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丛林之书》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49天。


今天分享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迪亚德·吉卜林的代表作《丛林之书》。

1907年1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来自世界各地的诺贝尔奖得主备受瞩目,其中最让人好奇的是斩获文学奖的英国传奇作家吉卜林。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评价是“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吉卜林常年混迹在印度,用一支妙笔为欧洲读者勾勒了一个神秘、旖旎的东方世界。那个世界有着残酷而严格的自然法律。狼群咆哮,大象出没,人类和自然的角力永不停息,这幅图景给了早已被文明“驯化”的西方读者极大地冲击,他们被书中的野性、残酷和智慧所折服。不由地去想象,写出这些作品的作家究竟是何许人也。是否像他创造的狼孩毛格利那样,有着犀利的眼睛和矫健的身手。

出现在斯德格尔摩的吉卜林,让大家大失所望。他瘦小文弱,留着小胡子,扣着眼镜片,眼神友善温和,他独自一人前来,没有狼群保驾护航,也没有黑豹棕熊追随左右。整个颁奖仪式上没有任何戏剧性的事件发生,反而因为瑞典国王的突然去世,而冷冷清清。

一个记者的报道,充分表达了人们的失望之情。当人们发现吉卜林和其他人一样,穿黑西装、打白领带时,立即就引起了窃窃私语:啊,真希望他手里抓着一条蛇!

其实,吉卜林平凡外表之下,藏着颇为传奇的一生。1865年的最后一天,这位未来的大作家降生于印度孟买一个富裕的英国移民家庭。吉卜林的父亲是一位学者,任教于孟买一座艺术学院。在吉卜林最初的记忆里,总有许多艺术家、作家和学者围绕在他身边。还有他亲爱的印度奶娘,日复一日地给他讲述美丽的印度民间故事和神话。

这些人或许就是吉卜林最早的文学启蒙者,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六岁那年,吉卜林被独自送回英国,就读于一所寄宿学校。他在孤独苦闷中煎熬了几年后,考入一所专门为英国培训海外军事人员的学校,并在学校里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2年,17岁的吉卜林中学毕业了,他要立即返回印度,找了份报纸副刊编辑的工作。这份工作对他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更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1894年,吉卜林出版了他最著名,最受欢迎的作品《丛林之书》,次年出版了《丛林之书二集》,因为风格一致,故事连贯,这两本书常被视为一部完整的作品。统称为《丛林之书》。

在《丛林之书》里,他创作了15篇以印度为背景,惊心动魄的“野性故事”。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经这样评价,“相比以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我更喜欢《丛林之书》,因为它写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物,而不是拟人化的……”

海伦·凯勒说得很到位,《丛林之书》突破了西方文化中,把人视为万物尺度,认为动物是为服务人类而存在的传统观念。赋予动物情感、尊严和意志。

动物在吉卜林的小说里,不再只是会动的物品。它们为生活顽强奋战,与残酷的自然环境搏斗,它们的故事不再只是温情脉脉的童话,而是交织着力量与热血的宏大自然史诗。

因此,《丛林之书》是一部至少需要阅读两遍的作品,第一遍我们阅读的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一边饱览美丽的热带风光,一边经历惊心动魄的冒险,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而第二遍,我们要在阅读中挖掘作家沉郁丰富的思想精髓,这些精髓披着动物故事的外皮,传递的却是吉卜林对人性、历史和文明的思考。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吉卜林在《丛林之书》创造了一套丛林法律,这套法律正是《丛林之书》的骨架。吉卜林笔下的每个故事都照着丛林法律发生,发展。每一个故事的主角,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丛林法律严密而复杂,覆盖丛林世界的伦理、秩序和日常生活。

比如丛林法则禁止为了取乐而捕猎,也禁止野兽吃人,以防人类的报复会殃及整个丛林的生灵。另外,丛林法律还重视公正和承诺,规定权力争夺,必须建立在单打独斗的原则之上。任何动物都不可以违背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

丛林法律会为弱小的动物留下生机,在干旱的日子里,野兽不得在水源旁边捕猎,强者不可把弱者的食物抢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丛林法律既有力量的考量,也有伦理的约束。实际上,丛林法律是吉卜林挖掘出的另外一种文明形式,一种与人类文明迥异的文明。

在《丛林之书》的世界里,丛林法律赋予飞禽走兽,超越人类的自律性、契约意识和利他意识,而这些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它们正是西方文明的终极追求。

可以这么说,吉卜林借用动物故事的外壳,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乌托邦,这乌托邦是西方世界某种理想主义的镜像,这个乌托邦的架构和法则早已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主流形态。

在无数涉及自然动物的文学艺术创作里,我们都能看到吉卜林的影子。从加拿大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到我们熟悉的沈石溪,他们笔下的那些机智、刚毅的动物形象,都沿袭自吉卜林的丛林世界。就连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幽灵公主》里,我们也可以隐约听到丛林法律和秩序的回响,而吉卜林对于自然劲敌,也就是我们人类的矛盾态度,则更是令人深思。

相比那些宛若神明一般,庄严、勇猛的野兽,吉卜林小说里的人类形象是那样的转弱、渺小。吉卜林常年生活在印度,他看到了人类的文明和生活方式,对自然的冲击。人类骄傲、自私、无情地剥夺着丛林,不承认丛林法律的存在。他们恐惧野兽的力量,用垂涎着他们的皮毛骨血。

所以在吉卜林创作的丛林世界里,人类这个物种很怪异、很卑鄙。他们是手无缚鸡之力,耳聋眼瞎的大青蛙,却又是充满着阴谋诡计,不择手段的魔法师,就连人类的灵长类近亲猴子,也由于渴望学着人类的样子称霸丛林,而被其他动物看作是丛林里最低等,最不可接触的坏分子。但人类真的相比动物“低等”、“软弱”吗?

