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怎么写,能不能以《泊秦淮》为例讲解示范一下?

七言绝句怎么写?能不能以《泊秦淮》为例讲解示范一下?

七绝的形成和分类

七言绝句在中国古诗中分为两种,一种是遵守平仄格律的近体律绝,一种是古体绝句。七言这种句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楚辞》,但是七言一句变得整饬则是在西汉初期,汉武帝与臣子在柏梁台上的游戏联句,史称柏梁体。但是在后来的近千年中,一直都是乐府诗当主流,绝句这种小体式发展非常缓慢。

这与“大汉”有关,包括当时的散文,也是“汉大赋”,绝句这种形式句数太少,为精英知识分子所鄙视,谓之“体小而俗”,不成大器。

直到初唐、盛唐,文风逐渐往简洁明快、意在诗外的方向发展,绝句才正式登上舞台,不过当时主要也是五言诗的天下。七言绝句是在王昌龄、李白的手中,才逐渐形成规模并迅速占领主动,成为最主要的中国古诗形式。

相反的,五言和律诗,要么因为字数太少,要么因为有些繁琐,都不如七绝来得让人快意。

七言绝句成型的时候,平仄格律已经出现,这也就意味着七绝的昌盛是伴随着格律一起成长的。我们现在能看到一些“折腰体”出律,也就是“失粘”的七言绝句,而格律中“相替”、“相对”的基本平仄规则,七言绝句是普遍遵守的。

说简单些,就是七言绝句大部分都是近体格律诗,顶多“失粘”,如王维的《渭城曲》,这是伴随着格律的发展和完善出现的问题。到杜甫以后,格律成熟,基本上就没有这种问题出现了。而完全不遵守平仄格律的七言古绝,少之又少(一些押仄声韵的七言绝句)。

虽然大多是格律七绝,但是还是有区分。不遵守平仄的称之为“七言古绝”,而遵守的则称之为“七言律绝”。因为普遍性,我们平时称呼的“七绝”是默认“七言律绝”的简称。这一点上“五绝”是“五言律绝”的简称,而不包含“五言古绝”,也是一样的。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一首诗标称“五绝”、“七绝”,我们必然要考察平仄格律的原因。

七绝的格律要求

那么七绝的格律要求,就是指“七言律绝”的格律要求了。格律诗的规则,七绝都必须遵守。

而格律诗对于律绝,无非就是平仄格律、押韵这两个基本要求。平仄格律的要求则细分为“相替”、“相对”、“相粘”。

我们就结合题主所提出的《泊秦淮》来讲解这些格律要求,看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创作七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言绝句怎么写,能不能以《泊秦淮》为例讲解示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