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读《5%的改变》之原生家庭的改变

咱们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聊原生家庭。

昨天咱们说到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问题的三个解决办法,分别是课题分离、目的论以及赋予积极的意义,忘了的小伙伴赶紧出门左转,复习复习。今天咱们继续聊剩下的两个方法,一个是观察任务,一个是仪式。就是仪式感的仪式。

观察任务

这是系统式心理治疗的干预技术。请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这个任务有一点“陷阱”的性质,它的悖论之处在于:“什么都不改变”是做不到的。事实上,在布置这个任务的同时,已经注定了当事人不可能一模一样地重复过去的“问题”。哪怕一切照旧,只要当事人有意识地启动了观察,事情的性质就会有一些变化:

首先,问题不再是“不知不觉”发生的,当事人必须保持自察;

其次,问题的意义变了,它不再是当事人的某种灾难、错误,或是难以摆脱的厄运,反而变成了他需要去刻意营造的成果;

最后,在问题发生之前,当事人会带着更多的好奇心去“期待”,而非只是事后懊恼和自责,不同的心态也会让问题的走向发生改变。

因此,常常有人在观察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体验”不一样了:变得更平淡、温和,不再像之前那样激烈或突兀。

但观察任务并非对所有问题都适用。也有人发现它带来的变化不明显,问题还和之前一样。使用这项技术时,不宜抱有过高的期待。

仪式

小孩子在达成一些重要约定时,不只会在口头上保证,还要跟你拉钩,伸出手指头“盖章”。这会让他们相信:整件事情是神圣的,有意义的。

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堆垛悖论”,说的是一粒稻谷,不能称之为一个谷堆。两粒呢,恐怕也不行。再多放一粒呢,还是不能。按照这样的逻辑,加到多少粒稻谷,似乎都无法变成“谷堆”。

那什么时候能算一个谷堆呢,不知道。每一次增加都微不足道,但是到后面加的多了就是谷堆了。这个悖论在哲学和数学上有很精彩的叙述,这里就不聊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人为划定一个界限。

一个人满了18岁,法律就认定他是一个成年人,开始享受成年人的一切权利,同时也承担成年人的义务。可是你说,一个刚满18岁的人,跟他17岁零364天相比,有什么本质差别呢?并没有。唯一的差别在于,法律给他划分了一条界限:“昨天不算,今天就算。

人的成长离不开这些定义,我们还要通过一些具有仪式感的动作,把这些转换节点浓墨重彩地标记出来。

这就是仪式的力量。它在生活中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

例如,办一场庄重的成人礼,会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助于青少年减少孩子气的行为。如果想表达对一个人的感激,做一面锦旗也会比口头的感谢更体现出心意。当一个人接收到信号说,“别人都开始用新的规则跟我打交道”。

我们需要人为地约定一个界限,说:到了一个时间,不管这个人有没有“实质上”的变化,我们就规定他跟以前不一样了。这种转变不只体现在心理层面,也要反映在客观的行动上。一个小孩子做错了事情,可能不用直接承担代价,可是一旦我们把他看成一个成年人,对不起,犯错的代价就严重了。那么他同时接收到的,就是一个改变的信号。

明天咱们继续聊工作的状态的改变。不见不散。

(书童寒不冷)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11-06读《5%的改变》之原生家庭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