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 系统分析师系列知识点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7)

接前一篇文章:软考 系统分析师系列知识点之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6)

所属章节:

第7章.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第4节.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

7.4.4 战略数据规划法

按照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的观点,企业要搞信息化,首要任务应该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做好企业战略数据规划(Strategy Data Planning,SDP)。SDP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它具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和专有性。马丁总结了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发现企业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即数据类和数据之间内在联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对数据处理的业务流程和步骤是经常变化的。

SDP工作的开展应由核心设计小组(Core Design Group,CDG)来领导,CDG将得到企业内各个用户部门的帮助,并从用户部门选取一些主要人员(用户分析师)参加到设计小组中。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CDG应包括数据管理人员、系统分析领导者、资源管理人员、财务总监、业务经理、客户服务经理等。

SDP方法采用自顶向下进行全局规划,自底向上进行详细设计,设计是规划的延伸。全局规划可分为粗略的方式和精细的方式。粗略的方式一般只描述职能范围和业务活动过程,而不描述活动,只描述主题数据库而不描述组成这些数据库的实体;精细的方式则需要描述所有这些实体或活动。全局规划工作一般应该在6个月内完成。

1. 企业模型的建立

2. 主题数据库

马丁认为,企业信息化首先要做好SDP(Strategy Data Planning,企业战略数据规划),建设好主题数据库,然后围绕主题数据库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而建设好主题数据库则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主题数据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加速应用系统的开发,它把企业的全部数据划分成一些可以管理的单位,即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面向业务主题

主题数据库是面向业务主题的数据组织存储。例如,企业中需要建立的典型的主题数据库有产品、客户、零部件、供应商、订货、员工、文件资料、工程规范等。其中,产品、客户、零部件等数据库的结构,是对有关单证和报表的数据项进行分析和整理而设计的,不是按单证和报表的原样建立的。这些主题数据库与企业管理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联,而不是与通常的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相关联。

(2)信息共享

主题数据库是对各个应用系统“自建自用”数据库的否定,强调建立各个应用系统“共建共用”的共享数据库。不同的应用系统统一调用主题数据库,例如,库存管理调用产品、零部件、订货数据,采购调用零部件、供应商、工程规范数据等。

(3)一次一处输入系统

主题数据库要求调研分析企业各经营管理层次上的数据源,强调数据的就地采集、就地处理、使用和存储,以及必要的传输、汇总和集中存储。同一数据必须一次、一处进入系统,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但可以多次、多处使用

(4)由基本表组成

主题数据库是由多个达到基本表规范(满足3NF)要求的数据实体构成的。

主题数据库最主要的特征是面向业务主题,而非面向应用系统,因而数据独立于应用系统。主题数据库应设计得尽可能的稳定,使其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的信息资源提供稳定的服务。稳定并非限制主题数据库永不发生变化,而是要求在变化后不会影响已有的应用项目的工作。要求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独立于当前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物理实现过程,这样能保持技术在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主题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仍然有效。

主题数据库与BSP方法中的数据类是相当的概念,其确定过程与BSP方法中的定义数据类的过程是类似的。当给出许多主题数据库及业务活动过程后,在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时,必须把这些主题数据库组合或划分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子系统。

SDP方法区分了信息系统的4类数据环境,分别是文件环境(不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数据库环境(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主题数据库环境(数据库的建立基本独立于具体应用)、信息检索系统环境(为自动信息检索、决策支持和办公自动化而设计,数据动态变化)。其中,信息检索系统环境通常与主题数据库环境共存,把信息检索系统从生产性的数据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考虑效率问题。就主题数据库环境而言,如果管理不善,则会退化成文件环境或应用数据库环境。一个高效率的企业应该基本上具有三类或四类数据环境作为基础

本节内容较多,更多内容请看下回。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考,系统分析师,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