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Reflection)
反射的概念
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并能根据自身行为的状态和结果,调整或修改应用所描述行为的状态和相关的语义。
反射的作用
反射可以让我们在运行时获取类的属性,方法,构造方法、父类、接口等信息,通过反射还可以让我们在运行期实例化对象、调用方法、即使方法或属性是私有的的也可以通过反射的形式调用。
想要通过反射获取类的信息,就需要先获取这个类的对象。
获取类对象的3种方法:
1、已知类,直接获取Class对象
Class> cls1 = 类名.class;
2、通过已知某个对象获得Class对象
Class> cls2 = activity.getClass();
3、通过完整路径获取Class对象,可能报异常
try { Class> cls3 = Class.forName("完整路径名");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反射的相关方法
getName():获得类的完整名字。
newInstance():通过类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创建这个类的一个对象。 getFields():获得类的public类型的属性。 getDeclaredFields():获得类的所有属性。 getMethods():获得类的public类型的方法。 getDeclaredMethods():获得类的所有方法。 getMethod(String name, Class[] parameterTypes):获得类的特定方法。 getModifiers()和Modifier.toString():获得属修饰符,例如private,public,static等 getReturnType():获得方法的返回类型 getParameterTypes():获得方法的参数类型 getConstructors():获得类的public类型的构造方法。 getConstructor(Class[] parameterTypes):获得类的特定构造方法。 getSuperclass():获取某类的父类 getInterfaces():获取某类实现的接口
注解(Annotation)
注解的概念
注解(Annotation),也叫元数据。一种代码级别的说明。它是JDK 1.5及以后版本引入的一个特性,与类、接口、枚举是在同一个层次。它可以声明在包、类、字段、方法、局部变量、方法参数等的前面,用来对这些元素进行说明,注释。
注解的作用
1、标记作用,用于告诉编译器一些信息让编译器能够实现基本的编译检查,如@Override、Deprecated
2、编译时动态处理,动态生成代码,如Butter Knife、Dagger 2
3、运行时动态处理,获得注解信息,如Retrofit
注解的分类
第一种方式:
1、基本内置注解,是指Java自带的几个Annotation,如@Override、Deprecated、@SuppressWarnings等
2、元注解(meta-annotation),是指负责注解其他注解的注解,JDK 1.5及以后版本定义了4个标准的元注解类型,如下:
1、@Target
2、@Retention
3、@Documented 4、@Inherited
TYPE:类、接口(包括注解类型)或枚举
FIELD:属性
METHOD:方法
PARAMETER:参数
CONSTRUCTOR:构造函数
LOCAL_VARIABLE:局部变量 ANNOTATION_TYPE:注解类型 PACKAGE:包
SOURCE:在源文件中有效(即源文件保留)
CLASS:在class文件中有效(即class保留)
RUNTIME:在运行时有效(即运行时保留)
public @interface 注解名 { 定义体 }
3、注解参数可支持的数据类型
8种基本数据类型,String,Class,enum,Annotation,数组
4、⚠注意:自定义注解如果只有一个参数成员,最好把定义体参数名称设为"value",如@Target
@Documente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ANNOTATION_TYPE)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ElementType[] value(); }
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依赖的概念
可以通过这个服务来安全的注入组件到应用程序中,在应用程序部署的时候还可以选择从特定的接口属性进行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