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往事(3)童年武汉家事

【老父亲80多岁了,一生历尽坎坷。近来,他把过去的往事写成了片断式回忆录,说留给后人,多少年后是个念想。他说,年纪老了,加之时日久远,很多事情记忆模糊,写不完整,只能想哪写哪了。他拿给我看,已经写了厚厚的一摞,我用手机拍了下来,征求他的意见,说发上平台,除繁体字错别字标点符号外基本不作改动,他同意了。】

人之幼年乃至童年,都是在朦胧中度过的,也无什么清楚的记忆。关于我幼年时的一些家事,时日久远,记忆已很模糊,还是我的十妈(养母)健在时,茶余饭后给我闲聊,才得有些点滴印象。

四零年十月,我出生时,父亲正是时任随县县长职位之时。我在兄弟中排行老四,也是老幺。与大长兄邹正学相隔近20岁,大哥1921年出生、二哥的出生年月已记不清楚了、三哥1927年出生。邹家老屋在随县城关下南关,现在的南关小学右上手,对面是十方寺。全家老小好几口人,仅生活琐事之料理就十分忙碌,母亲身体一直欠佳,喜吃斋念佛,家里杂事便请人帮忙料理。

我幼年睡觉极不安宁,时而梦中惊醒,模糊记得家里请算命先生测算八字,说幼年有关刹干扰,花钱请人作法事化解。

后来,父亲辞去县长之职,举家搬迁至武昌胡林翼路(现改名民主路)中段,租用了一大套二层楼房居住,临街两大间门面做生意,门匾为“信昌烟号”,请人站柜台,父亲的堂侄邹正路(邹大勋的父亲)也在柜上帮忙,生意倒也兴隆,这是我记事的时候,大约1946年左右。

大哥邹正学这时在国民党部队服役;二哥邹正本在跑生意,听十妈讲,跑的生意是盘纸生意,盘纸即卷烟纸,容易赚钱。下至广州,上至河南,把银元盘扎在腰间,这是做生意的本钱和在外面生活和消费的盘缠,听说二哥在外面的时间多,染上社会旧习,生活不检点,最终发生悲剧;三哥此时在武汉大学读书,后来又到上海读去了;父亲先是主持全家生活及生意经营业务,后来把生意交柜上打理,自己到汉阳新民中学教书去了。柜台上还请了四川人陈克尔(亦名陈健),专门给门面画售烟广告,陈的妻子余守道,生有一女陈学亚,现均在武汉居住。

大概四七年以后,全家从武昌胡林翼路搬迁到汉口长堤街(不知现在何名)千佛寺对面,也是一栋二层楼房。这段时间,除了我们全家之外,又增加了两名女性住客。

一名曰徐翠英,大约是应山人,和二哥邹正本关系甚为密切,二哥在外跑生意,她便在我们家住,相当于夫妇关系,只是未结婚过门举行大礼仪式,我年幼,对其称徐姐;

另一名女性曰胡桂芳,是我生母罗传江的嫡亲姨侄女,丈夫邓南平患痨病在随县去世之后,她生活无依靠,与养母商量到我家居住,和徐姐同居一室,我称之为胡二姐(姨表姐)。

母亲安排,胡二姐每天上街买菜、米等什物,兼管伙食账,钱用完后则在我母亲手中再取伙食费用,记得胡二姐的手续很清楚,账目一清二白,日清月结。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经人介绍,胡二姐嫁给了长江航运公司轮船驾驶员王运山,王运山身体魁梧,四方脸,略显黝黑。胡二姐出嫁后搬到汉口大智路华清里的铁路边的延寿正街居住,离汉口大智门火车站非常近,这是当时汉口唯一的火车站,每天火车从门前经过,热闹非凡。胡二姐家与我舅父罗希龄家在一条街上,可称近邻。

四八年四九年,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因病相继去世。二哥邹正本跑生意,听说在新沟(一说新墩或舵落口)附近,被国民党85师的兵抓住活埋了,徐姐随后也回应山去了。

四九年国庆前夕,大哥邹正学把我从武汉送回随县,过继给姨父姨母当儿子,改姓傅。送回随县之前的那几个月时间,我便寄住在胡二姐家里。至今思忖,我父母当年收留了胡二姐,胡二姐在我父母过世后又收留了我大半年,这是恩情呐。

(插图来自网络,系解放前的武汉关。文章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的往事(3)童年武汉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