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三)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当时徐达已经去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虏大将军,率军北伐,朱元璋特地下旨让傅友德的大军听从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共同节制,这一次,朱棣显露了他超凡的军事能力,《明史》云:

  晋王怯不敢进,(燕)王倍道趋迤都山,获其全部而还,太祖大喜,是后屡帅诸将出征,并令王节制沿边士马,王威名大振。

  意思是说,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同时作为军事统帅,在关键时刻,晋王怯战,而朱棣则勇往直前,不仅大获全胜,还俘虏北元太尉乃儿不花。朱元璋听闻后,大喜过望。此后多次命朱棣带兵出征;只要诸将从燕山附近出征,都听从朱棣节制。

  洪武二十四年,傅友德再次北征,朱棣带领北平各卫将士参战,一举生擒北元番将阿失里等人。

  洪武二十九年,当时傅友德、蓝玉等名将已被赐死,朱元璋命燕王独立带兵北征,朱棣沉着领兵,不仅生擒孛林帖木儿等十多名北元将领,还追至兀良哈秃城,打败了敌军守将哈剌兀。朱元璋听闻捷报,欣喜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棡去世后,朱元璋给朱棣圣谕,让他做藩王表率,做大明朝的支柱。

  明朝的各种野史纷杂,有很多专门攻讦朱棣的史料,例如很多史料记载朱棣“残暴”、“不臣”、“杀戮”等诸多不是,但总结会发现,这些记载大多发生在建文帝登基之后。

  笔者无意美化一个历史人物,但笔者想表达的是:至少,在朱元璋在世时,朱棣算得上是一位安分守己、骁勇善战的藩王。

走投无路的皇叔

  上文说过,朱棣在北平的一系列表现,让朱元璋非常满意。那么,在朱元璋的内心深处,他是否曾有意将朱棣视为皇位的继承人呢?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记载:

  二十五年夏四月丙子,皇太子薨。皇太孙生而额颅稍偏,性聪颖,善读书,然仁柔少断。太祖每令赋诗,多不喜。一日,令之属对,大不称旨;复以命燕王,语乃佳。太祖常有意易储,刘三吾曰:“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太祖乃止。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在巡视西安返京后病逝,朱元璋几乎一夜白头。当时朱元璋的次子朱樉(秦王)、三子朱棡(晋王)都还在世,朱标之子朱允炆年方15岁,朱元璋发现朱允炆虽然聪慧善良,但有些优柔寡断,并非合适的储君人选。一天 ,朱元璋让朱允炆来奏对,朱允炆的回答让朱元璋不太满意;直到燕王朱棣奏对完毕,朱元璋心情才大好,所以,朱元璋“常有意易储”,有更换皇储之意。

  毫无疑问,若朱标在世,朱棣连摸到皇位的机会都没有。但朱标去世后,朱棣的确成为了皇位的合适人选。

  朱元璋的易储念头很快输给了“礼法”。因为当时的翰林学士刘三吾问朱元璋:“若然,置秦、晋二王何地?”意思是,如果你选择朱棣,那让秦王、晋王二人何以自处?

  刘三吾的意思是:自古立储,要么立嫡,要么立长。朱标虽然死了,但他的儿子尚在,占据了朱标“嫡长”的名分。即使你不立朱允炆,那朱樉和朱棡还在,若贸然立朱棣,不仅无法服众,说不定还会引发大乱。

  刘三吾的话让朱元璋惊醒,他放弃了易储的想法,开始一心一意为朱允炆谋划。朱棣和皇位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临终前,朱元璋留下遗诏: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意思是,朕(朱元璋)驾崩后,诸位藩王要待在封地,不得入京。藩王麾下的文武官员,要听朝廷的节制。

  朱元璋的这道遗诏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阻止朱棣等藩王入京,以免发生内乱;第二是确定朝廷(指皇太孙朱允炆)的正统性。

  很明显,朱元璋并没有老糊涂,他临终前仍在尽力避免大明王朝步汉、晋藩王之乱的后尘。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顺利即位,是为建文帝。

  当时在北方,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是拥有“节制沿边士马”的权力。建文帝虽然仁厚,但作为帝王,他却没有安全感。再加上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不停地劝说,建文帝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了削藩之旅。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在登基不足两个月的情况下就下令削周王朱橚,朱橚乃是朱棣的同母弟,这让朱棣非常不安。

  此后半年,建文帝又陆续削齐、湘、代、岷四王,其中湘王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不堪受辱,竟然举家自焚了。

  实际上,建文帝削藩可谓是“阳谋”,不管他以什么借口削掉上述五王,但他削藩的目的大家都明白,而那些势力较大的藩王更加明白。例如朱棣,他是建文帝年龄最长的皇叔,又是藩王中势力较强者,他明白,早晚有一天,建文帝的屠刀要挥向北平。

  正在朱棣如坐针毡的时候,朱棣的心腹谋士姚广孝(道衍)劝朱棣起兵,朱棣最初很犹豫。《明史·姚广孝传》云:

  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朱棣很明白,自古以来,藩王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管是西汉时的七王之乱,还是西晋的八王之乱,最终都以惨败收场。因为,凭借一介藩王之力,是耗不过强大的朝廷的。但姚广孝却告诉朱棣:“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于是,在姚广孝等人的怂恿下,朱棣开始为起兵做暗中准备。接下来,燕王装病,朝廷和燕王府互相窥探。双方僵持半年有余,最终,导火索来了:

 

洪武三十一年腊月,建文帝派北平都司秘密逮捕张信朱棣。不料,张信中途反水,暗中归降朱棣,这让朱棣决定反戈一击。朱棣和张信联手杀掉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北平城。随后,朱棣以《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根据,正式起兵“清君侧”。

  不管在任何时代,战争都是残酷的。朱棣在史书上是一个“篡位者”,但笔者认为:朱棣并非一直“处心积虑”的要篡位,他的造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逼上梁山”,是一种走投无路。

  笔者看来,倘若朱标未早死,朱棣是没有篡位之心的;倘若建文帝没有急于削藩、步步紧逼,朱棣或许也不会造反。可历史没有假设,因为靖难之役毕竟还是爆发了。

龙椅上的永乐大帝

  靖难之役长达四年,在战争之初,朱棣拥有不错的运气,因为他的对手朱允炆昏招频出,再加上朱棣成功“骗”得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因此,尽管建文帝身为朝廷正统,他仍没有及时将“叛军”消灭。

  随着战争的持续,朱棣越战越勇,而朝廷逐渐式微,建文四年,朱棣在灵壁之战中生擒南军将领平安。南军主力溃败,从此长江以北再难组织有效的阻击。

  待朱棣在淮河击败盛庸,朱允炆大势已去。

  六月二十三日,朱橞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进入京城。至此,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结束。望着皇宫内的一场大火,朱棣知道,自己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靖难”成功的藩王。

  在祭拜明孝陵后,朱棣于建文四年六月己巳日在南京奉天殿登基,改次年为永乐元年,至此,永乐大帝开启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从屏藩一隅的燕王,到俯瞰天下的皇帝,朱棣终于展示了他的另一面,他开始对建文帝实行了一系列的诋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凡是建文年间修改的法度,朱棣一律废止;

  (二)凡是建文年间贬黜的官员,一律官复原职。

  (三)凡是忠于建文帝的大臣,一律施以重典。

  (四)撤销建文帝的年号,仍沿袭洪武年号,也就是说,朱元璋虽然只在位31年,但加上建文帝在位的4年,明朝“洪武”年号持续了35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