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整编及教学计划

整编说明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终止年级,从课程内容布局架构上看,也是对1—5年级学习的知识进行的系统复习。在不违背教育规律,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颠覆固定生成的教学计划,跳出固守的教学路径,以单元布局的延展性为基线,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为主干,以“质量立校”为主攻方向,将语文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与六年级下册,共计8+6,14个单元,重组为6+2,8个单元)上下两册课本进行单元重组。

       重组后的教材要求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要超出一般任课教师,不仅仅体现在课堂能力的驾驭上,家校沟通和突发性问题的处理上,还要体现在教材的熟练程度与把握力度,体现在试题整合的达标过关率及三比占有率,体现在对班级学情的精准分析和考纲研判方向。

       重组教材的目的:不仅缩短了教学时长,延伸了同类型文章由浅入深的练习长度,还拓宽了同类型举一反三的检测宽度,递增填补了知识的广度。多出的时间不但可以用于语文大阅读,也可以适时查漏补缺,“优拓劣提”进行分层施教、专项专练,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不打疲劳战,延长学生学习时长的结果上落在实处。

一、教材整编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整编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打通六年级段上下两册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发展梯度。整合后的教材还加强了单元内部间的横向联系,使各版块儿之间形成提升语文素养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除此外,每个单元前设有导语、设有预学案,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预学案旨培养孩子在大阅读预习中,眼、脑、手的协作能力;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连点成线落实语文要素;各别单元贯穿项目式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践使用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连结,还引导学生实践并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各种写作表现手法及行文布局方法。单元各部分内容环节相扣,相互配合,使每单元形成一个系统,使上下两册知识点集间形成一个闭环。

    2、强化阅读,构建多方位的阅读体系。

       整编后的教材构建了“初读”“略读”“细读”“精读”“品读”“赏读”“课外阅读”多方位的阅读体系。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品读课文、赏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方法运用,品读课文则将精读与略读融合,即学习阅读的方法并运用实践,赏读课文培养孩子对语言、语感、语境、语情的欣赏力,从感官中感知作者的情感体现。“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各项能力的提升。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大部分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最实用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使用,举一反三的创新意识。整编教材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在练题设置的层面上采取层层递进,由基础——拓展——延伸拔高,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做。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学习方法实践运用的过程,为筑牢知识根基,每单元精读与品读类文章都有“学一练三”的定性指标,以此来实现阅读和习作实践。

    4、突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整编后的教材,无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编排,都旨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等各种要素来突显语文课程实践与主题地位的重要性。比如,关于词语、句型、表现手法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的表达效果,即关注相关的语文知识,又主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具体的语境情境中理解含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型的把握、运用能力。

       整编教材还强调阅读和表达的内在联系,引线穿针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在习作中的自我表达上,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扎实做到不偏离、不脱节,切实将两册教材有机整合,形成闭环。(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整编及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