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被活活打死,背后真相令千万家长反思

前几天,一位15岁男孩被活活打死的暴力惨案震惊了网络!


据报道,男孩因为劝架得罪了两名不良少年,遭到围殴,还被活活打死。



由于头部严重受挫,被送往医院的路上,孩子就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随后,抢救无效,被判“脑死亡”。


事后,孩子妈妈始终想不通,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遭遇这种事:“他从没跟我说过惹怒过哪位同学,也没听说他和哪位同学、老师有过不和的。”


后来,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原来儿子被打不仅仅因为劝架那么简单。


儿子和这两个不良少年纠缠已久,这已经不是儿子第一次被欺负了。


妈妈回忆,孩子不久前曾从家中的抽屉里私自拿过钱。她发现后曾追问儿子拿钱原因,孩子说是“拿钱和同学合伙买了辆电动车。”但那所谓的新电动车,至今都没看见过。


随着孩子QQ聊天记录的曝光,原来,孩子将钱给了不良少年。


不良少年还在QQ上各种恐吓威胁:“找人打死你”!


被欺负、被敲诈,这孩子承受了多少恐惧、焦虑、无助……


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孩子一个人默默承担着,不曾和其他人提过半句,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明明知道自己有危险,还是回了不良少年:“不找人”。最终,酿成了这一起悲剧。



假如,男孩在遇到问题时,及早跟父母沟通,向父母或者学校寻求帮助,悲剧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而作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我们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但为什么孩子遇到问题时,却会对我们隐瞒呢?



01

 孩子的隐忍,源自于父母的不理解


男孩的悲剧,让我想起了另一起扎心的新闻。


常州一名6岁女孩随爸爸到工地玩耍,在收拾工具回家时,女孩不慎触发气钉枪。


一枚钢钉直接穿“穿膛”射进去了。由于没有立即流血,女孩怕责备,便一直隐忍不敢说。


直到晚上胸口疼痛难耐,女孩才向父母坦言。送往医院检查后,发现7厘米的钢钉距离心脏仅26毫米,女孩与死神擦肩而过。孩子现在已基本康复,有惊无险。



细想之下,不免难过:6岁的孩子竟然宁愿忍着钢钉穿膛的痛苦,也不愿意向父母吐露半分。


评论区有句话说的很扎心:很能理解。可能和父母说了得到的也不是他们的关心和安慰,反而会先被骂得狗血淋头。


可想而知,如果孩子在受伤后没有得到关爱,反而是双倍的痛苦。孩子就会越来越惧怕“犯错”,越来越沮丧,越来越沉默。



知乎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受伤了,父母第一时间是责备你还是关心你?


下面的回答清一色是责备或直接开骂:

“怎么回事?走个路也能摔跤!”

“怎么这么笨,活该。”

“为什么别人就喜欢打你啊?”


很多时候,家长明明心疼自己的孩子受伤受欺负,可脱口而出的话却变了味。关心就变成了愤怒、责备。


几米曾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写道:“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太多时候,是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所以,即使孩子面临困境,也不会轻易向父母求助。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2

 让孩子学会向父母求助,是我们的必修课


父母,要做孩子心里那座充满安全感的大山,要成为孩子背后最坚实的后盾,而不是满嘴责备、高高在上、让孩子唯唯诺诺的“裁判者”。


让孩子学会敞开心扉、积极求助,是父母的必修课。


下一次,在孩子犯错时,我们不妨这么做:


1. 接纳孩子的错误和不完美


很多家长常常对孩子严格要求和批评指责,最主要的根源是源于不能接纳孩子犯错,而不能接纳孩子的错误和不完美,实际上就是不接纳孩子的成长。


犯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印迹,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过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陶虹在综艺节目中曾谈到,有一次临出门时,女儿不小心打翻牛奶。陶虹本能地发火指责:“你怎么回事啊?”


女儿吓得一哆嗦。恐惧地望着妈妈,不知所措。看着女儿惊恐的眼神,陶虹立马意识到自己犯错了。



幸好,陶虹很快就有了第二次改正的机会。


当女儿再次打翻牛奶时,她立马跑过去抱住了女儿,安慰道:“害怕了吧!没事没事。”


女儿“哇”的一下就哭了,把情绪都发泄了出来。恢复心情后,孩子也主动承认了错误,母女之间亲密如初。


作为父母,只有从内心真正接纳孩子,才能真正懂得孩子;这样,孩子才乐于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正视自己的错误。


2.与孩子平等沟通


美国家庭教育家史蒂文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


但很多时候,孩子在大人面前总没有平等对话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的管束,有话不能说,有意见不敢提,久而久之,自己的想法不敢也不愿与父母交流。


当孩子犯错时,心里往往会更加担惊受怕,害怕受到责备、体罚,失去爱,在这种恐惧与焦虑的心态下,孩子就更容易出现隐瞒或者说谎行为。


这个时候,父母一定不要不问原由地对孩子发脾气,应该心平气和倾听孩子的声音,并以平等、信任的态度跟孩子沟通、分析原因,帮助他找出补救的办法。这样,孩子的紧张心理自然会得以缓解,慢慢向家长敞开心扉。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著名的作家刘墉,认为跟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平等和同理心”。他认为与孩子沟通时要平等,因为尊重是相互的,而命令式的语气,会将孩子与父母放在不平等的地位上。


儿子刘轩年幼时,跟随刘墉来到美国求学,因环境变化和语言文化的不适应,刘轩在学校的成绩都是一水儿的C,而他本人还不以为意:“车王舒马赫以前还考过零分呢,C算什么!”


对此,刘墉并没有一味指责或命令孩子埋头苦学,拼命赶上,只说了一句:“你有本事就真的考个零分,我就服你!”


刘轩见状,干脆和父亲约法三章:每次考试自己都会写满,直到考出完全的零分,父亲就不可以再干涉自己。


儿子这种挑战父亲权威的做法,如果换做他人,恐怕早就暴跳如雷、一顿痛骂,但刘墉坦然接受了儿子的提议。


为了实现目标,刘轩埋头钻研每门科目的题目,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样才好在考试时故意写错,获得零分。有一天,他果然开心地拿着0分的成绩单跑来找父亲。


刘墉非但没有生气还哈哈大笑,并做了一桌好菜来庆祝。刘轩这才明白,自己中了父亲的圈套!事实上,自己有能力考零分,就已经有能力考A。


面对孩子的叛逆与落后,刘墉丝毫没有压迫孩子,而是以平等、尊重、宽容的态度去教育引导孩子成长,而他的儿子刘轩也成为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



可见,只有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平和有效地沟通,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才会向父母敞开心里的大门。


孩子成长的路上难免受伤、犯错,请少一点责备,多一点爱与宽容,让孩子在温柔和爱的滋养下成长。


最后,还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爸爸妈妈永远是他身后强而有力的港湾!


作者:廖清华

来源:小麦亲子

推荐阅读:

6岁“音乐天才”爆红: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你可能感兴趣的:(15岁男孩被活活打死,背后真相令千万家长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