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朝铁厂人物记 56 ── 上官建国

上官建国


1982年4月份,他是以接班工的身份进入了尹家沟翻砂厂的。这是一个不多说话、不喜欢在人前表现却肯默默做事的实在人,他酷爱读书学习,是个有主意、有一肚子知识的人。

 一次翻砂厂组织青工文化考核,他获得了第一名。他被推到了人前,成了一名业余职工教师。在全县进行的职工文化考核中,他还多次为单位的青工们进行过文化课的辅导。

1983年7月份,调入应朝铁厂的翻砂车间,他干过翻砂,上过圆炉,一线的各种杂活都干过。三个月后被调入铸管车间,是个打压工。打压是成品管铸成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检验水管是否有漏点,是不是合格的产品。

打压工相对整个铸管工序的工种来说,是比较干净的,还是轻体力活,也不上夜班。很多人都求之不得,可他自感自己人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不甘轻闲的他自告奋勇地向车间领导提出申请,坚决要求到铸管生产的第一线。这样他来到了还比较苦累的一线岗位,成了一名上料工。

 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的事是,在青工中进行的职工文化补习。八十年代初,青工定级必须要通过文化考核,他参加了青工文化补习,最好的学员中就有他。语文、数学、综合考核都是以高分过关,再现了他曾经还是一名职工教师的风彩。他得到了职工教师刘淑玲的赏识。

 1985年9月,他被厂教育科选拔推荐到阳城机械铸造班脱产学习一年。他非常珍惜这次人生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结束后,他自豪地说,这一年真正学到了很有用的东西,这些理论知识都会用于未来的工作。

 刚回到厂里,就赶上了铸管车间进行的技术改造。他学以致用,有了用武之地,被分配在最关键的技术组和施工组,承担着这次技改的图纸设计。这么重要的工作,要有一个团队,他管技术,张龙义管质量。

新管的试制并不顺利,反复出现的被铸死被结梗的问题,让参与者大伤脑筋。面对数十次的失败,他们不灰心、不气馁,一是查阅资料,二是在实践中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与工段长杨善明以及一线的工友们,硬是凭着顽强的精神,终于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

新上的600管对所有参与的人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困难他们缴上了合格的答卷。新上的600管冷却强度提高了,浇铸的速度提高了,是一次新的跨越,达到了企业上等达标的技改要求。

600管主要是用于城市供水,有着很好的销路,除了在本地区销售外,还畅销河南。新管成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拉动了其它型号水管的销售。

为了给铸铁水管打造一条畅通的销路,厂里还在河南南阳开办了销售点。一九九八年,这位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水管设计师,成了销售点上的负责人。在销管的过程中,他还进行过水管使用情况的调查,将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用户的要求及时反馈厂里。

 随着企业生产形势的下滑,2001年起厂里的水管供应不上了,但销售点的生意依然红火。为了不把辛辛苦苦创建的销售点撤掉,他全面接管了销售点,经营起了阳城县其他企业生产的水管,成了全县水管生产企业的对外销售点。

 市场经济的风云永远是在无情的变幻着。他说,在销售点上也赚过钱,也赔过钱。面对眼前举步维艰的状况,他轻松地说:只要不赔钱,就会坚持下去……

                                                                           应朝铁厂           2017年5月1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应朝铁厂人物记 56 ── 上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