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我曾朝秦暮楚,却依然成功做圣人

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知行合一”一度影响着许多人,其中包括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且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因其而发动的。

因此王阳明被世人称之为“圣人”,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可是,实际上王阳明并不像后人描述的“表里如一”,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翻开《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一探究竟吧!

一、王阳明一生如何朝秦暮楚?

王阳明生在书香门第家中,但是在这样的门第中出生的小孩一般都会有些纨绔子弟的作风,王阳明也难逃其理。

四岁之前王阳明便已经将爷爷看的书背的滚瓜烂熟,七八岁时迷上象棋,之后因被父母扔掉棋子才从中走出。

但是刚从象棋中抽出来的他又迷上道家养生术,气得父亲王华时常唉声叹气,毕竟在父亲眼里,读儒学经典考取功名才是正经事。

随后过了一段时间,王阳明扔了道家养生术,开始一边迷“经略四方”(即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边玩军事游戏。

这一身嘻嘻哈哈的习气直到1488年,王阳明从江西南昌娶妻返乡时意外遇见娄亮才改掉。之后他又听从娄亮的告诫开始苦读朱熹注解的“四书”、并且专注“格物”——格竹子。

可是轰动一时的格竹子事件并没有教会王阳明如何做圣人,反而让他发现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

1492年王阳明又开始钻研道家养生术和佛家思想,一年后又转头精研辞章之学,甚至学到吐血。大家这时候肯定会有疑问,既然已经练到吐血的程度,这一次王阳明总能持之以恒了吧?

事实上王阳明并没有停止换赛道的脚步,在不久后他又扔掉辞章走向和许璋学习兵法的路上了。

1502年夏,兵法学得不亦乐乎的王阳明又抛了兵书认真温习佛经,练引导术。同样的,一年后他再次与佛教分手,重新探索理学。

之后在1506年,他被关在锦衣卫狱,在里面专注学习《周易》。两年后王阳明被派到贵州龙场驿站任站长,也是在这里,他终于停下朝秦暮楚的脚步。

二、王阳明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

1483年,王阳明第一次向他人(老师)询问做人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给了最完美的答案“读书做大官”,可是王阳明却反对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

但是在做圣贤的这条路上并不好走,在王阳明的处境上看,年少的他衣食无忧,父亲更是状元之身。可是做完状元以后呢?人生瓶颈似乎出现了。

王阳明不愿意一生只为名利奔波,他认为这样自己就像个被名利控制的木偶,主人要他笑,他就笑;要他怒,他就怒。可能要跳也可,要他爬也可;要他死,甚至都可能实现。

为避免自己成为木偶,那就要从其他方面入手收获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会反反复复学习经典后又放弃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王阳明从小便聪明,经常对经典产生质疑,提出的问题也难以让人回答。因此,他只能不停变换学习方向,以此寻找自己本身想要的答案

三、为什么朝秦暮楚的王阳明会成功?

一个真正的圣人明确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做到(控制)的,他会听从良知的指引,也会饱受质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第一、王阳明从小就与他人不同,四岁时便能熟读经典,十一岁便不同意会作诗就是本事的说法(文章小事,何足挂齿)。

而且十二岁的王阳明便明确表示自己立志要做圣人的决心,这也是王阳明心中想要达到目的地的大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王阳明的心从未发生过改变。这是我们最值得夸赞和学习的地方。

有了大方向后,不论我以什么方式到达,只要结果能到达,我就是成功的。

第二、不论王阳明如何朝秦暮楚,他所有变化的对象基本上都在儒学、理学、道家养生术、佛家思想这几样之中打转。

而这些也为他后面在龙场悟得出“心即理”道提供了关键性的帮助。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当我们只模糊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大概是什么时,可以先划好与这个方向相关的领域,然后行动。

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先在这个相关区域内开始活动就对。

第三、王阳明在被打入锦衣卫大牢还是被放逐贵州龙场时都不曾放弃学习,而且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王阳明还能苦中作乐,经常思考“如果是圣人遇到这种处境,他们会怎么做?”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端正的学习态度,不放弃学习。

我们是不是经常遇见点小事就觉得已经喘不过气来?随后找各种自我放纵不肯学习的理由?如果是,这或许就是我们为什么不会成功的原因。


写在最后的话

儒家把人分三等:生知安行者,学知力行者,困知勉行者(只要稍加学习就能成为圣人的人,通过刻苦学习可以成为圣人的人,被动地刻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圣人的人)。

而你,是哪种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我曾朝秦暮楚,却依然成功做圣人)