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绿皮书》,在温暖中润物细无声

看了两遍最新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

第一遍是和太太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看的,跟着观众一起笑着看完了全片,直到最后的电影主人公的原型介绍出现。观影的整个过程非常愉悦,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与幽默诙谐的对白中感觉到的是美好,在温和的对抗中感觉到为主人公为权利奋斗的坚强,在影片温暖的色调和叙述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人充满了希望。

这部电影的剧情并没有特别激烈的冲突,始终在一种幽默而平和的基调里传递着可以被称为“正能量”的东西。

第二遍是昨晚独自一人在网上看的,感觉到这部影片的剪辑得近乎完美。影片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情节、人物和对白都非常饱满,细节处理极其到位,全片看下来没有一点让人感觉突兀的地方。两位主演的表演更是近乎完美,没有一点表演的生硬感,仿佛他们原本就该如此。

话说回来,这的确也是一部很套路的影片。黑人白人之间相处所引发的文化冲突,提示种族歧视和文化差异、展现人性温暖、追求主题上的政治正确等等,这样的故事和主题都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影片的角色换成了黑主白仆的关系。但就是这样的熟悉套路,被这部影片表达得如此细腻与温暖,直击人心,那种政治正确的表达也非常自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于这部电影的赞美已经有很多了,不用我来多说。

这是部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观影的时候,太太问了我一句:美国南部歧视黑人这么厉害吗?我说是的,那是1960年代初发生的事。

这部影片的历史背景,我相信很多不读美国历史的中国观众并不了解。对于很多不了解美国历史的人来说是需要补上这一课的,这样更有助于理解这部影片:

一、 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

我估计很多人在历史课上了解过美国的南北战争。战争是在以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的北方与奴隶制种植业的南方之间进行的。其核心争端就是废除黑人奴隶制问题。1863年,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从而解速了北方的胜利。

林肯很伟大,他带给黑人的是人身的自由,但黑人并没有因此获得足够的民事权利。在美国,尤其是南方依然实行种族隔离的政策,直到1950年代,黑人依然不能在白人的空间(如学校、餐厅、公交车)里活动。所以才会出现了像《绿皮书》这样标明黑人住宿的旅行指南。

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

100年后,美国的黑人发动了争取民权的运动,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民权运动的高峰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的那篇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时间是1963年,地点是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广场前,当时聚集二十五万名群众反种族隔离。

《绿皮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民权运动的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影片中的一个情节可能为观众忽视,但它特别能表明具体时代背景:

雨夜,黑人钢琴师和白人司机被关进警察局后,钢琴师要求行使自己权利给律师打电话。结果他打给了当时的权势最高的一名律师: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为什么他会打给总统的弟弟呢?影片在前面已经做过交待:钢琴师过去的十四周里曾在白宫两度演出(所以我说这片子细节处理得真是太到位了)。结果吓坏了警察头子,当时他对那个不肯放人的警察吼了一句:“难道你要等国民警卫队来?”

1957年9月,在学校反对下,地方法院裁决阿肯色州小石城中心中学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州长福布斯派出大量国民警卫队和警察阻止黑人学生入学。艾森豪威尔总统于24日派101空降师的1000名士兵保护黑人入学。

很多观众可能不明白“国民警卫队”这个梗是什么。其实在另一部中国人特别熟悉的奥斯卡获奖片《阿甘正传》里讲到了这个历史事件:1962年,肯尼迪总统曾下令派数百名国民警卫队护送一名黑人大学生前往密西西比大学上学。这名要求到白人学校上学的黑人学生遭到了州长、学校和当地民众的强力抵制。而这名黑人学生面对压力决不退让,但他也不做出任何过激举动。面对种种压力和威胁,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他就是要获得与白人学生一起上学的权利。

《绿皮书》的故事就发生在1962年。而影片中黑人钢琴师的行为举止与这个黑人学生几乎是一样的:默默承受一切压力,但为自己的目标坚韧努力。就如影片中的那句话:暴力永远不会取胜,保持尊严,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肯尼迪(左)和弟弟罗伯特

肯尼迪总统非常依赖他的弟弟,两人一起解决了古巴导弹危机,一起支持了民权运动。但很可惜也很神秘的是两个肯尼迪最后都被枪杀了。在影片中,钢琴师对司机说:总统兄弟两为国家做了很多事。其中包括他们支持了黑人民权运动。

