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第十二》10:“明”的展开式

《论语·颜渊第十二》10:“明”的展开式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子张先前找孔子讨问过什么叫“明”,孔子告诉他:“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很显然,子张听后觉得不过瘾。这个人很执着,孔子评价他“师也辟”,在学问上,子张很有钻劲儿,逮到机会便接着找老师追问“崇德辨惑”。

先前问的“明”算是对“惑”的应对和解决表现,子张这次想从根本上解决惑的问题。孔子也经不起这种学生的死缠烂打,也想从根本上一次性解决问题。

一、何谓“崇德”

何谓“崇德”,孔子的答复很简单“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德者,得也。也就是行道而有得于心。崇德就是以德为尊崇。孔子认为,崇德的关键在主忠信而徙义。

关于“忠信”,《论语》中多次出现。《论语·子罕第九》中,孔子讲:“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同样的话,实际上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更完备的说过一次。此外,在《论语·公治长第五》中,孔子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在孔子看来,“忠信”是做人的根本,或者是天赋予君子的根基。争像佛教三难得讲得那样,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闻。碰巧,君子天生就有这份赤诚的忠信。当然了,如果非要把他理解为个人的后天修养,分开来讲忠,讲信,也是可以说的通的。

实际上,人心深处,的确是有天赋存在的。比如有些道理,我们听闻时常常会觉得十分认同。这份认同,实际上就是外在世界激发了我们内心已有的东西,让它光明起来。写过文章的人读别人的文章,常常会有“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感慨,其实也是如此。孔子说得“主忠信”,较大程度上,也是希望人能澄澈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内心已有的忠信。

守住了根本,然后能见“义”而徙,基本上就算是崇德了。

回顾孔子的十室之邑论,常人不及他的不是他的忠信,而是他的好学。为什么要好学?见“义”得徙呀!

二、何以“辨惑”

要“辨惑”,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惑”,弄清楚“惑”的根源。

“惑”的根源是什么?

孔子讲“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

说到底,惑的根源在分别心。爱时,一个样子,恨时,又是一个样子。我还是我,人还是人,内心像是一个棱镜,或者说像是一个万花筒,折射的结果是大象迥异的。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堕诸渊。完全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没有一个一致性。

“惑”的根本在心,在分别心。心是受眼耳鼻舌身意影响,受感受器官制约的。佛家“辨惑”的法门很干脆,就是“无”。就是斩断眼耳鼻舌身意,去除声色香味触法。不能一下子斩断,就先斩断一部分。类似于孔子讲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着非着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了。

孔子不教人斩断,只是明白的告诉你惑的根源和原理。只是教你辨识它,至于要不要解,怎样解,解到什么程度,看你自己的天赋和能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颜渊第十二》10:“明”的展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