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九上第一单元《任务一 学习鉴赏》教学设计

    郑老师设计的是九上第一单元诗歌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鉴赏。

    这份教学设计,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一、教得明白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中把握感情基调。

    2.学会分析意象,体会意象的内涵。

    3.描绘诗歌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郑老师设置的目标,对应本单元的诗歌阅读策略:

    “你觉得这几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

    诗歌的感情基调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或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几首诗有哪些意象?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几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围绕教学目标,郑老师设置了以下教学环节:自由朗读,分析感情基调;分析诗句,找准意象;分析意象,把握内涵;读出画面,感受意境;结合文本,读懂感情。紧扣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指向诗歌阅读方法,让学生用读诗歌的方法学习鉴赏。教得明明白白。

    二、学得扎实

    在这些教学环节中,郑老师小步轻迈,拾级而上。

    “自由朗读,分析感情基调”部分,不仅初读感受感情基调,并且更进一步品味哪些句子表现这种感情基调,引导学生把泛泛的感受落实到具体句子,进一步明晰。 “分析意象,把握内涵”部分,郑老师分两步走:“通过意象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去分析”,结合作者描写意象时选用的修饰语来分析。“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把握意象内涵的方法。有了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搭建一个个学习台阶,顺利到达下一个环节,“读出画面,感受意境”的学习。这里,郑老师还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抓手:“我从……这首诗的……中,找到了……等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的画面(或营造了……的意境)。”(让学生以明确的语言,完整表达,确是老师课堂上需要注意的语言训练点。)层层铺垫蓄势,最后抵达“读懂情感”。觉得郑老师设置的教学步骤环环相扣,科学合理。

    此外,自己也有一些考虑。

    一、规范正确的语文知识

    在第一个环节“分析感情基调”的时候,也可以把“感情基调”的意义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感情基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这里,郑老师解释了“意象”“意境”的内涵。“意象也就是自然之景或物象。意象就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看这段文字第一句“意象也就是自然之景或物象”,自己的理解是意象不是客观的自然之景或物象,是作品中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自然之景或物象。

    二、示范,是学习的一个抓手

    在“分析意象,把握内涵”环节,郑老师从分两步走:一是“通过意象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去分析”意象内涵,二是通过作者描写意象时选用的修饰语把握意象内涵。感觉这里可以先结合诗歌示范具体例子。如《我爱这土地》中“风”的意象,“风”可能是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能是离别的伤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能是思乡的悲伤寂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道西风瘦马”;可能是肃杀的悲秋,“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风”和“雨”和在一起,可能表示战争的灾难。那么,《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的“风”,可能是怎样的内涵呢?结合“风”的修饰语,“激怒”,明确,这里是人民面对日本侵略暴行的愤怒。

    示范之后,让学生寻找其它意象分析。

  三、声韵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声韵对表情达意也有一点的影响。如《沁园春.雪》的韵脚“飘、滔、高、娆、娇、腰、骚、雕、朝”,是“ao”韵,开口大,声音响亮,适合表达昂扬的情感。如“ong”韵,比较浑厚,“i”,可能比较适合表达婉转细腻的感情。声调与情感也有关联,可以适当让学生感受音韵与情感的关系,感受汉语音韵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九上第一单元《任务一 学习鉴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