣钱,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怕失去offer的风险,而是我的将来的事业需要钱的支持。这时候,我们把风险当做了一个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了在工作和关系的转折期中,你将如何面对选择。
我说了两个选择的原则:第一,想清楚自己要根据什么做选择;第二,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
今日得到
1、选择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第二个原则,是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2、经济选择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也叫权衡利弊的选择。
3、经济决策模型有2个弊端:弊端1,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弊端2,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
4、心理选择: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我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
5、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6、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思考与行动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你最近遇上了什么选择难题,你该怎么用这两个原则帮助你思考呢?欢迎在留言区给我留言。
最近遇上了职业选择的难题,下面就用这2个原则来帮助自己思考:
第一个原则,想清楚自己要根据什么做选择——做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所谓经济选择,就是去计算各种经济上的考量,是基于现状去思考,那么它其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所谓心理选择,就是我的选择是基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选择,说通俗点也可以说是“实现理想”或“自我实现”。基于第一原则的选择,我肯定是做心理选择——我的心理选择是成为作家,更多以心理学视角展开写作的作家。
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这个原则,其实和前面已学课程是相呼应的——解决问题思维与创造思维。环境的可能性其实就是解决问题思维,而自我创造的角度其实就是创造型思维。在这个版板,我当时是选择从自我创造的角度思考选择——选择的结果,还是成为作家。
春节左右做选择时,我之所以选择的职业方向是室内设计师,现在看来的确是透过经济选择、环境的可能性思考做出的。虽然心中是最想希望成为作家的,但选择时却是基于现实环境、变现快慢、现有资源等等,权衡利弊后做出看起来更为经济实用的一种选择。终于明白,过去为何一次次向现实妥协,一次次忘却初心,与心中的理想渐行渐远的症结在哪了。
厘清上面对职业选择的困惑后,我又认真想了想之前所做的其他选择中,有没有做出过符合这课提倡的选择呢?答案是有的。在婚姻的选择上,我做到了以自己的心理选择为导向,而不是以权衡经济利弊做选择;做到了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没有被环境束缚着去思考选择。我心理要找的是特质的人,我和他在一起能够激发出一个怎么的我来,在我内心是格外清晰。幸好,我一直跟随着内心的召唤,创造一切条件最终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