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盘,日拱一卒

课后复盘:叨叨老师上节课讲了写文章的简单逻辑链条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是第一部分抛出来一个观点,第二部分去论证一个观点,第三部分,就是告诉大家怎么办。

除了这个简单的套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外,还有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逻辑链条,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写作的时候起承转合这样一个链条。

起,就是开头常常说的切入点,通过新闻压热搜话题切入,承,就是承接话题,抛出我们作者的观点,转,就是我们可以用反面的案例来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归纳统领全文。

这就像是一个串珠子的过程,把我们整个散在的知识点,用逻辑这条线串起来,任何一个文章,其实都有这么一条线,就是一句核心的话,这句话就是我们整个文章要表述的核心,这是我们在落笔前一定要想清楚的。

常常说新媒体写作,不要自嗨,什么叫不要自嗨,就是说,我们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想读者为什么要看这篇文章,而不是我们作者,你的灵感来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为什么有的人说话我们爱听,有的人说话我们不想听,就是因为对面这个人,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倾诉欲,而没有考虑听的人是何感受。

所以,提到的这个文章中核心的话就非常的重要,我们根据这句话再去开枝散叶,然后就不会写着写着就忘了主线,最后收不回来,然后发现就写偏了。

只有把这一个起承转合布局好了,整体的逻辑站住了脚,房子的框架搭好了,后面才能再去考虑添砖加瓦装修的问题。

接下来,叨叨老师以拆解周润发的人物稿来层层赐教,文中用到了简单的逻辑,把一个核心的观点,拆解成了一个个的小问题,通过大家的求知欲来层层的深入,这样的好处就是别人会跟着你的节奏走,有时候甚至会沉浸其中,忽略掉了要反驳你。这就是一个逻辑链条在人物稿中的体现。

通过拆解人物稿,讲述在人物稿中的逻辑,如何使用起承转合以及,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对一篇人物稿进行布局。

一篇人物稿,搭完了框架其实是完成了最难的一步,剩下的就是不断去修复细节,比如说素材的选择,然后是每一章节之间的节奏,语言的表达,金句的提炼,这些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都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决定了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具有那个可读性,能不能带着我们的读者一直走下去,这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后面分论点的时候逻辑不清,让我常常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做选题和大纲的这个阶段呢,一定要有理科生的思维,也就是说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论证充分,我们的就是写大纲吗?就像是那个写一个房子的设计图,这个设计图越是清楚我们盖出来的房子越能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

但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呢,我们又要有文科生的思维,需需要有很多感性的元素,就像比如说用到一些文学的修辞方法呀,需要我们整个情感的浸润呀,这些只有真正的把情感沉浸下去,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绪,你的情感才会有真正的共鸣。

最后,老师针对我们人物稿大纲的书写和人物特质的提取,面对素材,不知道怎样去提取人物的特质这个问题来展开指导。

老师说,结尾升华要跟读者有共鸣,让读者如何让读者有共鸣,其实就是以一个办法与读者产生联系。

以朱一龙人物稿为示范,分析作者是如何让朱一龙和读者有关的,作者是以这样一句话,胡适先生说的”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写出这样一个相貌平平的少年,就像是象棋里面的卒子是那样的普通,那样平凡,和我们普通人一样,而读者就是普通人,朱一龙就是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是那么的平凡,但是,却因为在日拱一卒当中获得了惊人的收获。

也就是说,通过朱一龙这一篇人物稿,通过讲述朱一龙的故事,给我们这些天资普通的人提供了一个模板,只要有信念,只要肯努力,我们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样一个层次的升华,就会让我们读者感觉到,原来是朱一龙这个人物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虽然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同样经过努力,可以成为他或者是说他这样的人。

文末,如果只是用单纯的论述来结尾的话,感觉还是缺一点韵味,可以用人物对话来表达人物特质,感觉比我们一下子把人物形象化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在这样的结尾感觉就有了更多的韵味。

无论是人物稿还是观点,在结尾处,一定要是给到读者一个正向的反馈,一种正向的情绪可以振奋人心,这种细腻的感情才会让读者愿意去转发。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细细品读这句话,对应我现阶段的写作营学习,同样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日拱一卒,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后复盘,日拱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