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管家的一瞬间,我震惊了,“已有10天未清理电脑”觉得没有那么长时间呢,顶多也就两三天,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
这几天我都做了什么?实在想不起来。
人间蒸发,穿越到另一个时空?
01
大脑欺骗了你,而你却还蒙在鼓里。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我自身来说,
有一次朋友问我,你是哪年去的云南?我随口来一句,”去年啊“,同时在低头快速的翻自己的朋友圈,“哇哇哇“,怎么是18年?这么久了,我一点都不觉得。
你心中的时间和现实中的时间原来是天差地别。
21年的起头我买了一本行动计划手册,列好了一年的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情况,就在今天打开册子准备列日计划时,本子上赫然出现未更新日期3月2日,再抬头看电脑屏幕下方:3月8日
说是要减肥,下载了一个”好轻“,我觉得每天坚持的很好,今早上打开来称重,显示”对比7天前同时段“
我已经7天没称重了?
眼睛一眨一闭,一星期没了,眼睛一眨一闭,半个月没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进行着,我们常常会忘记了它的存在。
时间它有时候又像一段路的小偷,一声招呼都不打的偷走了我们的青春。
02
时间都去哪了?而我们又真实做了多少事?
现在的人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压力很大,从老板到员工,从家长到学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做不完的事情,觉得眼前已经事情很多,又有更多的事情涌过来。
首先,事情太多,让我们没有办法平衡,容易形成内耗,也就是把时间都耗在了解决问题的苦恼之中,想得多,做得少。
第二,现代人在这样的压力下,变得不能专注。
在互联网爆发的现代,各种信息冲刺着我们的眼球,抖音,快手,电视剧,这些诱惑陷阱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的分心。
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它需要你深度工作,全心全意地沉浸其中的时候,你会发现管不住自己的注意力。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的时候,大脑总是会飘到别处去,就好像在放电影一样,一直在提醒你:“你还有一个这样的事要处理,你妈妈要生日了,你要给她买个礼物,你家孩子要换幼儿园,你得在百度上查一下消息”。
我们每天无意识当中就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东西上面,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消耗时间的无底洞,我们很难从这些无底洞中挣扎出来,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更没法达到一种所谓的心流状态。
在一天的最后,思考自己做了哪些事,似乎寥寥无几。内心又感到焦虑不安,进入自我意识的恶性循环中。
03
怎么样改善这种状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呢?
亲身体验的几个小技巧与大家共勉:
一、就在当下列出一个2021年的年度目标,目标不要太多,因为一年内我们做不了多少事。
盯紧自己的目标,牢牢抓住,不能只靠记忆,要靠工具。
比如我是用了五种工具进行记录。
1、行动手册,
2、袖珍手抄本
3、“素记”app
4、“极简待办”app
5、手机闹钟
行动手册:每天上班时间记录每天的完成情况,及今日总结。
袖珍手册:随拿随记,在不坐班的情况下,随时携带,记录每天的计划和感想。
"素记”则是一款记录日记的app,在我这里变成了记录金句,每日感想,写作故事素材的好工具。
“极简待办”app是一款记录每天的代办事项,晚上睡觉前除了复盘一天的工作,给自己定好明天做的事情,随时记录在代办里,这个app里面有个好用的功能,有设置日期和闹钟的提醒,完成一个代办,右手指滑动即刻删减。十分方便,实用。
手机闹钟:
比如我的闹钟里有这几项,
周一-周末早6:00看书
周一早20:00定绘画素材
周一早上9:00公司计划
周五下午16:00一周复盘
周三上午8:30银行理财
周五晚20:00更新公众号
周五晚21:00电影票小程序推广
这些都是跟全年计划有关的闹钟,一样都不能脱离计划,牢牢抓住。
靠努力和策略配合执行。才能集中把时间用在该做的事情上。
二、定完目标,写完计划,怎么行动?
