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弃就是止损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的文章有些长,你可以省略前半部分,不听我絮叨,直接去看后半部分李笑来老师的重磅分享!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今天晨读分享的是《放弃的艺术》一书中两个内容:想说放手不容易和目标脱离的三部曲。

为什么想说放手不容易?作者给出了三个原因:

一是评估偏差。即每个人对自己都有高估的倾向。举个例来说,在买彩票这件事上评估偏差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购买彩票时,所有人都赌定自己就是那个千万分之一。

在我的身上,体现在执拗的认为自己会有美好的未来,但在行动上却方向不明、目标不清、行动迟缓、反复。最致命的一点自己还乐在其中。真相是:我对未来的畅想完全就是一种幻觉。

二是对承诺的升级。即当失败出现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继续坚持,并且把原有的承诺提升一个档次,层层加码,表面上看好像是自己憋了一股劲,却不知自己却滑向了失败的深渊。

这一点在我的身上,体现明显。我一般会在睡前给自己约定看10分钟的电视剧放松一下,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每次都是一两小时打不住,这就是承诺升级。

三是可得性启发。人们会倾向于相信经常听到的信息,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这也说明,我们的大脑决策的无意识性。

这一点在我身上也体现很充分。我购买的一些大咖们的课,由于自己学识浅薄,思考肤浅 ,大咖们讲的课程我几乎全盘照收,深信不疑,没有任何批判性思维的见解。

脱离目标的三部曲是什么呢?书中介绍:

001  情绪释放。对失落的情绪给与关注,不遮、不掩、恰当的释放。

002  识别动机。作者说,我们的动机分为两类,接近型动机和回避型动机。

接近型动机的表述方式为:我做了什么,是想达成某个目的。

回避型动机的表述方式为:如果我不做什么,某件事就无法实现。

接近型动机表达的是主观意识,面向未来,改进个人成长。

回避型动机表达的是一种被迫的状态,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感。

两相比较,我们应该采用的是接近型动机。

之前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在讲到自我实现的预言时,老师是这样讲的,


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一个人常说的那些话,可能会成为他自己的生命预言。

因为人是非常自恋的动物,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自己的这个说法,而为了证明“我说的”这句话是对的,你会把事情朝这个方向去推动。

我们的外在人生,也就是命运,常常是我们的内在意识,花了很多年去推动的结果。

所以注意你常说的那些话,它们可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所以,个人建议,你要想采用接近型动机,首先改变你对目标的表达方式。

同样是面对工作,接近型动机是这样表达:为了创造人生的价值。而回避型动机是这样表达:如果不、、、、、、我就不能、、、、、、,比如说:如果不工作,我就无法养活自己。

记住,不要采用这样的表达语句!如果不、、、、、、我就不能、、、、、、

003  用新目标代替旧目标。

下面是敲黑板时间:

放弃,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只有取舍,才能凸显出某一样事物的价值。

学会放弃,这就是止损!

绝大多数人在重大选择上毫无能力。

因为很多人在选择面前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意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敲黑板了!

请看大师的见解!

如何具备选择的能力,李笑来老师给出了他的方法论。

很明显,选择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明显属于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所以说,选择能力,肯定是平时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练习的方法也很简单:

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当然要从小事儿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 分;

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 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 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

你的价值观会影响筛选时所添加的必要条件,而通过这些必要条件所选出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你的价值观。

所以说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我们努力要做到的就是让它尽量能够不停地正向循环。

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仔细记录每个选择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一环节犯了错,进而有机会纠正错误。

有些人之所以没有成长,就是因为“太聪明”了。

他们的聪明才智通常都用在了一个地方:寻找更轻松的方法。但是这样的结果通常是,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了找“更好”的方法,最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践行。

反倒是那些读完文章之后,老老实实实践的人最终取得了进步。

所以我也总在强调,即便我在这里说得再多,说得再好,如果你不去行动,那也对你起不了任何作用。

做记录很重要,很多人最终之所以很纠结,是因为他们从来不做记录,总以为自己“聪明到什么都记得住” —— 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总是忘掉很多东西的,尤其是重要的东西…… 并且,事实上,记忆力好坏与大智慧(或者说真聪明)并不是完全正相关的。

只要有记录,就可以回顾,就可以反思,就可以改进,就可以提炼,就可以通过不断雕琢最终形成完善的价值观体系—— 而最终,这恰恰就是绝大多数人彻头彻尾地欠缺的好品质。并且,保持记录,很可能是解决绝大多数人“遇事乱纠结”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不要小看积累的力量,时间久了,那些曾经用过的筛选原则,总是可以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上—— 不信走着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放弃就是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