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简介:
马里尼昂神父是一位狂热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洞悉神的意愿和旨意。
他憎恨蔑视女人,不敢接见她们。
他有一个外甥女,跟妈妈住在一起,他决心让女孩当修女。
一天,为他操持家务的女佣悄悄告诉神父,说他的外甥女有了男朋友,她恋爱了。每个晚上十点到十二点,女孩趁母亲睡着,偷偷跑到小河边和男朋友约会。
神父听说后,顿时暴怒,决心棒打鸳鸯,拆散那对有情人。
晚上,当他推开门来到外面,发现那一片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的皎洁月光。
夜色如此美丽宁静,他陶醉其中,对外甥女的愤怒渐渐平息,开始欣赏那美丽的月色。
小说的最后写到,神父想起了雅歌中充满爱情的诗句,上帝仿佛制造这圣洁的月光就是为了甜蜜的爱情。
他悄悄逃走了,他感到羞愧,就好像闯入了一座他无权进入的庙堂。
2.读后感悟:
一向批判悲观的莫泊桑难得有这么温馨情意绵绵的作品,整篇小说读后让人感觉像听了一首宛转悠扬满含深情的小夜曲,令人心情愉悦,赞叹不已。
神父保守固执,对于女人他甚至是偏激迂腐。
他认为女人是十二倍不纯洁的孩子,是勾引男人的诱惑者,是危险迷惑人的生物。
神父憎恨她们引人堕落的肉体,更恨她们多情的心灵,细腻的心思。
我们要了解莫泊桑写这篇小说时的背景,那时候的天主教提倡禁人欲。
作为神父他不能接近女性,但作为正常的男人,他内心深处是有渴望的,所以导致他害怕女人这种柔软多情的生物。
每次走出女修道院,神父总要抖一抖道袍,好像要逃避什么危险似的。我觉得这句话恰好说明神父是在努力控制自己那颗骚动不安的心。
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他必须控制住自己心里真正的渴望来符合神父该有的样子。
内心愈是向往,外表上愈要表示厌恶,这种纠结令人痛苦不已。
而神父想当然的决心让自己的外甥女当修女,这种想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无人有权剥夺他人爱的权利。
我认为小说最精彩的地方是月光之中村庄外小河边的景色描写。
可以这么说,这一部分的景物描写,无论是谁看到了都会立刻喜欢上的。
你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微风习习,四周一片宁静,牵着心爱人的手,在小河边漫步聊天的经历?
我高度怀疑,莫泊桑在写这篇小说时正陷入热恋之中,不然那字里行间洋溢的甜蜜无法隐藏。
我们且来摘抄一段,请你欣赏:
他的小花园整个沉浸在温柔的光芒里,排列成行的果树把刚换上绿装的细枝的阴影投落到小径上,爬上屋墙的大忍冬藤,吐着香喷喷甜津津的气息,使得温暖清明的夜里好像有一个芳香馥郁的灵魂在飘荡着。
他一到田野上就立刻停了下来,欣赏整个平原,它沉浸在这温柔的光辉里,淹没在这宁静的夜的情意绵绵的魅力里。青蛙一刻不停地把它们短促而响亮的鸣声投向空间;远处的夜莺把它们那种使人耽于梦幻而不促使人深思的婉转歌声,为配合接吻而发出的轻盈而颤抖的歌声混杂在月光的迷人的魅力之中。
只可惜我不懂法语,如果能读懂法语原著,那将会更加美妙精彩。
这月色如此美丽撩人,让人沉醉。神父纵是铁石心肠也只怕受到感染而心底升起柔情一片,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夜色,正是为这一对恋人准备的。
文中写道,上帝制造这样迷人的夜晚就是为了把人间的爱情掩护在理想的境界里。月色是明亮的,让人欣喜愉悦的,是圣洁的。爱,人之本性,就是谁也无法泯灭,也是禁不住的。
神父固执偏激的灵魂在月光之下受到了净化与感染,他恢复成了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美丽的月光唤醒了他身上沉睡的父爱情感,为了外甥女的幸福,他落荒而逃,把这美丽的月色留给了那对恋人。
大自然的美好,月光的奇妙,人性的回归,这一切告诉我们: 月光为什么这般温柔美丽,是因为甜蜜圣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