这就要从他《从林之书》中的灵魂角色,狼孩毛格利身上寻找答案了。毛格利出生在人类村庄,刚刚会走,就被残暴的老虎谢尔可汗,从父母身边叼走,差点就成了老虎的盘中餐。母狼拉克夏救他虎口脱险,抚养他长大,并且预言他将杀死谢尔可汗,这个丛林里的魔鬼。

毛格利是丛林里的异类,他和狼群一起生活,被矫健的黑豹庇护,从博学的棕熊那里,学习生存技能和丛林法律,但他不是野兽,不属于狼群,也不被人累接纳。毛格利是一个站在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角色,也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角色。他有兽的矫健,人的智慧,却没有动物的懵懂和人类的贪婪,他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清醒旁观者。

可以这么说,毛格利是吉卜林塑造的超人。比起在人类社会里成长的普通人,他更强大,更无私,更明智,毛格利的身上,映射的是吉卜林对于人类文明的反思。

人类拥有了火、工具、律法和财富,变成了不可战胜的物种,可人类个体,却一个个被这些东西削弱了力量,变成了只能依附于文明、压榨其他物种的孱弱寄生虫。那么完美的毛格利,是不是就脱离了凡尘俗世的烦恼了呢?

其实也并没有。在整部书中,他一直试图解决一个令他无比困扰的问题,也就是他自己的身份归属。野兽们嘲笑他没有皮毛和利爪,心里却对他的智谋和自控力恐惧万分。没有任何野兽敢于直视他的眼睛,即使是丛林的最强猎手,深爱毛格利的黑豹巴赫拉也是如此。

随着毛格利日益长大,成熟,整个丛林的动物都被他的力量所震慑住了。他会使用火焰,会运用智谋,在身处危险境地的时候,能巧妙地让动物们为他所用。他能让飞鸟传递信息,让毒蛇把他当成兄弟,让牛群成为武器战胜凶残的老虎。

目睹了毛格利的力量,黑豹、棕熊、大象、狼王这些森林里的王者,也不禁要匍匐在他身边,对他说,在你面前,我们都是小崽子、小树枝,是失去妈妈的小鹿。

正因如此,丛林越来越容不下这个异类的存在。而毛格利在也野兽中也感到越发地孤独。可是对于他来说,回归人类就更难了。人类接纳过他,却也一次次背叛他,抛弃他,他的身份虽然是人,可与人类的关系却很疏远,他鄙视人类的贪婪弱小,人类要么把他看成无法理解的可怕怪物,要么把他看作神灵,却没有一个人看到他,只是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小男孩。

这个站在人类和野兽之间的小男孩,就和站在东西方之间的作家吉卜林一样,彷徨地寻找着自己的种族和归属,我们甚至可以把毛格利的故事看作是吉卜林关于自己身份的某种隐喻。

他在孟买自由自在地长大,却在六岁被送到了冷漠憋闷的英国寄宿学校,承受着文化差异的冲击,以及与所有人格格不入的孤独。或许他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究竟英国和印度哪一个才是他的家园呢?

他的精神世界被印度保姆的故事滋养着,却长着一副白色的欧洲人皮囊。他曾是奔跑在印度大地上的白人小主人,也是英国寄宿学校里,无人理睬的野蛮人。就算他功成名就,就算他重塑了记忆中旖旎的印度时光,他的欧洲同胞仍旧把他想象成一个与虎豹豺狼为伴,手拿蟒蛇的半野蛮人。而对于印度人来说,他永远是用猎奇的眼睛窥探着这片古老的大陆的外来者。就像毛格利站在人类和野兽之间,吉卜林也站立在东西方的夹缝里。

他在《丛林之书》的最后,给毛格利安排了一个美满的结局,他与人类和解,迎娶了一位漂亮的人类新娘,在村庄与丛林的边缘地带幸福地生活着。毛格利被作家赋予了双重的身份“丛林的主人”以及“按照自己方式行事的人类”,他成为了人类世界和动物世界的中间人。

而在吉卜林自己的人生里,他也试图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试图与自己的身份和解,东西方的双重身份在他身上不仅制造了冲突,也让他有了更广博,更公正的视野。

伟大的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这样称赞吉卜林。“他先学会了印地语,然后才学会英语,而且始终能用两种语言思考。”两种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交替影响着他,让他意识到东西方文明互相对视时,彼此的目光都不可避免地带着,狭隘的偏见和误解。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东西方两种文明的关系总是竞争和争斗,压迫和被压迫。也许是时候该有所改变了。东西方世界需要平等地对话,而吉卜林这样具有双重身份的世界公民,有着一种天赋的使命。

以自己的笔引领读者走出偏见和狭隘,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参与者。时至今日,吉卜林的作品仍旧是很多西方孩子认识东方的启蒙书。而对于许多东方研究者来说,这些著作也是重要的研究文献,让东方人了解自己在西方世界里的形象。吉卜林的作品既属于东方也属于西方,而印度和英国都为有了他而感到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1049】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丛林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