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你放到桌上的玩具,他给你搞到地上,你捡起来,他继续仍到地上,,反复捡,反复仍……真怀疑上辈子仇人派来折磨人的!太挑衅了!
给孩子吃饭,不肯,非要自己去抓各种东西,抓又抓不住,拿不稳,不是汤撒了,就是肉掉了,最后搞得身上脖子里,还有地上一片狼藉,浪费不说,收拾起来又是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一次、两次也罢,长时间真是让老母抓狂!无数次斗争之后,老子喂你!简单快捷高效,除了慢吞吞,哄着吃,其他没毛病!
很多妈妈一坚持就到了幼儿园……其实你简单快捷高效了,孩子却迟钝低效更麻烦了,坚持换来的是更加不省心!
天啊!这是造了什么孽?
我们梳理一下这个过程中娃经历了什么?
刚出生---手放进嘴里---一直重复---一直做不好---反复做---直到精准把手放到嘴里面
几个月后---很快速精准抓住某个东西塞嘴里
抓住某样东西---然后扔掉---再抓住---再扔掉---你帮他捡起来---他再扔掉---反复
喜欢把瓶子上的盖子拧掉---再拧上---再拧掉---反复
吸管插到饮料里---拔出来---再插进去---再拔---再插---反复
见到方形的东西就按---见到圆形的东西就拧---乐此不彼
你阻止或把东西拿走,那哭的叫一个委屈!
娃错了?你错了?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别忘了,娃还不会说,也不会思考,他太小,还是我们错了!
站在成人的世界,你觉得他纯粹就是和你作对,觉得他太无聊,手贱,给自己找事,甚至有时候,大声吼他,打小手,可狗改不了吃屎,他会逮住一切机会继续,直到眼泪鼻涕喷一场,结束!
你以为他在玩,再闹,其实这是生命发展最本质的需求---因为他进入了手的敏感期!
你一定听说过或者买过以《蒙特梭利》命名的玩具、早教课程,你知道它为啥火?精髓是什么?
我们不能理解娃,是因为我们用大脑思考,而此时的娃,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他的思考是借助于手和脚的!对,你没听错!在大脑没被唤醒时,婴儿手脚的每次运动尝试都是探索世界并与大脑建立链接的过程,也就是他在感知,在思考!
是不是很颠覆认知?我们会歇斯底里,是因为假设了娃会思考,大脑已经发育很完善了,其实不然,他需要通过手带动其他的活动去唤醒大脑,只有反复,才能被感知认识,然后建立链接!
使人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器官,分别是眼睛---手---大脑,婴儿出生,利用嘴巴唤醒了手的功能(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详细介绍),接下来手就要完成他的使命---不断唤醒大脑---让大脑与外部世界建立链接---快速学会思考并帮助成长,这---就是生命发展的过程。
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蒙特梭利?对,它的精髓就在于四个字---遵循天性!
让孩子顺其自然利用手,去触摸,去抠,去按去插,此时手带动着整个身体的活动,通过手的探索,建立世界与大脑的链接,学会思考并认识感知这个世界,如果你发现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手了,那么也意味着他的大脑正式开始了思考!
禁止了婴儿手的活动—就禁止了他的思考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大脑暂时瘫痪,此刻需要通过手的不断笨拙练习去唤醒它,一次,两次,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感知和康复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你急需这个过程不能表达却又被人为阻止---心里那个冤啊!所以我们都应该给娃道个歉,为了自以为是的挑衅、吼骂、打小手……
别只看到娃动手,你要想着他其实是在锻炼脑
一把抓———三指捏———二指抓
手部动作的精细化发展,都直接反映出大脑的发展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家娃的手部运动基本是按这个规律来的,这就是婴儿手部精细化动作的发展过程,如果你家娃可以用一根手指头粘起地上的细小物品,偷着乐吧,证明他的大脑被手成功激活并建立了与外部世界的链接,有了很好的思考能力。
早教课堂宣扬的手与手的协调,手指与手指的协调,还有手指眼睛嘴巴的协调能力,其实只要你遵循天性让孩子放飞手,这些在家里就能得到最充分的锻炼,你就这样想吧,他越使劲用手折腾,大脑与世界建立打通的链接越多,这对于娃的智力早开发大有益处!比你花钱报早教班不是来的更轻松?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早期及时打通并激发大脑的思考能力和链接事物的能力,这才是错过悔终生的“起跑线”,因为手的敏感期就那么几个月,过了,好吧,大脑就被唤醒这么多了,以后娃发展的快慢都以此为基础---罢聊!
生活中我们会说一些人笨手笨脚,比如点钞很慢,不会按键盘,做事总做不好,还有不能用手指夹住东西等,你会发现每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科学研究表明,这都和手的敏感期大脑被打通的链接次数有关,在大脑没定型之前,链接激发的越快越多,日后思考和接受能力就越强,这大概是“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吧!
好吧说了这么多,咋做才对呢?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抓,去揉,去捏各种有质感的玩具和食物,适当浪费但很值得,可以给他不易坏的玩具去弄,帮他捡起掉落的东西,不要暴躁,反复的体验,才能刺激大脑链接并加深记忆。
接受他的失败,比如尝试端水端饭,结果撒了一地,不要帮助他一次到位,他需要过程的磨练,直到快准狠。
最后啰嗦一句,遵循天性,并不是放任不关注,对孩子---永远是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