列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我们大脑的压力。
其实,我们的大脑时常不堪重负,没有完成的事物一直存在短期记忆里,列计划就是把大脑中这些没有完成的,玄而又觉的事情找出来,列在一个经常可以查阅的系统当中。甚至要保存好跟这些行动相关的提示信息。
比如:
什么意思?比如你下一步行动是给我妈打个电话,提示信息就是到了八点以后,我就可能需要给我妈打电话了,定个闹钟。这个闹钟就是个提示信息。只要把需要做的事情和计划写下来,就可以从你的大脑之中清除出去了。
1、瞬间想到的事情,提前准备,及时记录。
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也不少,比如我在开车,突然大脑里想到了一个写作素材,但是又不方便记录。
我的办法就是,开车之前提前把手机“素记”打开放在方向盘旁边的支架上,在有感想的时候,清点录音功能,即可把自己的想法录制成文字记录下来。
2、10几分钟就可以处理完的事情,立刻行动,不拖延。
就拿我刚刚报名的一个听书网课来说,一节课10几分钟,需要每天打卡,每天可能会有10次想到它,但当天还是漏打了卡,究其原因,就是拖延,找各种理由推到最后,有好几次晚上听着听着睡着了,音频却在一半中断了。
3、行动的开始———5分钟法则
我现在正在减肥阶段,但是早上起床跑步对我来说十分的困难,但我会告诉自己,不要去不去跑步,给自己5分钟,让自己先穿上衣服。当你用了5分钟穿上鞋子的时候,你会发现,既然已经穿上鞋子了,那就跑吧,继续完成了跑步行动。5分钟定律神奇吧,但改变就这么简单!!
4、全身心深度工作需要锻炼25分钟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创始人叫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大学生活的前几年效率特别低下,于是他想改变这种现状,弗朗西斯科就和自己打赌,他说我给自己下个猛药,看自己到底能不能真正的学10分钟,还得找个计时教练来替我掐表,他去厨房找了一个下厨用的定时器,定时器长得像番茄,所以这个方法就被称作“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可以帮助你把真正需要完成的事情完成,可以预防出现小事忙一天,大事都没办的情况。
在25分钟之内,你必须要保持一个高度专注的状态,从待办事项中挑出的一个最应该做的事情,25分钟之后就可以休息一下,休息3-5分钟,再来一个25分钟。
推荐一个app:番茄ToDo,专门用来记录番茄数据,也可用于锻炼这种方法,已达到习惯养成。
比如我要开始集中精力写一个工作计划,我会首先静音手机,关闭电脑,把“番茄ToDo”打开,开始计时,埋头专注要做的这件事情上,到了一个番茄钟,休息3-5分钟,这个休息是彻底的休息,不在想刚才的计划内容,休息完以后我再继续下一个番茄钟,以此类推。
5、同时有两件重要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你要做先做这两件事情中更艰巨的、更困难的那一个 。
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叫选择。也是时间管理最核心的能力。
比如当你把想要完成的10个目标写下来之后,挑一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目标。
列一个行动计划,所有的行动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从上往下排。才能高效的把控时间。
6、花10分钟把你不重要的手机通知设置统统关闭。
手机通知是手机里下载的app ,如抖音,爱奇艺,京东等软件,如果不特殊设置,他们会以,横幅,锁定屏幕,通知中心三种形式进行提醒,横幅就是手机屏幕上方弹出消息提醒,同时附带声音。极大了影响了我们的专注力。关闭它,可以让我们静思当前应该抓住的时间。
7、把握好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
我发现哦,头一天想好的计划,第二天因为睡了懒觉,所有的计划全都延后,甚至执行不了。反之早上按计划起床,看书,一天的工作计划都安排的妥妥的。
所以早起是一个关键。
再有,起床后的一个小时,也并不是指必须要早起,而是说再起床后的固定时间里,集中做一些对自己重要的事情。具体而言,就是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中,前30分钟做好一天的工作分类,后30分钟朝着理想践行。需要解决的就是早上的“固定习惯”养成。
我是这么做的,早上6点起床,拿出袖珍手抄本,用30分钟做好一天内需要完成的计划,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从上往下排。确定好优先顺序。然后后半个小时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我会做一个手绘稿出来。
早上起床后第一个小时内做的选择,会决定我们当天做事的效率、能否拥有内心的平静,或是扰乱我们的思绪。
其实,时间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不小心把它弄丢了一小段,从现在开始,通过计划把未来变成现在,让每分每秒都赋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