在影片快结束时的黑人酒吧里,文化水平很低的司机错误地引述了肯尼迪的那句名言。他说:(肯尼迪)说过,不要问这个国家会为你做什么,而是要问你自己能为自己做什么。

黑人钢琴师没有去纠正司机的错误。

其实肯尼迪在就职典礼上发表的这句名言是这么说的: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什么做什么,而要问你会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影片中的钢琴师放弃在纽约舒适而安全的生活,而选择去种族主义严重的南部去巡演,去展现自己代表着的黑人的优秀,去忍受种种不必要的辛劳和屈辱,他就是在响应肯尼迪的号召,在为他的国家做点什么。

但肯尼迪广为引用的这一传世名言只是个上半句,人们选择性地忘记了肯尼迪名言的后半句:My fellow citizens of the world: ask not what America will do for you, but what together we can do for the freedom of man.(全世界公民们,不要问美国会为你们做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一起为人类的自由做什么?)

肯尼迪的墓

肯尼迪的墓前望着他的名言

肯尼迪的这句名言就刻在了他的墓碑前。

美国从来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这个国家的发展史确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精神财富。

二、这部影片给我的启示:如何减少歧视。

昨天我的一个朋友问我:这部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片断是什么?

我说我最喜欢白人司机太太读信的那一段。我喜欢那种轻松、诙谐的气氛,喜欢司机太太这个充满温暖感的角色。司机太太是影片中的一个完美人物,一个没有多少歧视心的人物。当她最后拥抱黑人钢琴师道声感谢的时候,我真的被她感动了。

我的朋友说她最喜欢钢琴师在雨中发泄式独白的那一段,钢琴师说他自己不够黑,不够白,不够男人。

我也很喜欢这一段。这一段是钢琴师在整部影片中唯一的一次情感爆发,是影片的精华。从小接受白人精英教育,有着三个博士学位的黑人钢琴师其实是一个内心很拧巴的人。他在两种种族、两种文化、两种社会地位中纠结。他的家里摆满了非洲的艺术品,他甚至会坐在非洲国王(或酋长)的椅子上。他的才华使他在白人世界里受到热烈欢迎,他的言谈举止比很多白人更具教养。但他依然摆脱不了黑人的血统和身份。再加上他是隐性的同性恋者,在那个时代里是容易被歧视和鄙视的另类。

影片里有一个特别精彩的片段:当车子在路上水箱开锅抛锚时,钢琴师下车看到路旁田地里依然如同奴隶般劳作的黑人们。他们衣着破旧,两眼呆滞,而他衣冠楚楚,享受着白人司机的服务。他们相互注视着对方,他与他的同种族人格格不入。这种对比的画面实在是太出色了。

白人司机这个角色也塑造得非常丰满。喜欢吃、喜欢侃、喜欢大家庭,意大利人的这三个特点在这个角色中得到充分呈现。再加上意大利人可以被贴上黑社会的标签,这样的角色用来陪三个博士学位却十分孤独的钢琴师出行,简直就是完美的搭配,不出彩才怪。

衣着华美的上流社会有着歧视的心

黑人钢琴师与白人司机之间不仅有着文化上的冲突,两个人之间又是有相互歧视的。白人司机内心是歧视黑人的,他能把家里黑人工人喝过的杯子都扔了。但他又是在夜总会里看场子的,见识过各种人物,知道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所以他并不极端,而是会变通。同时他也是明白是非、讲义气、有感恩心和责任感的。黑人钢琴师从文化上也是歧视白人司机这个社会底层的。但他的教养使他不会明白地表现出来,反而想去教化这个司机。

两个人都会犯同样的错误:以偏概全,认为对方就代表着他们所属的种族。

歧视,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远远不限于种族之间的歧视。我以前写文章总结过:歧视存在于种族、国别、地域、文化、教育、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智商、道德……等等之间。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某种对他人的歧视。

歧视很难根除,但我们可以努力地减少歧视。我觉得只有在寻求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少一点彼此间主动的隔绝,多一点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少一点对他人的傲慢,多一点自我反省。(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 |《绿皮书》,在温暖中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