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看看

终于放假了,也就意味着终于有时间思考了。放假第一天,有幸看到了一诺的演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缺资源,不缺鸡汤,甚至可以说不缺知识(度娘可以随时随地答疑解惑),但唯独缺的就是思考。

也正是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更多的人迷失了自我。于是我们都“追风”,似乎我们不去适应大多数人,我们就无法生存了。这种群体性危机感让我们盲目“跟风”,我们都试图探寻别人的生活,别人怎么学习,怎么生活,怎么教育孩子……这种窥探的结果就是别人永远比我们优秀,别人的生活永远比我们幸福,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最优秀的……

作为一个微小的教育人,我也曾经信誓旦旦地想要做不一样的老师。青春年少时,我曾带着孩子们种蒲公英,写观察日记,感受生命的意义;也曾抛开课本,带孩子去树林里、去河边去学英语;也曾和孩子们一起配乐朗诵美文而感动整个教室……那些日子是我最真实的样子,也是我最喜欢的教育生活。但是后来,因为考试,我被领导批得泪水浸透了整个笔记本,那个笔记本折射出所有人鄙夷的目光。

从那以后,我开始变了,我开始学习我那些有经验的老师上课的样子,威言正襟;开始学着把心、把目光的半径设置成教室的宽度。从此,一本教材,一个教室,一群孩子,还有一个不开心的我,这就是我的世界。

但是,教室太小,装不下孩子们的梦想;教材太薄,挡不住我渴望幸福教育的目光。

可能不苟言笑,能让孩子们试卷上的数字变大;可是我更不愿看到他们原本炯炯有神的目光变得黯淡无光,不愿看到原本娇艳欲滴的花朵儿都如秋霜残叶。多少个纠结的夜里,两个小人儿在我脑海里一直打架到深夜,明明很确定,却又很迷茫。

尤其是自己也当妈后,就更能理解家长的心愿。几乎所有人都望子成龙,但却忽略了生命最真实的意义就是平凡。因为我们执念于自己的孩子就是龙,所以当孩子们跋山涉水已经到达了自己的巅峰时,我们却错误的认为,孩子失败了。然而这世上能成龙者又有多少?况且不论要成什么,首先要成人,要成一个健康的人。当然,这个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更要心理健康,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很庆幸,走过了16载,我虽然游离在这左和右之间,但我没有完全丧失我的热爱,还没有真正沦为分数的麾下。我依然会把知识生活化,会让课堂活动化,会让学习情景化,会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神情而洞察其心理,会把情感教育渗透在任何一个存在契机的环节,会努力让教室有温度,尽力让课堂有深度,竭力让生命有厚度。

今天,再听一诺的掷地有声的演讲,再看一土教育,我从没有这么认真的对待这些微信推送,但这一次,我把视频反复看,再把演讲文字稿反复读。内心竟然感到温热,似乎遇到了知己,似乎被救赎,竟然庆幸我这么些年的矛盾和固执,庆幸我没有被完全同化,我胸中还燃烧着梦想的火焰,我仍然相信,美好的未来马上就来。

突然觉得2019,是个特别的年份。我们用远赴千里寻课改的特殊方式来跨年,我们用“学习”来定义2019,我们遇见“学习共同体”,如今,我们又遇见一诺、一土。这些充满力量的群体像银河般为迷茫的我们照亮了前进的路。

我们是时候重新定义自己内心的“教育”了,是时候审度自己的教育生活了,是时候追求一种全新的、合理的教育理念了。

未来教育会是什么样子呢?未来课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未来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想惟有学习、思考、改变,让我们相伴着,一起去看看幸福的教育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可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